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2 如何才能提高種蛋孵化率?

如何才能提高種蛋孵化率?

種蛋孵化率的高低一直是種雞場和孵化場所關心的主要問題,它直接關係著種雞場和孵化場的經濟效益。概括地說,孵化不良的原因有三個方面:種雞飼養管理不當、種蛋保存不好和孵化條件不合適。因此,要提高種蛋孵化率,應採取以下措施。

一、加強種雞的飼養管理供給種雞全價配合飼料,一定要嚴格按照種雞的飼養標準進行飼養,保證種雞有足夠的營養供應。不但要滿足種雞對能量、蛋白質的需要,還要注意礦物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合理供給,因為全價的營養供給是提高種蛋孵化率的物質基礎。

二、科學管理,給種雞生長、發育、產蛋提供適宜的環境條件,採用適當的飼養管理方式,重視雞病的防治,嚴格履行防疫程序,防止疾病的發生。使用正確的配種方法,嚴格公母雞的配種比例,保證種公雞有旺盛的繁殖力,從根本上提高種蛋的受精率,從而提高種蛋的孵化效果。

三、嚴格種蛋的選擇、保存運輸與消毒種蛋的選擇種蛋應來自生產性能高、無經蛋傳播的疾病、受精率高、飼餵營養全面的飼料、管理良好的種雞群,受精率達到該雞種要求,一般褐殼蛋受精率要在85%~90%以上,白殼蛋受精率要在92%~98%以上,蛋殼質地均勻。過簿、殼面粗糙的“沙皮蛋”和過厚堅硬的“鋼皮蛋”等都不能作為種蛋孵化。蛋重應符合本品種的要求,蛋形為卵圓形,蛋形指數最好為0.74。一般開產最初2周~3周的蛋、過大過小的蛋及畸形蛋不宜孵化。種蛋的殼面要清潔、無裂縫,顏色符合該雞種標準要求。粘汙了糞便、血液、蛋液的蛋以及裂縫蛋,在孵化過程中可造成胚胎死亡,導致孵化率降低和雛雞質量下降。

四、種蛋的保存和運輸即使來自優良種雞又經過嚴格挑選的種蛋,如果保存不當,也會導致孵化率下降,造成無法孵化的後果。為保證種蛋保存的適宜溫度和溼度,種蛋應保存在專用的庫房裡,其要求是:隔熱性能好(防凍、防熱),清潔衛生,空氣新鮮,無異味,防塵沙,杜絕蚊蠅和老鼠,不讓陽光直射和穿堂風直接吹到種蛋上。蛋庫還應另設隔間,以便於種蛋的接收、清點、分級、裝箱等。蛋庫裡的溫度最好在13℃~18℃,保存時間短則採用上限,時間長則採用下限。蛋庫溼度以75%~80%為宜,溼度過小蛋內水分易蒸發,溼度過大易發黴。種蛋保存的時間不能過長,一般產後7天內最合適,3天~5天孵化效果最好。種蛋保存時間超過一週時,保存期間每天轉蛋1次~2次或將蛋的鈍端朝下放置,使蛋黃位於中心,防止胚胎與蛋殼粘連,影響孵化效果。種蛋運輸時,事先注意種蛋鈍端向上,包裝完善,輕搬輕放,以免震動破損。

如何才能提高種蛋孵化率?

鑫協全自動孵化機

五、種蛋的消毒因為很多疾病可通過種蛋直接傳播,所以種蛋消毒是提高種蛋品質的有效措施。剛產出的蛋已被洩殖腔內細菌所汙染,並且細菌分佈在蛋殼表面,種蛋汙染會影響孵化率並造成疾病的傳播。因此,一要及時撿蛋,每天撿蛋4次~6次;二是及時對種蛋進行消毒,每個種雞舍最好設消毒室,種蛋收集後馬上消毒保存,否則30分鐘後細菌即可通過氣孔進入蛋內,這時再進行表面消毒已無效。

六、消毒的種蛋經儲存和運輸後也有再被汙染的可能,所以在孵化前一定要再次進行消毒。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是甲醛燻蒸法:按每立方米空間用高錳酸鉀14克、福爾馬林28毫升,溫度20℃~26℃,相對溼度60%~75%,燻蒸20分鐘~30分鐘。也可用消毒液清洗消毒,消毒種蛋時,每立方米用含16%的過氧乙酸溶液40毫升~60毫升,加高錳酸鉀4克~6克,燻蒸15分鐘。但須注意它遇熱不穩定,應低溫下保存。

七、創造適宜的孵化條件孵化技術的好壞,直接影響孵化的效果,孵化應掌握好外界條件,即溫度、溼度、通風、翻蛋、涼蛋、照蛋、移盤和衛生等,最適宜的孵化條件,是獲得較高孵化率和優良雛雞的外部條件。

八、溫度溫度是孵化最重要的條件,是決定孵化成功與否的關鍵。胚胎髮育要有一定的溫度,只有保證胚胎正常發育所需的適宜溫度,才能獲得高的孵化率。孵化室的室內溫度應保持在20℃~25℃。雞孵化比較適宜的溫度1天~6天37.8℃,7天~12天37.5℃,13天~18天37.2℃,20天~21天37℃左右。溫度過高、過低都會影響胚胎的發育,嚴重時會造成胚胎死亡。胚胎髮育階段不同,對外界溫度的要求也不同。孵化初期,由於胚胎剛發育,自身產生的體熱很少,自身調節溫度的能力差,此期孵化的溫度要稍高些;孵化中期,胚胎髮育逐步加快,自身調節溫度的能力增強,孵化溫度應保持恆定;孵化後期,胚胎自身產生大量的體熱,要把胚蛋轉到出雛機內等待小雞出殼,這時的溫度要稍低些,出雛機溫度要比孵化機內溫度低1℃左右(即36.5℃~37℃)。

九、溼度溼度對雞胚胎髮育也有很大作用,也是孵化的重要條件之一。一般要求達到40%~70%。雞孵化相對溼度,在孵化初期(1天~7天),胚胎需形成羊水、尿囊液,溼度要求高些,為50%~60%;孵化中期(8天~18天),因胚胎的羊水、尿囊液需排出,相對溼度要求低些,為50%~55%;孵化後期(19天~21天),小雞即將出殼,為防止雛雞絨毛與蛋殼膜粘連,應給予較高的相對溼度,一般可提高到70%~75%。孵化室、出雛室相對溼度應保持在65%~75%。

十、通風由於胚胎在發育過程中,不斷地吸收氧氣和排出二氧化碳,為保持胚胎的正常氣體代謝,必須供給充足的新鮮空氣。因此,通風換氣非常重要。

十一、翻蛋翻蛋的目的在於改變胚胎方位,防止粘連,促進羊膜運動。人工孵化時,一般每2小時翻蛋1次,翻蛋的角度以水平位置前俯後仰45度為宜。孵化滿18天移入出雛機後即可停止翻蛋。

十二、涼蛋涼蛋是指種蛋孵化到一定時間,關閉電熱甚至將孵化器門打開,讓胚蛋溫度下降的一種操作程序,其目的是驅散孵化器內餘熱,讓胚胎得到更多的新鮮空氣。一般涼蛋和照蛋同時進行,如孵化條件在適宜的範圍內可不必涼蛋。

十三、照蛋照蛋的目的在於觀察胚胎髮育是否正常,如發現不正常,可及時調整孵化條件,以便獲得良好的孵化效果。一般進行3次,第一次在入孵5天~6天時進行,將無精蛋、死精蛋以及裂紋蛋撿出,登記入表,計算出受精率並反饋到種雞場;第二次在11天左右時,主要將中途死胚蛋撿出,以免孵化時變質炸裂;第三次一般在移盤時,一邊落盤一邊驗蛋,剔出後期死胚蛋。

十四、移盤(落盤)雞胚孵化到18天時,將胚蛋從孵化機移入出雛機。移盤時,如有條件應適當提高室溫,動作要輕、穩、快,儘量減少碰破胚蛋。最上層出雛盤用絲網罩住,以防出雛時雛雞竄出。

十五、出雛雞蛋雞出雛的高峰在20天加10小時,在1/3雛雞出殼後每立方米用福爾馬林20毫升~30毫升加溫水40毫升,置於出雛器底部,使其自然揮發對雛雞燻蒸消毒。雛雞全部出殼並且有95%的雛雞絨毛已干時立即出雛。

十六、加強衛生和消毒工作孵化室的工藝流程,必須嚴格遵循“種蛋、種蛋消毒、種蛋儲存、種蛋處置(分級、碼盤等)、孵化、移盤、出雛、雛雞處置(分級、鑑別、預防接種等)、雛雞存放、發送雛雞”的單向流程不得逆轉的原則。以減少和避免疾病感染,孵化室地面、牆壁、孵化設備和空氣的清潔衛生非常重要,應定期認真沖洗、消毒。

總之,種蛋孵化率的提高依賴於種雞場和孵化廠的共同努力,只有在加強管理並且嚴格每一步關鍵性環節的前提下,才能取得孵化生產的穩產高產,最終為客戶提供優質健康的雛雞。

如何才能提高種蛋孵化率?

鑫協小型孵化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