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印度肢解一國吞併一國,持續數十年的戰爭,為何沒有印度威脅論?

用戶93140170608


印度肢解了巴基斯坦,吞併了錫金,那為什麼沒有印度威脅論呢?

因為在歷史上從來就只有老二威脅論,印度目前的綜合國力在世界上還不能進入前五,所以不存在著印度威脅論。

在歷史上,日本、蘇聯和中國都對美國產生過實在的威脅,所以美國鼓吹日本威脅論,蘇聯威脅論和中國威脅論。印度雖然國土面積大、人口總量多,經濟發展迅速,但是還是有諸多的短板。印度發展比較強勢的是互聯網軟件服務外包,其電影產業寶萊塢也有一定的影響。但印度沒有完整的國防工業體系,所用的武器都是萬國牌,印度種姓制度,土邦與中央的分裂,嚴重內耗的民主成本,都是其發展道路上的攔路虎。

正是因為將強未強,所以印度也被各國所倚重,美國將其放在印太戰略的重要支點,印度在英聯邦中有特殊的地位,俄羅斯和印度、越南有著特殊的關係,這些都構成印度發展良好的外部條件,尤其是貿易戰的影響。


青年史學家


印度肢解了一個國家,東巴(現在的孟加拉國)脫離了巴基斯坦成為了一個獨立主權國家,併吞了一個國家(錫金)。而且至今實際控制著不丹的外交權,軍事防務、乃至不丹的基礎建設都是由印度來完成。印度的人口已經超過13億,即將超越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威脅論是個政治宣傳手段,西方才會為你搗鼓威脅論。雖然印度發動了多次軍事戰爭,但它的目標都是小國、小國,沒有真正意義上與其存在同樣體量的國家,因而,其威脅只在於對它毫無抵抗之力的周邊小國。仔細回想一下,印度哪次從大國手中討到過便宜。於西方更是如此。

南亞地區很長時間都屬於國際體系的邊緣地區,世界強國沒有把它們的爭霸重點放在南亞地區。他們的南亞政策主要是出於成本節約的考量,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更願意看到有一個地區強國代管這裡,只要這個地區強國不倒向對手那一邊,不增加對手的力量就夠了,至於它在本地區欺負人還是不欺負人,並不重要。

從利益爭奪看,印度“稱霸”的南亞屬於“次要地帶”,屬於西方不重視的“奶酪”。冷戰時期,美蘇爭霸的重點,一是歐洲,二是東亞,三是中東。南亞次大陸一沒資源,二缺工業產能,所以美蘇等大國才會坐視印度在南亞稱王稱霸而不擔心。

將強未強,印度也被各國所倚重,美國將其放在印太戰略的重要支點,印度在英聯邦中有特殊的地位,俄羅斯和印度、越南有著特殊的關係,這些都構成印度發展良好的外部條件,尤其是貿易戰的影響。

自詡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所以獲得英美等國的認同,他們掌握了世界的主流媒體,他們自有雙重標準,只要他們認可的政府,儘管印度對鄰國大動干戈,威脅地區和平,他們也會理解,甚至印度發展核武。再加上印度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不想得罪印度,就更不會指責印度了。


環球熱點匯


為什麼印度肢解了一個國家,併吞了一個國家,卻沒有"印度威脅論"。



所謂印度肢解了一個國家,東巴(現在的孟加拉國)脫離了巴基斯坦成為了一個獨立主權國家,併吞了一個國家(1974年武力侵吞錫金,使其成為自己的一個邦)。而且至今實際控制著不丹的外交權,軍事防務、乃至不丹的基礎建設都是由印度來完成。


印度的人口已經超過13億,即將超越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印度目前總兵力有130萬,印度有航母,有核潛艇也有核武器……印度自從1950年建國以來,就和周邊的國家不停戰爭中,尤其和巴基斯坦的區域戰爭一直持續到現在。為什麼沒有“印度威脅論"一說呢?

印度現在是一個人口大國,正在努力向軍事大國轉變。大家都知道印度的武器五花八門,印度幾乎不自發研製武器,所以武器來自世界很多個國家。印度的武器有一個綽號叫"萬國全"。甚至於現在印度還在使用二戰時期的捷克輕機槍……



沒有"印度威脅論"的真正原因,是因為他壓根就不具備威脅到世界上的一些大國、強國及發達國家。因為它就不具備威脅的能力……另外一層,印度也與西方某些國家關係良好,不存在根本上的競爭……


其實所謂的"威脅論",也就是某霸權國家和西方的一些國家、強扣給人家的一頂帽子……


水煮老牛慢火燉


西方人在評價一個國家是否構成威脅時,首先看實力而不是意願,也即說什麼不重要,能力才重要;在實力相等的情況下,則看身份,即是否屬於“自己人”;對待自己人時,則主要看這個國家是否動了自己的核心利益。

從實力上看,印度實力和影響力侷限在本地區。印度自建國以來,雖然人口體量龐大、領土面積廣闊,但是國家經濟實力弱小,軍事裝備主要來自蘇聯的援助,力量投射範圍更是侷限在南亞地區,根本無力在次大陸之外參與大國競爭。在西方人看來,印度只是一個角落裡的孱弱巨人,根本夠不成威脅。

從身份上看,印度將自己打扮成“民主國家”,比較對西方大國的胃口。印度建國後,經濟上學習蘇聯,具有濃厚計劃經濟色彩;政治上則全面學習英國,搞議會民主制度,組織全民普選。後者很受西方大國的歡迎,被視作自己的同類。而且,西方還流行一種“民主和平論”,也即民主國家之間不會爆發戰爭。如此一來,“民主”的印度自然就不是威脅了。

從利益爭奪看,印度“稱霸”的南亞屬於“次要地帶”,屬於西方不重視的“奶酪”。冷戰時期,美蘇爭霸的重點,一是歐洲,二是東亞,三是中東。南亞次大陸一沒資源(比不上中東),二缺工業產能(發展落後、人民貧窮,工業基礎薄弱,遠遠比不上歐洲),三無地緣重要性(比不上東北亞、印支半島,這些地區被視作和蘇聯對抗的前沿),戰略重要性較低,所以美蘇等大國才會坐視印度在南亞稱王稱霸而不擔心。


布萊克懷特


英國的蒙巴頓分治方案是印巴問題的始作俑者,簡單介紹一下肢解巴基斯坦和吞併錫金的過程 肢解巴基斯坦是由於東巴基斯坦(現在的孟加拉國)發生內亂尋求獨立,印度趁火打劫與東巴內的分裂勢力合夥打敗了巴基斯坦在東巴的駐軍。此時印度以與蘇聯結盟,美國不願意去趟這趟洪水,最終東巴獨立。至於錫金美國一直有拉攏印度的意圖,因此對印度的所做所為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再就是錫金對美國也沒有什麼重要的價值,至少當時是。



印度現在是西方向全世界推銷的自由民主的寵兒,是自己人,當然會百般袒護,威脅論就更不會有了。以前由於冷戰的特殊原因美國一直希望拉攏印度,因此對有些事基本上就是默許。即使印度不顧全世界的反對在1998進行了核試驗,制裁急先鋒的美國也只是在制裁上做了做姿態而已,對印度沒有什麼實質影響。沒過多長時間美國就恢復了與印度的正常往來,兄弟還是兄弟。



錫金國王

要是換做其它國家還不往死的整,伊拉克不也是說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麼。這回直接導彈飛機坦克就招呼過去了,最終大規模殺傷武器也沒找到。後來英國前首相布萊爾也承認當時的確沒直接證據證明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現實版的莫須有就這麼發生了。要想不被扣上莫須有的帽子,必須與歐美有共同的價值觀。印度就是這樣它可以為西方提供各種原材料,也可以作為西方工業品的傾銷地,還可以作為牽制中國的好幫手。對西方來說它還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主國家,這太重要了。



印度在地緣上與西方也沒有厲害衝突,在某些領域還有共同的戰略利益,就是為了這些共同的戰略利益西方也不會去宣言印度威脅論。


異域邊緣


一心想當南亞-印度洋霸主的印度自獨立之日起就時不時發動戰爭,不僅分裂巴基斯坦促成孟加拉國獨立,還武力吞併了鄰國錫金,就連不丹也承認生存在隨時可能被印度吞併的陰影之下。

可即便如此,西方並沒有鼓吹或是炒作出印度威脅論,究其根源至少有五大原因:

其一,威脅論是個政治宣傳手段,真對人存在威脅的可能性,西方才會為你搗鼓威脅論。

雖然印度發動了多次軍事戰爭,但它的目標都是小國、小國,沒有真正意義上與其存在同樣體量的國家,因而,其威脅只在於對它毫無抵抗之力的周邊小國。仔細回想一下,印度哪次從大國手中討到過便宜。於西方更是如此。

其二,威脅論很大程度上,首先來自於軍事威脅,是軍事國防科技或是尖端武器系統讓人感受到了現實威脅,才會衍生出威脅論的論調。

近些年來,印度確實大舉加大國防建設,確實也取得了不少的突破,但畢竟距離真正意義上的國際軍事強國還有相當大的距離。這一點只要看看他們的國慶閱兵、摩托車團,以及因垂涎俄羅斯軍艦而各種被逗的橋段就可知,西方也就沒工夫搭理它了。

其三,除軍事之外,威脅還來自強大的經濟實力。

在這一點上,哪怕印度人口規模再大、未來潛力空間再有吸引力,但只要看到其國內普遍性的貧困與落後就讓西方人放心了。

2017年起印度,實施新的“十五年發展計劃”,目標是早日成為10萬億美元規模的超級經濟體,進而在15年後變身20萬億規模經濟體。(舉個別人家孩子的例子:2017年GDP總量超82萬億元,約為13.17萬億美元)

印度人要想從經濟層面對西方產生真正壓迫性威脅,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其四,所謂的印式民主體制,被西方視為同一戰壕的人。

威脅常常來自一個強大、卻又與你不同心、不同德、互相看不上的競爭對手。如果對手很大、卻與你同心同德,那叫盟友。

雖然印度還沒有讓西方產生強大的認同,但印度所謂的民主體制,包括選舉機制,卻讓西方人找到了某種親近感。

不少西方人都認定,只要彼此在同一個軌道上行進,哪你步伐再慢,也不怕你跑偏,怕就怕那些沒有軌道上,還強勢趕超的“壞小孩”。

其五,印度的人口規模短期內難轉化為人口紅利。

雖然印度人口去年已急劇增加到13.26億人,不少人還熱衷繁衍,但這些巨大的人口能否轉化成為眾人熟悉的人口紅利卻是一個大問題。簡單講:人口紅利可以帶來勞動力和消費市場,但這兩點在印度卻都成了問題。

首先,勞動力方面,印度宗教教育國民求來生,認為這一世的窮或苦是“該”,只要熬過去,來世就能過上好日子了。於是,他們認同的不是“徒手改變命運”的人生哲學,而是大多無心奮鬥、安心受窮。

又一方面的制約因素是文盲率,印度官方2017年宣稱其文盲率在20%-30%之間,但實際難高於這個比率,這就阻礙了新世代勞動力的水平,阻礙了經濟的發展。

前兩者帶來的另一個後果是國民普遍性貧困,沒錢哪來的消費能力,哪裡會產生出巨大的消費市場。

也許有些小夥伴們會說,印度富人消費力驚人,但一個國家能被用上“威脅”這兩個字,一定是因為普遍性產生的巨大體量,即規模的威力。

綜上所述,面對這神一般存在的印度,不論是西方還是東方哪還有必要費心費力炮製威脅論。


陳一諾


好了言歸正傳,印度肢解巴基斯坦和吞併錫金這兩個事件發生的時機非常有利於印度。並且印度的這些侵奪行動都發生在越戰期間。也是美國比較虛弱,蘇聯比較強勢時期。印度在這個時期是蘇聯的準盟友,巴基斯坦則是美國的盟友。

印度肢解巴基斯坦發生在1971年,印度利用了東巴(孟加拉國)內部反對西巴(巴基斯坦)專權統治,而發生動亂,趁機派軍隊進入東巴(孟加拉國),並打敗了西巴(巴基斯坦)在東巴(孟加拉國)的駐軍。使得巴基斯坦被一分為二。而印度背後最大的支持者無疑是蘇聯,巴基斯坦的盟友美國由於深陷越戰泥潭,根本顧及不到南亞次大陸這個政治邊緣地區。從而美國便拋棄了他的盟友巴基斯坦,致使巴基斯坦完敗於印度,堪有被印度吞併之虞。幸有北方大國伸出援手幫助巴基斯坦渡過難關,從此便有了'巴鐵'。

而印度吞併錫金之時,是發生在1975年,美國在越戰慘敗,處於全球戰略收縮期也是美國最虛弱的時期。而蘇聯則處於如日中天咄咄逼人時期。而此時北方大國處於異常尷尬境地,與美國沒有建交,與蘇聯又有嫌隙,內部因素也無力干預印度的野蠻。最終印度在這個短短的機遇期禍害了兩個國家。

而為什麼沒有出現'印度威脅論'伈倓覺得主要是有以下幾點。

1是意識形態原因。印度的政治體制衣缽於英國,所用官方語言是英語,加之其龐大的人口。使得印度成為西方眼裡的自己人,更成為西方體制輸出的'典型'。被西方冠以'最大民主國家,最大英語國家'。如此西方怎麼可能會有'印度威脅論'呢。如果西方喊出印度威脅論那不是自扇耳光嗎?

2印度奉行不結盟運動,又在美國和蘇聯之間左右逢源,使得印度成為了美國和蘇聯極力拉攏的國家。如此的印度美蘇都不會與印度對抗之,加之印度處於南亞次大陸遠離世界政治中心,諸如吞併錫金這樣的事,除了北方大國外,其他國家完全會無感。所有相對於印度威脅西方完全可以忽略。

3是印度是個啊三,根本沒有實力對西方國家構成根本性威脅。加之東方國家的崛起,印度又成為了牽制東方國家的棋子。成為西方國家拉攏和利用的重量級棋子。如此一來印度威脅論也就更無人提起了。

4是,印度有龐大的人口,嚴重滯後的基礎設施,所以印度成為了西方產能和產品的推銷市場。在美國等國眼裡,印度是有取代東方國家的潛力。所以印度近年來成為了西方媒體寵兒,幾乎快把印度捧上天。如此一來西方怎麼可能會提及印度威脅論呢?

5威脅論出自西方,其目的不過是政治需要而已。未必是真正的威脅,加之西方媒體的主導地位,只要西方國家政治需要,完全可以把瑙魯稱之為'威脅'😱。所以威脅論瞭解一下就好了,千萬別太當真。😂

如果真能炒出印度威脅論,對於北方大國在南亞次大陸地緣政治上完全可以掌握主動,印度則會處於被動。可惜現在的政策不是這樣的😰。


伈倓焸


這個道理無比簡單,“有多大屁股穿多大褲衩,自己外人心裡都有數!”

以三哥的國家實力來說,最多也就是次大陸的街頭小霸王,雖然心挺大,折騰的挺歡,旁邊說話慣用的幾位老大都微笑不語。

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上來說,西邊油坊地米胖子在弄,米胖子的心思不在三哥身上,還有一個更大的威脅。

中亞是鵝老大的地盤,雖然鵝老大最近老咳嗽,不過三哥鵝蛋沒少買,不想為這點事翻臉。

東邊的水陸碼頭,兔子和米胖子爭的正歡,還有個長著襪子臉的在裡邊攪合,暫時都覺得三哥還能用得上。

南邊呢,好大一片海。雖然三哥家裡有幾條舢板,不過大哥們心裡都清楚,自家的鏢船不會有什麼影響。

雖然三哥心挺大,但必須要看到,次大陸在村裡從來都是邊緣地帶。所以,大哥們也願意有人在這片幫著張羅事兒,只要三哥不明確倒向哪一方,各位大哥還要花點小錢拉一拉。

另外,威脅這種東西是需要別人說出來的,自己天天嘴上喊要威脅誰沒用。

以三哥現在的家底兒來說,弄個老巴、錫金之類肯定是綽綽有餘,捏著尼泊爾、斯里蘭卡也不費多大勁兒。但想要讓幾位大哥感到威脅,那還差點意思。

村裡傳過一個段子,“防火防盜防兔子,尤其是兔子,打洞太厲害。你家有啥好東西,離五米看一眼就學會了。三哥倒是不用擔心,教他也學不會!”

這其實已經很說明問題了,為什麼坊間經常會傳兔子威脅論,因為米胖子和小弟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兔子的威脅,尤其是兔子窩東邊的襪子兄弟。

最令人髮指的是,你丫都快胖成一頭大象了,還天天躲在兔子群裡裝柔弱,是不是以為我們瞎?!



白髮布衣的藏地讀行


啥啥威脅論能不能成為流行話語,要看是誰覺得受到了威脅。印度的軍事擴張活動針對的南亞次大陸的中小國家以及印度的北方鄰國。前者在國際社會沒有話語權,他們的生存是否受到威脅根本就不是國際體系及其主導國家會在乎的事情。別說錫金,當年印度吞併果阿,那還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呢,歐洲國家也什麼都沒說。歸根結底,大家都是要計量成本的,印度的擴張行動沒有威脅到冷戰期間的兩大霸主,冷戰以後也沒有威脅到後冷戰時代的霸主美國,才不會有人費心炒作啥印度威脅論。

南亞地區很長時間都屬於國際體系的邊緣地區,世界強國沒有把它們的爭霸重點放在南亞地區。冷戰和冷戰後都是這樣,他們的南亞政策主要是出於成本節約的考量,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更願意看到有一個地區強國代管這裡,只要這個地區強國不倒向對手那一邊,不增加對手的力量就夠了,至於它在本地區欺負人還是不欺負人,並不重要。當然,如果南亞地區變成了國際格局的核心地帶,那一切就都不同了。那時候形勢就會變成鐵匠打鐵的時候,老鼠不能伸爪子。印度再想隨心所欲,就不會那麼容易。不過至少在當下,不會有南亞地區上升為國際焦點地區的可能性。印度威脅論也就不會成為國際流行詞,但是,對於渴望在南亞有所作為的其他大國來說,印度威脅論還是有價值的,達不到國際流行,地區熱詞還是可能的,而且也有助於團結南亞中小國家。可惜,目前的政策並不是這樣喔。


葉海林


印度確實是崛起中比較出色的大國之一,但是相比較北國鄰居,印度的崛起之路還是要遜色很多。

儘管印度自建國以來,多次挫敗巴基斯坦,並導致巴基斯坦分離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兩國,此外,還成功吞併錫金,霸權傾向尤為明顯。但是,這些方面並沒有威脅到歐美強國的實際利益。

相反,歐美強國還需要印度繼續強大,以此來牽制更為強大的印度的北方鄰居。在歐美國家看來,印度在中短期為還不至於威脅到他們的利益,扶持一個稍微強大而傾向於歐美國家的印度,對歐美國家有利。

歐美國家掌握著世界輿論的喉舌,當印度有一定實力敢於向歐美國家說不的時候,也自然是印度威脅論出臺的時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