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7 天长市三举措保障食品安全民生工程高效运行

自安徽省2016年开始实施食品安全民生工程以来,天长市已建成11个食品检验室和8个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室,为使建成的食品检验室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室正常运行,发挥实效,真正成为支撑食品安全监管、服务民生的一件利器,天长市主动作为,采取“三项”举措,使已建成的食品检验室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室全部正常运行,截至6月,已完成5.6万批次的农残、兽残和非食用物质添加的快速检测,各食品检验室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室的检测数量和检测品种符合省规定具体要求,牢牢构筑起一道阻止不合格食品特别是食用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防火墙”。

一是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为保证建成的食品检验室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室正常运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该市在总结2016、2017年运行中存在的不足的前提下,借鉴其它兄弟县(市、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18年采取了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来保障其正常的运行。通过公开招标,确定安徽国科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为履行服务义务第三方,并于5月1日起正式履行快检劳务服务义务。

二是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为确保履行快检义务的第三方严格履行确定的快检职责,该市制定了《天长市食品安全民生工程快速检测外包服务考核办法》,考核办法对抽样及检测结果记录、不合格样品处置、对外公示、检测数据上传、设备维护、场所卫生、聘用快检人员工资及相关费用支付等服务内容明确了具体的考核标准和要求,对未按标准和要求履行服务义务的,还明确了具体补救和经济等惩戒措施。

三是强化日常检查督查。食品安全民生工程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明确专人,每天定时、不定时登入《安徽省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信息共享平台》,查看各食品检验室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室是否按要求上传数据,检测的样品是否包含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和非食用物质添加,是否存在有不合格样品等内容,对不符合要求立即告知履行服务的第三方及时予以纠正;履行服务的第三方指定专人每三天至少对各食品检验室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室检测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查找工作存在的不足,并及时予以纠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