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3 父親欠20萬成老賴兒子上名校分數線卻無法錄取

父親欠20萬成老賴兒子上名校分數線卻無法錄取

兒子高考發揮出色,考分足以考上北京的一所知名大學,全家人欣喜若狂。不料學校打來電話,說父親程君(化名)因為欠債兩年多,成了老賴,兒子可能被學校拒絕錄取。

這下,程君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急忙聯繫執行法官,還上了久欠未結的執行款。

父親失信成老賴

兒子考名校差點被拒絕錄取

來自溫州市蒼南縣的小程(化名),是2018屆高考生。由於發揮出色,他的分數足以考上北京的一所知名大學,填報的是學校的特殊專業。

7月初,正當一家人沉浸在“金榜題名”的喜悅時,學校打來的一個電話卻如晴天霹靂,讓全家人的心情瞬間墜入冰窖。

“我校在資格審查時發現您存在執行案件尚未結案,請您立即處理,否則我校將可能不予錄取您的孩子。”也就是說,小程很可能無法被錄取。

這件事讓程君追悔莫及,原來他早就因為欠銀行貸款被列入失信人名單,成了一名老賴。

2016年5月,程君和另一人幫一個朋友作擔保,向當地一家銀行借了20餘萬元。後來,欠款一直沒有還上,三人均未履行還款義務,被銀行起訴至蒼南法院。

這樁借貸案件很明確,法院很快做出判決,但三人仍然拒不履行已經生效的判決。

2017年3月,經銀行向法院提出申請,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可是法院多方努力,窮盡執行措施,執行款仍然沒有全部結清。

同年7月,經銀行申請,案件進入終本程序,三人進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成了老賴,限制任何高消費。

之後,程君迫於執行壓力,與銀行達成部分還款協議,但案件還是沒有執結完畢,仍有5萬餘元的未結款。

在小程被學校警告時,程君這才想起執行法官多次警告的話。雖然“父母失信影響子女”的事情屢見報端,但程君一直心存僥倖,從未正視過老賴帶來的後果。

眼看著兒子多年求學的努力可能因為自己的失信行為化為泡影,程君後悔不已,他一改從前懈怠履行的態度,馬上聯繫銀行和蒼南法院的執行法官,主動還清了剩餘5萬餘元的款項,請求立即結案。

兒子接到大學電話通知

是因為他選擇的專業比較特殊

程君雖然是借款的擔保人,但他同屬於債務人,要承擔還款的義務,最後也因此被列入失信人名單。未曾想,他的老賴身份竟然差點讓兒子失去求學的機會。

浙江時代商務律師事務所陳一來律師介紹,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限制被執行人高消費及有關消費的若干規定》的要求,在家長被列入失信人名單後,禁止為其子女支付高昂學費,“但這並非株連,不是剝奪老賴子女接受教育的正當權利,他們可以在普通的公辦學校入學就讀。”

對於小程來說,只要他所報考的學校不是需要高額學費的院校,是可以正常就讀的。但是他所選擇的特殊專業有相關要求,所以才接到了學校的電話通知。

蒼南縣法院的執行法官列出了今年蒼南縣多起“父母失信,子女受限”的案例。今年5月,吳某的兒子在蒼南當地的私立學校就讀,法院得知情況後,立即向該校發函,闡明吳某已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子女就讀高收費私立學校屬於明令禁止行為,要求學校不再接收該生就讀。

6月12日,鄭某的兒子被上海某國企擬錄用,鄭某擔心自己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影響兒子的錄用,主動來到蒼南縣法院,還清已拖欠7年不還的1萬元。

老賴“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父母失信,子女受限”。截至6月30日,蒼南縣法院已將3897名自然人及396名法人實行被執行人錄入最高院失信黑名單。

孩子該不該

為父母的失信行為負責

小程入學差點受阻的經歷,也引發一波爭議,對於“父母失信子,子女受限”這件事,網友們也有自己的理解。

支持派——

@厚德載物:老賴太多,失信代價還是太小了,就是不能錄取。

@檬魚:支持!不讓他們親身痛一痛,老賴是不會悔改的。為什麼那麼多人對法院判決熟視無睹,歸根到底還是沒有涉及到他們的切身利益。

@水武天地:在子女沒有生活自理能力的時候,父母借債,子女其實也是受益人!

反對派——

@飄然:子女無辜被父母的失信所累,這種處理做法是不對的!所謂一人做事一人當!不要牽連無辜!……有沒有考慮過這個過程中,真正受到傷害的是誰?是無辜的孩子!

@晨曦:如果是家庭困難,孩子自己貸款上的學,學校應考慮錄取,如果是家長出錢讓孩子上學的。明顯是有錢不還,支持學校做法。對付老賴只能用更絕的辦法。

@無為:……子女沒有錯,為什麼要受到傷害?正確的做法是,對待老賴,我們必須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明確指出對於老賴,司法機關應當採取限制其人身自由,直至判刑等強制措施。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朝著法制社會前進。

@憾兵:老賴當然可惡,但不能牽連孩子,孩子是無辜的,想想別的辦法收拾收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