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果足球比賽取消守門員會如何?

新醬兒呀


這個問題可以從這樣一個角度進行思考:在一個嚴格用腳進行競技的賽事中,為什麼會出現一個主要依靠手來比賽的球員?好好思考的話,有這樣一句話就已經足夠了。

接下來,我們繼續從門將這一位置的意義來探討如果取消門將,足球比賽會變成什麼樣。

首先,門將的意義在於極大地提高進球的難度,一個出色的進球,必須有著合適的角度和充足的力道,隊友之間的配合,對於防守球員的拉扯也必不可少。如果沒有門將,足球比賽將成為名副其實的射門大賽。貝克漢姆、阿隆索等吊射大師將成為球場上舉足輕重的人。

與之伴隨而來的蝴蝶效應是,身高成為後衛的絕對選拔標準,越高的人越有可能頂出離奇的吊射,所有的中場絞殺不再有意義,因為一旦出現空間,對手就可以起腳吊門。

防守端將是由一眾長人站在禁區裡擔當移動的人牆,梅西等有球能力極強的球員也將失去意義,因為不可能再有陣型的存在。

綜上,總之沒有門將的足球比賽將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混亂,這也是為什麼在足球中,一定要有一個用手的球員。


幾許謫仙


那就是遠射高手的天下了!比分蹭蹭蹭的上漲,和籃球比賽一樣!

足球場上其實有很多遠射成名的,有守門員也形同虛設般!還取消守門員,那個個都是前鋒了,沒一腳遠射的功夫,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職業球員!

不過想進球也沒那麼容易啦!四後衛➕防守後腰全都得圍著球轉,絕對不允許對方起腳射門!否則機會一出現,必死無疑!

但是想要練好這腳射門功夫也不是不費吹灰之力的事!拿球就大腳轟門,這腳力能支撐多久!

強如卡洛斯,也不能射滿全場吧!況且還得有一定的技巧!

估計得把球員射得連睡覺都不想射了!那還來這麼好的精力啊!😄

不過任射的話,規矩也得大改特改!總不能再搞這一套!

連裁判都成問題!球都被球員圍死了,壓根都看不到,還怎麼判罰!

不過沒有守門員的運動,那就類似橄欖球比賽了!球場暴力再也難以避免!得派特種部隊去!剛好中國U25去軍訓,難道足協和題主想一塊去啦?未知先卜?

笑話歸笑話啦!中國男足確實好久射進過球門了!不是被封堵,就是沖天炮,再就是門都沒找對!悲哀啊!

門都找不著,就算沒有守門員,那對中國男足也是一場夢!夢裡射球門了!免得在球迷面前丟臉!


常夢長樂


這個腦洞大開,但事實會很殘酷——足球會失去大部分對抗性和觀賞性,從而消亡。



門將的意義——使進球變得很困難,從而全面提升足球運動的對抗性



門將是一支隊伍中唯一可以用手的隊員

憑藉著高大健壯的身軀,靈敏的反應和越來越大的覆蓋範圍

逼迫進攻球員必須先拼命創造出來時間差和空間

然後再憑藉快速、刁鑽、突然的射門技巧

才能取得進球

因此足球場上,進球總是讓人最熱血沸騰的一刻,因為太不容易,是典型美夢成真的巔峰快感

而為了進球,雙方所做出的智力和體力上的反覆較量,就是足球比賽的精髓



如果沒有守門員,進球就太容易了,所有的對抗將消失殆盡



足球球門寬7米多,高2米多

是個巨大的目標

現在職業足球運動員的腳法,是完全可以在無對抗的情況下打中一隻瓶子的

那麼巨大的、毫無防護的面積,只有有一點空檔

就可以輕鬆的吊門了

那樣的話,足球也沒有必要比了,直接變成用腳射箭比賽了


孤山韓


之前有很多網友提出過這個設想,在我看來可以一試。

足球雖然是世界第一運動,其觀賞性還是有待提高的,有大部分原因就是因為進球太少,世界大賽中很大部分會踢成0:0,觀賞性大打折扣,跟其他項目相比不佔什麼優勢,比如籃球。

其實可以試試取消門將,前提是縮小球門,還可以再加兩名上場球員,這樣既可以大大增加進球數又不會導致足球有太大的改變。

沒有守門員,中遠距離射門的進球率會顯著增加,這就迫使球隊必須擴大防守區域,擺大巴肯定行不通,對後衛技術的要求就會變得更高,在後場被搶斷將會直接失分。


遊在四方


哈哈,這個問題有趣。

如果足球比賽取消守門員,那就好比回到了我國明清時代,因為明清時代的蹴鞠比賽是沒有球門的。這裡要提一下,現代足球的發源地是英國,但是最早的足球發源地是咱們中國,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在《戰國策·齊策》中有記載。

這個問題應該是問的現代足球。如果沒有門將,而其他的規則或者客觀事物都不變的話,那比賽的進球數肯定會大幅度增加。比如後衛,如果腳法好,是可以直接從後場射門的。

看到這個問題,我首先想起的球員就是小羅和貝克漢姆,因為我看球的時間的關係,所以對這兩名球員印象最深,以這兩名球員的腳法來看,沒有門將就和姚明罰籃是一樣。命中率高且穩定。

當然,或許在沒有守門員而有球門的情況下,會有後衛球員及時充當守門員的角色,及時補位到門將位置,就像現在比賽中,守門員出擊失誤後,會有後衛隊員補位到位,對本方球門形成一定的保護。

好了,暫時就想起這麼多,這種假設命題,其實就是結合現實情況做出想象,還是很有趣的。對回答感興趣,而且喜歡足球的朋友不妨關注一下我,我是喜歡足球的哎喲還聊體育。


哎喲還聊體育


如果將英國看做是現代足球的發源地,那麼在早期足球歷史中,的確有過一段“不設門將”的時期。

著名足球評論員喬納森-威爾遜在其著作《局外人:守門員的歷史》一書中曾經有過這樣的記載:在早期的英國足球歷史上,根本不存在守門員這一角色。

那個時期,球場上的配置通常為9名前鋒外加一個後衛(忠實於現代足球發源運動——板球——的上場球員人數),比賽中皮球始終在天上飛來飛去,雙方比拼地就是在混亂中把握機會的能力。

直到1867年,“守門員(goalkeeper)”這個詞才第一次出現在正式的比賽規則(也就是著名的《謝菲爾德規則》)當中。但此時守門員指的並不是一名站在球門前、可以用身體各個部位阻止對方進球的特定球員,而是“防守方距離本方球門最近的球員”,也因此不會在封堵對方射門時有任何“防守方式上的特權”。

而最早的“正式門將”角色出現在校園足球裡,當時他們追求拼盡全力打入進球之後,希望通過一名專門保護球門的球員設置,還儘可能地保證賽果。可謂“1-0”主義的忠實擁躉(託尼-普里斯肯定深受啟發)。

隨著足球的發展,陣型回撤得越來越深,更多的角色在實戰中得到了應用,關於門將的規則也發生了很多變化:

1871年,門將被允許可以用手來攔截對方的射門;

1873年,門將被禁止拿球;

1883年,門將拿球的禁令被放寬到“不得前行超過2步”;

1887年,門將被禁止在對方半場內拿球(是的,過去的門將可以在前場封堵射門);

1901年,門將可以根據自己的主觀意願自由拿球(過去只能在封堵對方射門的情況下拿球);

1912年,門將的拿球範圍被限制在了禁區內;

1931年,門將的拿球禁令進一步被放寬到“不得前行超過4步”(此時已經舉辦過第一屆世界盃);

1992年,門將不能直接用手接隊友的回傳(來自於人們對1990年世界盃“史上最無聊”的抱怨);

1997年,門將持球時間不得超過6秒(進一步加快了比賽的有效時間)。

與規則變化相應的是,門將對於比賽結果走勢表現出越來越直觀的影響,也直接決定了他們本身地位的變化。

在班克斯、雅辛的那個年代,他們很少面臨著這樣的競爭,也很少揹負起球隊這麼重的期待。而到了現代足壇,門將不僅會為主力位置而競爭,甚至被要求更多地參與到運動戰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拜仁慕尼黑的諾伊爾。在英超聯賽當中,最典型的例子則是熱刺門神洛里斯。

作為一名前鋒出身的球員,熱刺隊希望洛里斯能夠從門前發起進攻。而德赫亞出色的閱讀比賽能力,讓他成為了曼聯後防線上實際上的組織者。

所以其實我們不難判斷:現代足球的風格形成,是與門將職能的不斷變化密不可分的。

一旦在這種情況下取消門將的設置,那麼球場上很多角色分工不僅失去了意義,運動員所需要掌握的足球技能也很有必要砍掉重練。例如過去培養一名後衛最重要的能力是位置感和下肢力量的穩定,但到那時最重要的能力就會變成折返跑速度。

說不定傳說中的“WM”陣型、“505”陣型又會重現於世。比賽刺激倒是刺激了,足球本應該有的藝術性卻沒了。


蒲凡


你們這麼想考慮過門將的感受,這樣就要被下崗了,為什麼不去取消後衛,取消中場,取消前鋒呢,門將不要面子呀。



聽羽說個球


無限的中場開球,進球大戰,嚴重影響足球的觀賞性。說實話,不敢想象取消了門將位置的足球比賽,因為門將在戰術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無論是誰,來到禁區,都會忌憚門將的存在。試想一下,如果沒有門將,後場吊門,遠射,各種進球方式,得手率將會大大提升。

換句話說,如果沒有門將,後衛球員將會堵在球門前,不然雙方將會上演無限球門撈球的畫面。

其實這就是一個偽命題,取消了門將位置,足球的觀賞性將會大大降低,足球比賽的意義將會失去,這是無法想象的。


侃侃綠茵場


就是進球非常容易,然後前鋒的水平體現不出來,感覺在踢業餘聯賽一樣。

事實上,沒有門將的情況,想必大家都踢過,就是幾個朋友三對三踢著玩,非正式的,或者五對五踢著玩,也不會專門去設一個門將。(正式的五對五是有門將的)

因為不設門將,如果按照正常的球門大小,那沒法踢。雙方都能輕易得分,特別是對著左上或者右上兩個角踢,不用手擋基本屬於沒法防。所以,非正式比賽的時候,大家都會把球門設置得比較小,約一米左右,自己給自己增加難度。

很顯然,如果真要取消門將,球門肯定會縮小。

不過,取消了門將,足球的競技性就體現不出來了。特別是因為大家都能得分,超級攻擊手和普通攻擊手的差距就不那麼大了,會出現人人爭當前鋒的現象。而後衛,因為反正也擋不住,積極性會越來越差,同樣是價值體現不出來。


知閒君


多人乒乓球大戰!可這乒乓球也太大了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