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5 曾經讓我們流口水的潛艇,終於下水,但我們已看不上

當代時間9月20日,俄海軍第二艘拉達級常規潛艇的2號艦喀琅施塔得艇下水。關注中國海軍超過十年的軍迷們應該記得,作為基洛級之後的下一代俄羅斯常規潛艇,拉達級曾經被認為是我軍繼基洛級後必然會購買的新型常規潛艇,甚至還時不時的有傳聞說中國參與研製該型艇。可以說拉達、別-200、S-400和蘇-35是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十年“俄派四大神器”。

曾經讓我們流口水的潛艇,終於下水,但我們已看不上

下水的喀琅施塔得號

作為蘇聯/俄國二戰後第四代常規潛艇,摒棄了基洛級及以前雙艇殼設計的拉達級在保證內部空間的前提下大幅縮小了潛艇尺寸,更加機動靈活,隱蔽性也更強,噪音更低。雖然單層艇殼安全冗餘略低,但是在當今反潛武器壓力下,雙層殼體的優勢越來越低。從數據上看,拉達級希望能夠達到的性能也超過基洛級許多。按理說,拉達級看起來頗為美好。作為同時進口了基洛877、基洛636和基洛636M的我國海軍,在當時039宋級都還沒有玩利索的情況下,購買幾艘拉達級,看起來也是頗為理所應當。

曾經讓我們流口水的潛艇,終於下水,但我們已看不上

喀琅施塔得號

但是拉達級命途多舛,首艦聖彼得堡號下水後性能長期不達標,被俄國海軍退回,只能作為試驗驗證艇,理論上說,二號艦終於較為完善,可以說是第一艘實戰化的“拉達”,但是看近些年俄羅斯船舶設計建造能力的衰退,經過13年建造的二號艦喀琅施塔得號剛剛下水,實際性能如何也很難說。而且,隨著海軍在潛艇領域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國產AIP常規潛艇入列。甚至連最老的基洛877型都被加長,可能加入了AIP系統,除了名義潛深更大外,拉達級的吸引力恐怕也就是靜音性能,畢竟據傳039A和039A的各個小改型艇依然是雙層殼體,多少對於機動性和靜音性能還是有所影響。

曾經讓我們流口水的潛艇,終於下水,但我們已看不上

據稱是拉長版877,如果果然如此,則說明我軍已經吃透了基洛

拉達級的外貿版本被稱為阿穆爾級,在國內有時也被稱為黑龍江級,分為不同尺寸的亞型。考慮到我軍不大可能走全核潛艇道路,很多常規潛艇依然需要執行中遠程作戰任務,所以不大可能青睞小型潛艇,所以阿穆爾1650型也可能成為我軍的關注對象。只是,不同於基洛級將我軍潛艇水平從“二戰超改”拉到八十年代世界先進水平,阿穆爾和拉達對於已經步入常規潛艇先進國家的我軍來說,當然還有值得參考的地方,但是一些技術可能會通過其他技術交流手段獲得,而不需要整體進口潛艇。

曾經讓我們流口水的潛艇,終於下水,但我們已看不上

阿穆爾1650模型,看起來也沒有AIP系統

至少從412大閱兵中露面的我軍常規潛艇角度來看,被稱為039A的元級潛艇及其改進型與傳統039宋級相比差異較大,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到基洛級的影子,而039A+(姑且這麼稱呼)至少從外觀角度看,反倒是有向212發展的跡象,整體做工也有很大上升,但是雙層艇殼的基礎設計還是對其發展有一定的限制。從這個角度講,一直缺乏單殼體建造、使用經驗的我軍買一兩艘單層殼體的拉達也不是沒有可能,但是考慮到各方面因素,比如價格、比如保障能力、比如融入我軍作戰體系的困難程度等等,最終購買拉達級的可能性還是很低——當年看基洛是看哪都好,個別有點瑕疵,現在的海軍看拉達屬於有幾個閃光點,但是總體已經看不上眼了。

曾經讓我們流口水的潛艇,終於下水,但我們已看不上

海軍039A改進新潛艇,還是能看出基洛的影子

曾經的基洛對我軍常規潛艇部隊的觸動是巨大的,也大幅提升了我軍水下作戰、裝備研發能力,但是十幾年後,拉達已經難以完成這一任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