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越過山丘 發現古老的遺留

在阿爾巴尼亞南部,靠近希臘的小鎮卡薩米爾附近,有一座名為布魯林特的古代建築遺址公園;在阿爾巴尼亞中部,有一座被評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的城市,叫作培拉特。

在這次旅行中,這兩個充滿了歷史感的地方,也是我的目的地。儘管在如火的八月翻山越嶺汗流浹背,但高處的風景和收穫卻完全值得。

越過山丘 發現古老的遺留

"千窗之城"培拉特

布魯林特國家公園:森林裡掩映的古羅馬小鎮

布魯林特國家公園可從薩蘭達或卡薩米爾小鎮乘坐公交車前往。然而由於阿國的交通體系並不發達,在苦等公交良久都無結果時,我們決定徒步三公里前往公園。還好在行至路程三分之二時,遇到了兩個好心邀請我們搭便車的科索沃小哥,分分鐘把我們載到了公園門口。

根據地圖指示,除卻蓊蓊鬱鬱的樹木和三面包圍的海水之外,公園的主要看點在於古羅馬時期的建築遺蹟。十幾個重要的景觀呈環狀分佈,我們需一路攀登,到達最頂峰後再沿小路下山回到起點。

進入公園,向左轉,路過一家紀念品商店和一座公元前4世紀的小教堂後,出現了一座古羅馬時期的圓形劇院。畢竟不是雅典,也不是羅馬,這座劇院沒有課本上的圖片那般氣勢恢宏,但這些穿越千年而保存至今的石塊,仍有讓人撫摸並席地而坐的衝動。

閉了眼,陽光曬在臉上,想到古羅馬時期的貴族們正是坐在這裡飲酒看戲,彷彿靈魂能夠漂移到當年,推杯換盞間的喧鬧。

越過山丘 發現古老的遺留

布魯林特在公元前後的幾百年間,可能就是羅馬帝國管轄範圍內的小小村鎮。而當光陰荏苒,地球公轉了上千年後,這裡成了我們能夠想象當年生活的一個樣板。

或許千百年之後,我們的高樓大廈也會被層層疊疊的浮土掩埋,我們留下的記錄和信息也有待後人嘖嘖稱奇:原來他們的生活是這樣的!

從青銅器時代到中世紀晚期,我們沿著地圖和路標指引一路攀爬前進。終於來到了公園的最高處——最早使用於公元前八世紀的雅典衛城,復原於20世紀30年代的中世紀威尼斯城堡和布魯林特博物館。

站在高處向下俯瞰,海的色澤被山一分兩半,但也不過是深藍與淺藍的差別。一片綠色勉強遮蓋了遠處的禿山,這座被古遺蹟佔據的小島猶如世外桃源。

越過山丘 發現古老的遺留

培拉特城堡:夕陽西下的金黃色教堂

經歷過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和奧斯曼帝國時期的培拉特,建築風格上充滿了多種宗教融合的痕跡。高山之巔的培拉特城堡中,有13世紀的教堂,15世紀的清真寺。沒有誰被推倒掩埋,只是在時光的摧殘下缺失了幾塊。

但置身其中,看周圍隨風飄揚的白色梭織品,看到面容和善的當地居民沐浴在夕陽下趕著一群羊,不緊不慢又從容淡定的模樣,便能想象出,從古至今的幾個世紀,儘管經歷了王朝的更迭和統治者信仰的大相徑庭,在小小的培拉特,仍然對每一種外來宗教都足夠尊重。

第二天下午三點,我們抵達培拉特。休息到太陽不那麼灼烈之時,下午五點多,從半山腰的旅館向城堡進發。

進門後,穿過不少曲折小巷,我們首先進入一家版畫博物館。售票員拿了英文的導遊圖給我之後,想了想又抽出一張日語的:"你可能需要這個。"我只能攤手並拒絕她,並建議她準備一份中文介紹,好方便中國遊客。

陽光照射在教堂黃澄澄的外牆上格外好看,可惜門是緊鎖著的,也沒有窗戶讓我們一窺內部的花紋。從教堂旁山的小豁口處可以俯瞰整個培拉特城的全貌,這些依山傍河而建造的小房子,聽說太陽落山後亮起燈來,會是無比美麗的存在。

越過山丘 發現古老的遺留

千窗之城:黑夜裡的燈是閃閃的眼睛

離開山上的培拉特城堡後,我們走上游人如織的鐵索橋。

太陽還未落山,高高低低的屋子有著白牆和深咖色的屋頂,窗的樣式也是相同,修長的上下兩扇。

在河對岸走了一遭,又穿過另一座橋返回"千窗"所在一岸。原來我們剛剛路過的,也是有千窗之美的層層民宅,只不過不如對岸規劃和漆色的如此一致,因此便鮮少在攝影師的鏡頭中出現了。

吃了兩個冰激凌球之後,天色終於由湛藍轉向深藍。屋子也一間一間地亮了起來,彷彿許許多多的眼睛打量著暮色中或緩或急的行人。

風吹動時,鐵索橋微微晃動,和橋下嘩嘩的水聲動靜一致。遠遠看去,橋底幽幽的紫色燈火,與千家萬戶的白中透綠呼應著,也是這座城市獨一無二的夜景了。

山城有它的美好,被評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的千窗之城,果然不負盛名。

越過山丘 發現古老的遺留

此行總體來說遊人不多。阿爾巴尼亞畢竟還是個小眾國家,儘管已經對中國遊客開放了旺季免籤,但一路上偶遇的亞洲面孔幾乎為零。正因"物以稀為貴",所到之處的當地人都對我們無比友好,反覆詢問我們的感受和意見,在我們迷惑時主動上前提供幫助。這種在國內少有的優待和禮遇,也讓我們常懷感恩之心,去友好對待每一個擦肩而過的人。

站在群山之巔。人類的文化彷彿在建築的掩映下復活,這些高高低低,或完整或缺失的遺蹟中,彷彿能夠再次看到,那些在歷史塵土遮蓋下,熱氣騰騰的中古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