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3 這個大祕密,曾經有無數人想解開,如今還是謎

武則天墓之謎:武則天墓為何萬人挖不動?

如果問世界上哪個皇帝的陵墓最難挖,那麼毫無疑問是武則天的"萬年壽域"——乾陵.她的陵墓被冷兵器時代的刀劍劈過,被熱兵器時代的機槍、大炮轟過.1300多年之中,有名有姓的盜陵者就有17人之多.然而時至今日,漢武帝的茂陵被搬空了,唐太宗的昭陵被掃蕩了,康熙大帝連骨頭都湊不齊了,為什麼單單武則天的乾陵可以獨善其身。乾陵修建的時候,正值盛唐,國力充盈,陵園規模宏大,建築雄偉富麗,堪稱"歷代諸皇陵之冠".唐初,太宗李世民汲取從古至今沒有不亡之國亦無不掘之墓的歷史教訓,從他與長孫皇后的昭陵起,開創了"因山為陵"的葬制,由當時著名的藝術大師閻立德、閻立本兄弟主持設計,陵墓由建築群與雕刻群相結合,參差佈置於有"龍盤鳳翥"之勢的山巒之上.

這個大秘密,曾經有無數人想解開,如今還是謎

至於裡面的寶貝,經過多年的探測考察,一位文物工作者推算最少有500噸!在前後通道的兩側,又各有4間石洞,洞裡裝滿了盛唐時最值錢的寶貝.在通向金剛牆的近百米過道兩旁,擺滿了各種金銀祭器.而最讓世人感興趣的就是那件頂尖級國寶——《蘭亭序》.乾陵一帶的民間傳聞中,早就有《蘭亭序》陪葬武則天一說.如此豐厚的寶藏使得乾陵吸引著職業盜墓者、封疆大吏、土匪、軍閥,甚至是農民起義軍,紛紛抄著鐵鍬、鋤頭前來刨上幾下.從武則天躺進乾陵的—刻,梁山就沒消停過.第一個光顧乾陵的是唐末造反大軍領袖黃巢.這位鹽販子率領60萬大軍攻進長安後,先是痛痛快快地燒殺搶掠一番,待土匪癮過足了,他突然發現自己無事可幹了.這些人都是農民出身,對鐵鏟鐵鍬的運用熟練得很,不久,就把半座梁山剷平了,以此留下了40米深的"黃巢溝".但是,乾陵就像是根本沒有入口一樣.後來,唐王朝軍隊集結向長安發起反攻,黃巢這才心不甘情不願地空手而逃.這位自稱是書生的黃巢愚蠢之極,他根本不知道乾陵是坐北朝南的.

這個大秘密,曾經有無數人想解開,如今還是謎

向乾陵伸出罪惡之手的第二個人是五代的耀州節度使溫韜,此人似乎生下來就是給李唐王朝的皇帝陵墓找麻煩的.在乾陵之前已經挖掘了17座唐皇陵,只剩下乾陵.但他的理想在此破滅.和黃巢一樣,他也興動數萬人馬在光天化日之下挖掘乾陵,不料三次上山均遭風雨大作,人馬一撤,天氣立即轉晴.溫韜實在想不明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但他還是沒有再繼續挖下去,遂此絕了念頭.乾陵至此逃過第二劫.

這個大秘密,曾經有無數人想解開,如今還是謎

最危險的是第三次,這次出動的不是40萬大軍,而是一個現代化整編師,盜墓的工具也不再是鋤頭、鐵鍬,而是開山劈石如切菜的機槍大炮.主謀就是民國時期的國民黨將軍孫連仲. 他帶領部下,學著孫殿英炸慈禧和乾隆墓的樣子,在梁山上埋鍋造飯安下營寨,用軍事演習作幌子,黑色炸藥炸開墓道三層豎立石條,正準備進入時,突然冒出一股濃煙,盤旋而上,成為龍捲風,頓時天昏地暗,走石飛沙,7個陝西籍士兵首當其衝,立即吐血身亡,其他人哪裡還敢再向前,大喊著跑了出來,就這樣,乾陵終於躲過最後一劫.

這個大秘密,曾經有無數人想解開,如今還是謎

乾陵地宮的大門一封就是1300餘年,大門之內鎖住了大唐盛世的繁華和不為人知的多少秘密等千百年來,不知有多少人夢寐以求,想弄清其中的奧秘,但是由於缺乏文字記載和考古資料,時至今日,人們對乾陵地宮仍然是不甚瞭解.毫無疑問,在進行科學發掘之前,要完全揭開乾陵地宮的神秘是不可能的.不過,我們可根據文獻和考古資料所披露的蛛絲馬跡,進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從現存的文獻資料記載中得知,乾陵外部有一條溝通地宮的"羨道",又叫"誕道".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隧道.這條隧道是由塹壕與石洞兩部分構成的.兩段交接處便是地宮宮門的所在.1959年至1960年,考古工作者曾兩次對乾陵隧道進行了勘查與試掘,特別是1960年3月對隧道進行了大面積揭露.揭露的情況表明,乾陵的這條隧道露天部分全長63.10米,寬3.9米,位於梁山主峰南面中腰部脊樑偏東處.呈斜坡形狀.內部結構是用一至二噸重的長方形石條疊徹,共疊砌了39層.表層約用410塊石條,石條與石條上下、左右之間均以鐵細腰掛板、鐵棍拴拉,然後再在其縫隙之間澆灌鐵漿,從而使石條之間不能移動,成為一體.

這個大秘密,曾經有無數人想解開,如今還是謎

地宮裡有些什麼東西,這是人們最關心的問題.從《唐六典·大唐元陵儀注》文獻中,我們可獲得一點信息.首先,地宮的中室或中部有"棺床","棺床"上放著皇帝的"神宮",即棺槨.棺材的底部有防潮材料及珍寶之類.上加"七星板",板上有席、褥,旁置衣物及硅、璋、壁、琥、璜等"六玉".皇帝身穿12套大斂之衣,口含貝玉,仰臥於褥上,面對棺蓋.棺蓋內側鑲有黃帛,帛上畫著日月星辰及龍魚等物.其次,後室或後部設有石床,石床周圍放置衣冠、劍佩、千味食及死者生前的玩好之物.第三,前室或前部則設有"寶帳",帳內設有神座.神座之西,放著玉製的"寶緩""諡冊"和"哀冊".神座之東放置一些"玉幣".除此之外,地宮裡還置有"白佩""素幡"和"明器"等.

從武則大所撰寫的《述聖紀碑》碑文中考證,地宮裡還有不少珍貴書籍和名人字畫.而最讓世人感興趣的就是那件頂尖級國寶--《蘭亭序》.史書記載,《蘭亭序》在李世民遺詔裡說是要枕在他腦袋下邊.那就是說,這件寶貝應該在昭陵,而不在乾陵.可是,五代耀州刺史溫韜把昭陵盜了,但在他寫的出土寶物清單上,卻並沒有《蘭亭序》,那麼十有八九《蘭亭序》就藏在乾陵裡面.乾陵一帶的民間傳聞中,早就有《蘭亭序》陪葬武則天一說.保守一些說,乾陵地宮裡的寶貝最少有五百噸!據史料記載,埋葬唐高宗的時候,隨葬品的價值就佔了全國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20多年後,武則天駕崩,她的兒子又將全國三分之一的金銀珠寶隨她帶進了乾陵.另外,史書上還有明確記載,唐高宗臨死時,特意留下遺言,要求將他生前所喜愛的字畫全部陪葬.由此推斷,在乾陵地宮出土五百噸的文物並不是沒有可能.

這個大秘密,曾經有無數人想解開,如今還是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