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官場雜談|紅頭文件上的錯別字

近日,江蘇省淮安市教育局印發的紅頭文件(淮教宣〔2018〕1號)中出現一個錯別字,將報效國家寫成“報銷國家”。

官場雜談|紅頭文件上的錯別字

此事引發了人們的批評,但也有人持“見怪不怪”的態度,認為時下文字差錯比比皆是,早有“無錯不成書”“無錯不成(報)刊”之說,出一兩個錯別字不必大驚小怪。

確實,書(報)刊上錯別字不少,有的錯得十分奇葩,令人哭笑不得。比如,有如此描述運動員舉重動作的:“他雙臀一舉,刷新了輕量級挺舉的紀錄。”這裡,“臀”為“臂”之誤, 照此說法,現在的舉重不再是用手臂舉,而是用屁股舉了。還有將“四大名旦”寫成“四大名蛋”的。鬧得一些後生以為是高郵鹹蛋一類。對此,社會一直在呼籲要加強編校質量,不要把混有“砂子”的精神食糧送給讀者。有一本《咬文嚼字》雜誌,專門“咬”這方面問題,每年都會公佈一批被頻繁誤用的詞語,引發人們的注意。應當說,較之前些年,情況有所好轉,但問題仍然不少。書(報)刊等文化產品消滅錯別字的任務,現在仍然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紅頭文件上的錯別字,就更需要認真清除消滅了。“紅頭文件”不同於一般的宣傳品,而是各級政府機關下發的帶有紅字標題和紅色印章的文件,多是一種行政法規、規章,對公眾具有約束力,行文必須十分嚴謹,不可有錯。遺憾的是,這方面的問題也常有出現。有家法院曾抽查了98 份法律文書,有近15%存在不同程度的差錯。有份文件將原告寫成被告,有份文件將欠款1.8萬元寫成18萬元。法律文件何等嚴肅,如此出錯,就不只是在製造次品、不合格品,而是在製造廢品、有害品了。

淮安市教育局的紅頭文件將報效國家寫成“報銷國家”,語義完全相反。2015年中國政府網《關於“嚴重錯別字”指標的說明》,將背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並可能產生惡劣影響的錯別字,如將“反腐倡廉”錯寫成“友腐倡廉”,將“嚴禁公款吃喝”錯寫成“嚴謹公款吃喝”等,列入“嚴重錯誤”。參照這一標準,將報效國家寫成“報銷國家”也當屬這一類,應充分認識其嚴重性,認真反思,吸取必要的教訓。

再說,紅頭文件一般字數不多,短的幾百字,長的幾千字,較之動輒幾萬字、十幾萬字乃至幾十萬字的書(報)刊,篇幅要小得多。按照國家規定,合格的圖書出錯率不能超過萬分之一。就是說,平均一萬個字最多隻能有一個錯字,超過此線就是次品、不合格品,改正後方可上市。淮安教育局這一文件大概也就千把字吧,是不可有錯字的,竟然也出了一個錯字,比例遠遠高於國家對合格圖書的規定。即使按照圖書的標準,這個紅頭文件也應視為廢品。紅頭文件是帶有法規性質的政府文件,更具有嚴肅性,容不得半點出錯。這需要行文時特別嚴謹、認真,不可馬虎大意。印發一個文件,從撰稿、修改到審核、簽字,再打印、校對,要經過多人之手,只要有一個環節工作認真些,閱讀仔細些,“報銷國家”這樣的錯謬就會被改正,但它竟一路順順當當闖關而過,對此淮安教育局應按照公務員“廉潔修身、勤勉盡責”的要求,就工作責任心與工作作風作深刻反思,從中吸取教訓。淮安市紀檢監察部門也宜及時啟動問責機制,對工作不在狀態的涉事人員和主管領導進行嚴肅處理,並構建政府文件內容檢查糾錯的長效機制,將壞事變成好事。

對出錯的紅頭文件不能“見怪不怪”,對不正常的怪異現象,唯有采取批評問責的態度,方能促使“怪”的轉化與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