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中國地圖你喜歡橫版還是豎版?

楚丘黎小滿


中國版圖的形狀常被人們比喻為頭朝東、尾朝西的昂首挺立的雄雞。

  從地圖上看,中國是個海陸兼備、幅員遼闊的國家。中國位於北半球,處在世界最大的大洲——亞洲的東部,東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中國在世界上的地理位置

  完整的中國版圖由中國大陸、沿海島嶼及瀕臨的海域組成。我國海域中面積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島嶼有7300多個,其中,釣魚島、赤尾嶼是中國最東端的島嶼;散佈在南海中的島、礁、沙、灘等總稱南海諸島,是中國最南端的島嶼群,依照其地理位置分為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

  中國的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佔地球陸地面積的1/15,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之一。我國陸地邊界長度約2.2萬千米。

  瀕臨中國陸地的海域有渤海(內海)、黃海、東海、南海和臺灣以東的太平洋等遼闊的海域。渤海、黃海、東海、南海連成一片,呈弧形環繞在我國大陸的東面和東南面。我國大陸海岸線長度約1.8萬千米。

中國東南西北範圍

  中國幅員遼闊,南北跨度很大,南北兩端最大距離約5500千米。這麼大的跨度,使南方、北方獲得的太陽光熱有顯著差異,形成了冷暖不同的氣候。冬季,當北方大地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時候,我國的最南方依然溫暖如春。

  我國疆域的東西跨度也很大,東西兩端最大距離約5200千米,東西時差達4個小時。這意味著當金色的陽光灑滿祖國最東部的烏蘇里江,早起的漁民已經外出捕魚時,西部的帕米爾高原還是滿天星斗,勞累了一天的牧民仍在酣睡之中。

  中國大部分地區位於溫帶,小部分地區位於熱帶,只有在高山地區才有類似寒帶的終年冰雪帶。溫和的氣候十分適宜人們的生活。

  用地圖表現中國版圖,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包括南海諸島在內,把中國疆域作為一個整體來表示(豎版);另一種是把南海諸島作為附圖表示(橫版)。

把中國疆域作為一個整體表示的中國地圖(豎版)

把南海諸島作為附圖表示的中國地圖(橫版)


地圖帝


當今世界,國際通用的世界地圖基本是亞太版和歐美版兩個版本的地圖。我國現在通用的亞太版地圖以太平洋為中心,以東經150度為中央經線、西經30度為左邊經線和右邊經線。亞太版世界地圖的模本,最早是由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繪製而成。此後400多年,國內的世界地圖一直沿用的就是利瑪竇設計的框架,基本沒有大的變化。

據此,中國長期使用的橫版地圖呈東西方向,給人一種中國東西長而南北短的錯覺。然而,事實恰巧相反,中國疆域的南北距離為5500多公里,東西距離為5200多公里,中國實際南北向距離其實長於東西向距離。

傳統的橫版中國地圖,\t右下角南海諸島僅作為插圖,只有主圖比例尺的一半,除了東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曾母暗沙等大的島嶼島礁外,很大一部分島嶼島礁被忽略。也就是傳統的橫版中國地圖,南海諸島是以插圖形式表現的,讀者無法全面直觀地認識中國全圖。

而豎版中國地圖按照國土面積,將南海諸島與祖國大陸同比例尺表示(南海諸島和大陸的比例尺是相同的),南海諸島的島嶼和礁盤等地理信息有了詳細標示(標示了130多個主要島礁),在地圖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南海諸島內的主要島嶼、島礁,以及與周邊島國、島嶼、島礁的地理位置關係(在豎版地圖左下角還有一幅放大的釣魚島插圖,較詳細地顯示了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與祖國大陸及臺灣島的位置關係),中國地圖不會再被人為地分割成“中國大陸雄雞形”和“南海諸島附方框”兩個局部,國家領土有“主次”之分的錯覺,起到國民版圖意識和海洋意識教育的積極意義。

由此,豎版疆域版圖更好,它把祖國南海與大陸同比例顯示,完整直觀地表達中國陸地、海洋疆域版圖全貌,立體感強,能表現陸海疆域全貌,有利於增強人們國家版圖意識和海洋意識。


京師大學堂師範館


豎版什麼樣,感覺已經好多年沒看過地圖了,以前經常盯著地圖看很長時間,那時候不管走到哪牆上總會掛著兩幅地圖,一副中國地圖,一副世界地圖,現在高級了放個地球儀,做工也不精細,不好看也沒什麼內容可看。


愛新覺羅43667448


個人比較喜歡橫版的中國地圖。

由於我們獲取中國地理信息較多情況下是集中於陸地,而陸地東西跨越距離相對長,所以在圖面上橫版展示的信息可能讓人看的更加舒服一些,豎版的感覺有些彆扭。

如果將地圖掛在牆上,橫版的地圖空間佈局上比豎版的更加協調,可能這跟人的讀圖習慣有一定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