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4 考慮空氣阻力,大球和小球誰先落地?

有個著名的故事,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做了一次雙球落地實驗,雙球一大一小(一重一輕),從相同高度落下,結果同時落地,有力反駁了亞里士多德重球先落地的論斷。

考慮空氣阻力,大球和小球誰先落地?

但實際情況呢?應該是大球先落地

假設起始高度為200米,同樣是鐵球,一個5斤,一個20斤,考慮風阻(且風速為零)的狀態下,誰先落地?

不考慮空氣阻力(真空環境):同時落地

考慮空氣阻力(無風狀態):大鐵球比小鐵球早0.11738秒先落地

真空環境下

物體下落速度只和重力加速度以及時間相關,和自身質量大小無關。也就是說只要從相同高度落下,不論鐵球大小,都是一起觸地。

考慮空氣阻力

中學都學過自由落體,但日常生活中並不存在嚴格的自由落體運動,因為或多或少都會有空氣阻力的影響。

空氣阻力和物體的體型、空氣性質、物體速度相關,計算公式如下

考慮空氣阻力,大球和小球誰先落地?

【其中c是阻力系數、ρ是空氣密度、s是物體迎風截面積、v是物體速度】

【可以看出空氣阻力是同速度的二次方成正比,但這並不能適用於任何速度,一般而言空氣阻力是同物體速度成正比,至於是幾次方就要視情況而定了,低速是一次方(比如雨滴),速度越快,次方越高,比如三次、四次等等】

我們這裡取二次方,且設1/2cρs=k,至於鐵球的浮力可以忽略不計,可以得出加速度

考慮空氣阻力,大球和小球誰先落地?

分離出常數μ=√(mg/k)(如果更精確的話,這裡的重力加速度應該也是變量,但這個依舊把它取為9.8的定值),然後積分得到速度和時間的函數

考慮空氣阻力,大球和小球誰先落地?

(th為雙曲正切函數,下面的ch為雙曲餘弦函數)

其中μ是物體的收尾速度(也就是最終速度,空氣阻力和重力相互抵消)

,小鐵球的收尾速度是每秒81.93米,大鐵球的收尾速度是每秒103.21米

之後再積分,得到路程同時間的函數

考慮空氣阻力,大球和小球誰先落地?

之後就可以代數值計算了。

我們將200米高度代入,得到:

5斤鐵球落地時間為6.70375秒

20斤鐵球落地時間為6.58637秒

如果是真空狀態,鐵球落地時間同為6.38877秒

很明顯,大球落地比小球快了0.11738秒

【額,實際上這個零點幾秒已經很多了,算下來當大球落地時,小球距離地面的高度還有6米多,人眼已經可以明顯看出兩球是一先一後著地的了】

那比薩斜塔的實驗又是怎麼回事?

查了一下,比薩斜塔高54.5,我們就算55米,算下來當大球落地時,小球的高度為52公分,兩者落地時間差為0.01669秒。這樣的差別肉眼已經很難分辨了。(小球落地3.39531秒,大球落地3.37862秒,真空狀態3.3503秒)

期待您的點評和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