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元阳闲适,比龙脊景美,浙江这个藏在深山的“璞玉”美如仙境!

元阳闲适,比龙脊景美,浙江这个藏在深山的“璞玉”美如仙境!


元阳闲适,比龙脊景美,浙江这个藏在深山的“璞玉”美如仙境!

提到梯田,相信很多朋友都会想到中国大西南的一些美景,比如云南元阳的哈尼梯田、广西桂林的龙脊梯田、贵州黔东南的加榜梯田等,因为这些都是驰名中外的著名景点,它们都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是旅客们梦寐以求的地方,是摄影师朝思暮想的天堂。其实这样的美景在江南一带也有,比如有着“中国最美梯田”之称的浙江云和梯田,就是一幅美妙的山水画卷。

所谓梯田,咱们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像梯子一样的田,或做田地做成的梯,而实际情况也是这样的,是山区的人民为了生产生活的需要,他们不得不在倾斜的山坡上开垦出田地来种植粮食,日积月累,便形成了梯田。浙江丽水的云和梯田其实也是这样形成的。

相传,一千多年前,原本生活在广东、福建的畲族同胞,因为生活所需,被迫迁徙到浙南云和一代,由于这些地方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平地的田土非常少,根本不足以养活他们。所以聪明勤劳的畲族先祖,用锄头、镰刀伐去山上的灌木与荆棘,挖去乱石,拣尽杂砾,在高低起落的坡地上,挥洒着他们的汗水,甚至有也有可能付出过生命,经年累月日复一日,开垦出一小块一小块、一小片一小片的田地。或宽或窄的梯田,一长条一小块,不规则地依山势上下伸展。最小的梯田田畔,被称为“巴掌田”,即便春种一兜稻秧、秋收一把稻谷,也不会轻易放弃。

历经千百年实践,先人积累了垦种梯田的丰富经验,梯田就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所以在今天的云和,我们便有机会看到如此美丽的梯田,正如同行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丁启正教授所言,这些梯田的形成目的不是为了让我们觉得好看的,而是当地的居民为了生存、被迫开垦的,而且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远非我们看到的这么简单,比如这么高海拔的田地,水从哪里来?庄稼如何灌溉?他们的开垦为什么不是破坏生态而是美化自然、固化山体、保护水土呢?这,就是人类智慧的真实体现,也是畲族同胞的劳动结晶。

元阳闲适,比龙脊景美,浙江这个藏在深山的“璞玉”美如仙境!

这是在云和天籁观赏特色节目表演。

元阳闲适,比龙脊景美,浙江这个藏在深山的“璞玉”美如仙境!

从山底到山腰到山顶,梯田一层一层的,和插秧时候的景致又不同了。

元阳闲适,比龙脊景美,浙江这个藏在深山的“璞玉”美如仙境!

站在梯田的高处,眼前那些高低起落、依次递接的田畔,或大或小或长或短,依山就势,形状各异,顺着山坡一块块不规则地蜿蜒开去。一层层沉降,通往山洼里黑瓦白墙的小村落;一层层升高,则通往山顶的云端之上。炊烟袅袅是农家,高低错落的房舍就在山腰处。

元阳闲适,比龙脊景美,浙江这个藏在深山的“璞玉”美如仙境!

喜看稻菽千层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元阳闲适,比龙脊景美,浙江这个藏在深山的“璞玉”美如仙境!

从侧面看梯田,最容易拍的层层叠叠的壮观景致。

元阳闲适,比龙脊景美,浙江这个藏在深山的“璞玉”美如仙境!

梯田的开垦历经几个世纪,甚至更久,人们在山间一层层开垦出来,付出了辛劳,但也得到了回报。许多的摄影爱好者与旅游爱好者喜欢这里,因为很容易拍出震撼人心的作品。

元阳闲适,比龙脊景美,浙江这个藏在深山的“璞玉”美如仙境!

云和梯田,那些长长短短、弯弯曲曲的田硬,看似像无序的线条,在眩目的山坡上狂欢,扭动着从不雷同的身姿,泥房炊烟、耕牛犁田、牧童短笛……好一幅上帝绘成的画卷,不得不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勤劳人民的聪明才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