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荔波軼事」荔波第一家米粉店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荔波軼事」荔波第一家米粉店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荔波軼事」荔波第一家米粉店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荔波軼事」荔波第一家米粉店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荔波第一家公園——中山公園

荔波第一傢俱樂部

荔波“師範大學”

等一系列荔波軼事

荔波還有什麼我們不知道事呢?

今天我們一起來探尋

你不知道荔波米粉故事

當前,荔波的米粉早已聞名省內外。人們無論因公出差來荔波,還是慕小七孔那蓋世無雙的風光來旅遊,都要到縣城街上嚐嚐荔波的米粉。至於那些離開故鄉多年,攜家眷回家探親的“海外遊子”,更是要到那粉攤邊安安穩穩坐下,正二八經地吃上一大碗,之後高高興興地離去。

荔波的米粉之所以聞名遐邇,其優良的製作工藝當然是決定因素。而傳統的製作技術、製作要求以及服務質量等,又是它經久不衰的關鍵。但當前大街小巷大大小小的粉館粉攤幾十家,每天從早到晚吃粉的人不計其數,除了那年紀稍長一些的本地人外,誰能知道荔波的第一家粉館叫什麼呢?誰會去想荔波的米粉買賣是怎樣興辦起來的呢?

一、荔波的第一家粉館——“合利”粉館的成立

荔波的第一家粉館,當推高氏祖輩高合利開辦的合利粉館。解放以前,在荔波縣城,只要提到米粉,那必定是高家。之後又有羅家。羅家粉館解放後仍然興辦,故年輕一點的人,便只知道羅家粉館。其實,無論從時間,還是從粉的質量上看,高家的粉,遠比羅家聞名。

據“合利”粉館創辦人高合利第五個兒子,現住荔波縣城向陽路61號高榮新(人稱高五爺)老人回憶,“合利”粉館的創辦時間大約在民國初年,公元1912年以前,那正是榮新的大姐高妹出生的時候,如高妹活到今天,已有百把歲。那就是說“合利”粉館早在一百年前就開辦了。

高合利祖籍廣西,年輕時闖江湖做生意來到貴州荔波。開始經營鹽巴、雜貨買賣,生活還算過得去,便在荔波城安家立業,定居下來,那時荔波城很小,人口很少,高合利成家後,家庭人口不斷增加,生活越來越困難,便開始做起賣米粉的生意。

高氏開始做米粉的生意,僅是一塊案板一口鍋的小買賣。攤子就擺設在地街頭巷尾,房簷屋下。閒天吃粉的人很少,只是趕場天生意較好。那時,除高氏外,確實也還有一兩家零星的粉攤,但情況比高氏更差。幾年以後,其他幾家粉攤均停業另謀生路,只有高氏粉攤堅持做,並且有所發展。到後來,在街坊朋友的勸說和幫助下,高氏便捨棄了其他雜貨生意,在老十字街(含菸酒糖果門市)買下了蒙家的三間瓦房,專做起米粉生意來。開張那天,高氏在大門頭掛了一塊書有“合利”二字的牌子,親朋好友均來祝賀,“合利”粉館成立了。

二、吃苦耐勞精心經營,真心待客生意興旺

“合利”粉館興辦之初,生意並不興旺,而且困難重重。主要原因是當時縣城人不多,吃粉的人更少。早餐吃粉的主要是機關單位的職員,或一些富裕人家;學生很少吃,一般百姓吃的更少。所以,那時開辦粉館,不專是為了賺大錢,事實上條件也不允許這樣,能維持生活,稍有節餘就不錯了。儘管如此,高合利仍一心撲在米粉買賣上。為了使生意興旺,他帶領全家,起早貪黑,熬更守夜,不辭辛勞,整天忙碌。同時,他還想方設法,一方面囑咐家裡人對待顧客要熱情周到;另一方面,要求提高粉的加工製作質量。按他的話講,就是要讓顧客吃了高家的粉後心滿意足,讓他們忘不了“合利”粉館。

為了達到一這目的,高合昨首先要求把好浪粉這一關。當時,“合利”粉館是自家浪粉自家賣。如果沒有好的軟粉,就不可能煮出好的水粉。據高五爺回憶,他父親要求家裡人浪粉要像綢子一樣,做到細、薄、軟、嫩、油、滑六個字。細,指用石磨米成漿時要細;薄,指用粉簸浪時要均勻而薄;嫩,指放進鍋裡蒸的時間要掌握好,即要蒸熟,又不能蒸老;軟、油、滑,指放到竹拼上晾的時間要恰到好處,時間長了會幹,時間短了會爛。如果以上這些都做到了,煮出來的粉就是不斷不爛、不葷不稠,柔軟而富有精絲。正因為有了這樣的要求,所以,吃過高家粉的人,都誇他家的粉成根成條,有嚼頭。

其次,高合利要求家裡人都要真心對待顧客,打粉要多,佐料要夠,對待各種顧客要一樣。據高五爺回憶,當時他父親開粉館主要是為維持家裡生活。每碗粉只賣相當於今天的五分至一角錢。自家浪出高質量的粉後,還要有高質量的水煮技術。包括打粉的數量,待客的態度。那時煮粉是先用大鐵鍋將肉煮熟,然後撈出來切成片,瘦肥都放在一起。用另一口鍋燒開水,將切好的粉用竹漏裝好,拿到水裡燙後撈到碗裡,再放上肉湯、肉片、蔥等。每碗要打六、七兩,放的各種佐料也不少。現在許多老人談到高家的粉時,都稱讚高公的粉清香甜美,吃得飽。那神情彷彿又在品味著高公的粉一般。

由於高合利待客熱情,粉的味道又好,數量又多,因此,到“合利”粉館吃粉的人就越來越多。“合利”粉館的名聲也越來越大。那時荔波是黔桂兩省的交通要道,來往的客人較多。有些曾經在“合利”粉館吃過粉的常客,不管肚子再餓,也要留著空肚子到這裡來吃上碗;而那些慕名而來的初客,在吃到高公的粉後,都點頭稱讚,表示名不虛傳!

當然,那時高家賣粉也是十分辛苦的。每天凌晨三點就起來浪粉,到半夜十二點鐘才關門。其實,那陳夜市生意很少,只有一些賭徙煙鬼玩餓了來吃,但為了生活,即使一般百姓,對“合利”粉館的主人也是很客氣的。

三、“合利”粉館的傳人高么爺

據高五爺講,他父親一共有六個兒女,高么爺是高五爺的弟弟,叫高榮華。高么爺從小喜歡幫助父親做賣粉生意,高合利也希望么兒留在身邊,並經常教一些經營之道。幾年以後,高么爺不僅學會各種做粉技術,而且能代替他父親管理粉館生意。高合利死後,高么爺便繼承了父業,成了“合利”粉館的傳人。

四、“合利”粉館的終結

高么爺繼承其父家業後,最初確實維持了“合利”粉館的興旺生意。但隨著父親去逝,幾個兄長相繼分家,自立門戶,給粉館的買賣帶來更大的困難。雖然高奶也盡力幫助高么爺支撐門戶,但也只能在大門口招呼顧客。粉館家務繁重,人口卻逐漸減少,又無錢僱幫工,昔日熱門的粉館顯得冷清起來。儘管如此,“合昨”粉館也沒有關閉。直到荔波解放以後,政府徵用土地,高么爺才把房屋賣給政府開菸酒糖門市。“合利”粉館至此結束。

據說,高么爺後來仍在街頭設攤賣粉,而且由於粉的味道特好,主人待客又熱情,故生意也較好。現在,荔波的粉館、粉攤很多,自家浪粉的寥寥無幾。但無論哪家,都希望得到質量好的粉,這就向那些專門浪粉的人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同樣要做到細膩、柔軟、油滑。不過,今天大多數浪粉人家,都用機器代替石磨進行粉碎,雖然提高了生產效率,但粉的質量多少受到一定影響。因此,有的人家為了在競爭中取勝,便在粉漿中加入一些營養物質。這也是傳統的荔波米粉製作的繼承和發展。今天有不少年紀不算大的人常向人誇講高么爺的粉,大概他們並不知道“合利”粉館吧。

「荔波轶事」荔波第一家米粉店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

蘇寧易購進駐荔波!進店好禮,抽獎送蘋果X

↓↓↓

「荔波轶事」荔波第一家米粉店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

往期精彩回顧

「荔波轶事」荔波第一家米粉店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荔波轶事」荔波第一家米粉店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

監製:全媒體中心 黎以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