06.06 未來主義考古學 Futuristic Archaeology

未來主義考古學 Futuristic Archaeology

創作理念:

我的創作靈感來源於一次博物館之旅。淡了色彩的歷史長河裡,那些用心留存下來的藏品,很好地重現了當時的社會與文化。但在殖民時期,大部分的藏品被收藏在美洲和非洲的博物館裡,反倒被這種規限的形式所破壞,磨滅了它原本發掘的社會與文化價值。

由於逐漸缺失的原有社會文化根基,這些藏品已不再具有原本的功能和意義。我認為遊牧民的生活依賴於環境和土地本身,而這種紐帶就如同人類影響氣候變化一樣息息相關,藏品也是如此。基於這一點,我們最好讓藏品保留自身的社會和文化價值,而不是讓他們成為博物館裡的化石。因此,我有了這樣一個構想:“將博物館裡的立體模型放在真實的場景中,面對真實的人和牲畜中,實現真切時間上的再現”。

未來主義考古學 Futuristic Archaeology

未來主義考古學 Futuristic Archaeology

未來主義考古學 Futuristic Archaeology

這個項目試圖在真實的蒙古沙漠化地區與真實的人和他們的牲畜重建博物館。這是基於一種想象,這些人試圖進入博物館的立體佈景以求未來的生存。

未來主義考古學 Futuristic Archaeology

未來主義考古學 Futuristic Archaeology

未來主義考古學 Futuristic Archaeology

未來主義考古學 Futuristic Archaeology

未來主義考古學 Futuristic Archaeology

未來主義考古學 Futuristic Archaeology

未來主義考古學 Futuristic Archaeology

未來主義考古學 Futuristic Archaeology

未來主義考古學 Futuristic Archaeology

未來主義考古學 Futuristic Archaeology

未來主義考古學 Futuristic Archaeology

未來主義考古學 Futuristic Archaeolog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