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龍蝦養殖池塘的水位該如何控制才合適?

江益焱


小龍蝦養殖過程中池塘水位控制主要遵循“春秋淺、夏冬滿”這樣的基本原則。並結合小龍蝦各生長週期、水體溫度、混養動植物生長特性及其他氣候因素等做適當調整。在滿足小龍蝦基本生長需求外,兼顧水草、養殖池塘水生生物等生長需求,儘量保持養殖池塘高水位。


階段一:進入春季隨著氣溫回升達到15℃以上時,可逐漸將養殖池塘越冬時的高水位逐漸降低至1-1.2米。

此階段低水位有助於水體溫度提升,刺激小龍蝦幼苗活動、覓食等,同時養殖池塘中的浮游生物、水草、螺螄等小龍蝦幼苗開口餌料的生長、繁衍等也需要一定水溫。

在春季依據養殖水體肥度情況,需要適當肥水,減少青苔滋生及加速水體浮游生物、藻類等生長,為小龍蝦幼苗生長提供充足餌料。


階段二:進入5月中下旬後,隨著氣溫逐漸升高,可以將養殖池塘水位升高至1.2米左右。

保持水體溫度18-28℃,這個溫度最適應小龍蝦生長,春季3-5月也是小龍蝦主要生長季節。



階段三:進入7月三伏天氣後,隨著環境溫度達到30℃以上時,需要儘量加深養殖池塘水位。有條件的塘口需要將水位加深至1.5米,儘量不要讓養殖池塘水位低於1米以下。

對於蝦稻養殖來說,受水稻栽種、生長等影響,會造成養殖池塘水位很難加深,就需要在稻田四周挖取足夠深度的暫養溝,以確保小龍蝦能夠正常度過夏季。夏季過低的水位不僅會造成小龍蝦打洞現象,還會造成小龍蝦生長緩慢,出現老紅殼蝦,影響最終銷售。嚴重還會造成養殖池塘水質惡化,導致小龍蝦不正常死亡。


階段四:進入秋季,小龍蝦孵化、產籽階段。

前期需要將養殖池塘水位適當降低,有助於水溫提升,促進受精卵孵化等,同時空出更多養殖池埂,給小龍蝦打洞。待10月份,需要加深養殖池塘水位,讓進入洞穴孵化的母蝦出洞產籽,做到早孵化、早出苗、早出蝦。


階段五:當進入12月環境溫度降至10℃甚至更低時,就需要加深養殖池塘水位至1.5米以上,讓水底有足夠溫度確保幼蝦能夠安全過冬。


小龍蝦養殖過程中水位調整,除了以上基本原則,還需要結合養殖模式、塘口實際情況、養殖區域環境等做適當調整,在滿足小龍蝦正常生長週期需求的情況下,儘量保持養殖池塘高水位。


| 我是小河農業創始人 | 作為蝦蟹產業技術體系淮安綜合試驗站 | 我們專注於蝦蟹養殖 |


灣塘谷


龍蝦養殖池塘的水位該如何控制才合適?

答案:小龍蝦養殖池塘的水位控制要以深水區為準的1.5米處適宜。

初學養小龍蝦,對蝦池塘的水位把控不準。夏天氣溫高,水溫也隨著升高。若是水位控制不好水位過淺,水溫升高。小龍蝦在這樣的水溫環境裡,蝦殼變紅,成為紅蝦,又有人稱它為‘’鐵殼蝦‘’,還有人稱‘’紅死蝦‘’。這蝦並沒有老,只是小龍蝦在高溫的水裡才變成紅蝦。這些小龍蝦品質差,鮮味也沒有正常的小龍蝦好。

所以夏天控制小龍蝦池塘的水位,就控制了品質。一般,小龍蝦池塘的深水區應該保證1.5米深最合適。水位太深,水底水溶氧濃度很少,不利小龍蝦生活需要。水位過淺,水溫過高,會影響小龍蝦的品質。

總之,小龍蝦池塘水位在夏天要控制好,控制適宜。水位過淺,水溫升高,影響小龍蝦的品質。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旭日東昇付先,一起探討三農問題!】


鄂東三農


池塘養殖,水位很重要,因為水位會影響水溫,而水溫又影響到龍蝦的生長活動。如何控制水位呢,大的原則是“春秋淺,冬夏深”,可以參考以下內容:

第一,春季

剛進入春季時,應該保持冬季的深水水位,待氣溫慢慢回升,水溫有所升高時就可以逐步降低水位。可以每隔幾天降低20~30釐米,一直降到50~70cm左右。

第二,夏季

要進入夏季時,明顯感覺氣溫開始升高,可每隔5天左右加深水位40cm左右,直至升高到1.8m左右,這樣底層水溫不會太高。

第三,秋季

秋季氣溫轉涼,要降低適當水位提高水溫。

第四,冬季

秋末時期,每隔一週加深水位40cm左右,直至1.8米或以上。

另外,加水減水要在晴天進行,以免引起應激性;要保持水位穩定,不能忽高忽低,影響小龍蝦生長。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歡迎大家留言分享經驗和批評指正。


春種夏耕秋收冬藏


養蝦控制水位是關健,春淺,夏滿,秋適量。怎麼講春淺,是這樣的。冬天過後氣溫底,早春也一樣,保證在五十釐米左右。這樣陽光一照升溫快,有了溫度蝦苗活動量,胃口,代謝等都增加。就也長個。如水位深難達到升溫的效果。則不利蝦生長。

夏滿,就是說高水位。它和人類一樣怕熱,一但高出它的生存溫度。它會逃跑,找有水草的地方闢暑。水位要加大,才能降低溫。

秋適量,就是不熱不冷。這時龍蝦《男男女女》都在找對象,談情說愛,交配繁育後代。所說秋適量。

冬,如氣溫降到零下幾度。速加水保溫,待天晴放掉一部分水。保持水質肥度,來年不再為長青苔而煩惱。

一點小小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到你管理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同時也感謝我的粉絲們關注,我會借平臺談更多的養蝦技巧!謝謝你們,同時也謝謝平臺!


合作共贏共創明天


  龍蝦養殖過程中池塘的水管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程,水質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龍蝦的存活,但是還有一個關於池塘中水的問題被許多的養殖朋友給忽略了,那就是水位的深淺問題。對於新手來說可能覺得池塘裡的水適中就可以了,但是對於有一些養殖經驗的養殖戶來說,這又是一個一直存在爭議的話題,被大家所公認的水位控制方法就是:冬天和夏天水要深一點,春天和秋天水要淺一點。因為冬天水越深,底層溫度更高,小龍蝦是底棲動物,夏天水越深,底層溫度會更低。

  下面作者就給大家深入的講解一下這裡面的原因,希望能幫到蝦友們。

  冬天:冬天的氣溫基本上都會低於15度,池塘的水溫也會低於15度。但是越深的水位底部的溫度會更高,而且龍蝦也會更喜歡在這個水溫以上的溫度生活。

  夏天:夏天的氣溫會高於30度,但是池塘的水位如果越深,由於光照少,溫度會更低。龍蝦也會喜歡水底溫度較低的地方生活。

  因此,小龍蝦更喜歡以及更利於生長的溫度大概在20多度左右,冬天和夏天調控深水位的目地都是為了靠近這個溫度區間,這也是龍蝦為什麼在夏天和冬天的時候喜歡鑽到水底泥土裡的一個原因。同時其他的季節也要結合溫度去調控水位,只是其他的季節的溫差不大,水位不需要像夏冬那樣調的那麼深。

  升溫季節:開春到入夏屬於升溫季節,小龍蝦會逐漸隨著溫度的升高開始出來活動,所以冬天保留深水位的塘口,氣溫回暖後,及時降低水位,提高水溫。小龍蝦能夠生長的更快。

  降溫季節:夏天到秋天,秋天到冬天,對於龍蝦養殖主要需要經歷這個兩個降溫季節。秋天的時候,由於小龍蝦剛剛經歷了炎熱的酷暑,所以溫度剛降下來小龍蝦就會大量的出來活動,這也是小龍蝦大量繁殖的時間。這個時候氣溫開始逐漸的降低,我們也應該及時的降低水位,保證小龍蝦底部的光照充足。直到達到明顯的寒風后,再對小龍蝦塘進行水位提高。

  所以說,養殖是很靈活的,我們只要瞭解了氣候變化,通過這個調節水位,保證龍蝦在15-20度的水溫中生存,就能把龍蝦養的又大又肥。


新凍網


小龍蝦養殖池塘的水位是根據不同季節以及其生活習性來控制的,大多數散戶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只是水太少再添水而已,至於其它則不做處理,鬆散的管理還是會影響效益的,那麼該如何控制水位呢?


開春3~4月,水位在0.8左右,不易過深,有助於池中水草,浮游生物等的生長。其次氣溫不高,如水位過深不利於水溫提升,對於水草生長,越冬蝦出洞以及幼蝦脫殼造成延遲。

到了5\6\7月,氣溫上升較快,水位在1~1·5米左右,小龍蝦喜陰怕陽,過高的水溫會導致小龍蝦攝食下降,從而入洞蜇伏,此時應提高蝦塘水位,讓其有好的生活環境。

進入秋節8,9日份後,成蝦開始抱卵,這時應降低水位在0.8左右,有利於受精卵孵化,同時可騰出池四周保證其有足夠的場地掘洞。

而到了11月以後,氣溫降的快,為了使蝦能成功的越冬,可將水提升到1.5米。

以上是池塘水位的控制,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有更多經驗者可評論留言。

我是大王和小王,關注小龍蝦,關注悟空問答。


大王和小王


冬夏更深,春秋淺,因為冬天水越深,底層溫度更高,小龍蝦是底棲動物,夏天水越深,底層溫度更低

我們先說“冬天,”由於冬天大多地方的氣溫會低於15度,所以水溫也就低於15。而冬天更深的水位底部溫度更高,說明龍蝦更喜歡在這個水溫以上的溫度。

而“夏天”的大多地方的氣溫高於30度,所以更深的水位由於光照更少,溫度更低。說明龍蝦更喜歡在這個水溫以上的溫度。


四季農村


一、物理方法

1.適當注水,換水,保持水質清新。當池水的透明度低於20cm的時候,可以考慮抽出1/2-1/3老水,然後注入新水。這樣不僅可以帶進氧氣和營養鹽,也可以沖淡池水中的有機物,恢復池水成分的平衡。

2.適時增氧,保持池水溶氧豐富。

二、化學方法

1.定期施用生石灰

2.定期對水體消毒改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