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你認為農村60歲老人和城市60歲老人有什麼區別嗎?

歷史之美的發現


2014年,我們國家實施了戶籍制度改革,破除城鄉居民戶籍障礙,努力消除城鄉居民差異。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我們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統一了。不論城鄉一個帶有計算公式。雖然還有地區間的差異,但是一個地區我們的城鎮和農村基礎養老金待遇是一致的了。

然而,這種低層次的待遇一致並不能削弱他們生活條件的巨大差異。

城市的老人,其實大多數都參加了職工養老保險,並不享受我們這種低層次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職工養老保險實現了14年連漲,一般來說退休待遇都在1000元以上,人均待遇達到了2600多元。那些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待遇更高,就不說了。

而我們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人,大多數是農村居民,每個月平均只有125元的養老金,這部分人口就達到了1.56億。

待遇的差距是懸殊的。

其實不管是一百元還是一千元,我們這部分錢都不夠養老。因此,很多老年人繼續工作。但是生活環境的差異,又決定了他們的待遇不同。

城裡的老人大多數可以通過尋找保潔、保安等崗位,獲取比退休金高的待遇。也可以根據手藝做點小吃或者販賣點蔬菜水果。人多了,哪裡都有商機。

而農村的老人,真的就業範圍很狹小。要麼自己種菜,要麼去建築打工,十分辛苦和勞累。

我們同事的父親,在環衛公司尋找了一份保潔工作,每月2400多元,雖然退休沒有社保和早出晚歸,但他也樂在其中。

所以說,未來如果不想讓父母受苦,還是努力在城裡安家的好。


暖心人社


我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農民,同時又是一個農民工,我的經歷是從學校裡出來就去當了幾年解放軍,參加了對越作戰,由於是後備部隊,前線是上了,但沒有上真正的火線,所以就沒有立功,一直在家裡種田,同時乾點手藝活。


介紹完了,現在我來回答農村60歲老人與城裡60歲老人區別。農村60歲的老人由於在生活質量上比以前提高了,也沒見幾個象過去的老人體形佝僂、老態龍鍾的,還仍然是種田的主力軍,由於子女都在外務工,所以除了田裡種糧食外,地裡的活也不少,挑水澆園種菜既可以解決自己的吃菜問題,剩餘的還可以拿到市場上去賣。

農村60的老人因為退體補貼少得可憐,平時也不輕意向子女要錢,所以在消費觀念上比較節儉,一切都是為了減輕兒女們的負擔著想,兒女們過得好才是他們的心願。

農村60歲的老人基本上沒有什麼娛樂活動,他們的主要活動是在田地裡,臉朝黃土背朝天,日升而作日落而息,休息娛樂的時間只是在天公不作美的時侯偶爾打打撲克牌。

城裡60的老人退了休就徹底解放了,享受到了高額的退休金,不但可以了濟生活,剩餘的錢還可以自由支配,時不時的還要去光顧一下高擋會所,每天的工作無非就是溜溜馬路跳跳舞,茶館酒樓說說古,棋牌室裡打打牌,林陰樹下聊聊天,萊市場上轉轉圈,吃飯時間把碗端。

這就是現實版的農村60歲和城裡60歲,同志們,縮小城鄉差別任重道遠啦,大家一齊努力吧!!!


頁川木木1


農村60歲的老人和城市60歲的老人比起來,除了年齡沒有區別外,其他都是區別,並且還比不過,沒法比。

養老金的區別

目前城市老人的退休金可以拿退休前工資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工資高的可拿一萬多,就是工資低的退休金也能拿個三、四千的,不管怎樣,最低二千多是有的吧。

對於農村老人,他們一個月只有幾十到一百多不等,這點養老金也只能夠買點油鹽醬醋茶之類的,對於養老的費用是杯水車薪的。我的姥爺89歲了,只有個90元的,養老只能靠兒女。對於農村與城市60歲以上的老人的退休金的差異,我覺得很不公平。

我國60歲以上的老人,都是出生於五十年代的人,那時是國家剛建立不久,不管城市與農村,都是一窮二白的,他們這一輩的人,都是為國家的基礎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的。所以城市的退休職工拿這麼多的退休金是正常的,是必須的,畢竟要老有所養。而農村老人了?卻沒有!

農村60歲以上的老人出生在最艱苦的年代,卻奉獻了畢生的精力。當國家需要糧食的時候,加入公社,熱火朝天的幹;當國家在70年代開始需要基礎建設時,都是免費出工,掙個工分,修路,修橋,修飛機場等等;當國家實行土地承包到戶時,每家都要交公糧,糧食一出,都是趕緊的上交,在我小的時候,基本上交的糧食達到了產量的一半,剩下的一半就是全家人的口糧,是不夠吃的;當國家需要城市建設時,農民又大量外出務工,做最艱苦的活,做最髒的活。可見,農村60歲以上的老人的工作貫穿了整個國家建設,國家需要什麼就去幹什麼,並且還是自食其力,自擔風險,到老了,沒有退休金,只有農民的身份,還不承認農民這個職業。

有的人會說,農民有田地,自己可以種植,就有得吃,是不需要那麼多的養老金的?我覺得這個說話是不對。有田地不錯,老了怎麼種植,再說了,現在農村青壯年也不種了,畢竟現在當個正兒八經的農民,種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幹了一年,是絕對不夠吃喝的,不夠小孩上學的,怎麼去給老人養老。所以,農村老人必須得有一定比例的養老金,而不是百十塊錢。

日常生活中的地位

俗話說爹有、娘有、兒女有,不勝自己有。

城市老人有養老金,農村老人沒有。那麼經濟上,城市老人是很富餘的,用不了,還會支援兒女,記得在鄭州工作時,住在國棉三廠老小區,認識一個老人的退休金很高,還給兒子還房貸。這樣的城市中的老人,不用看兒女的臉色,家中的經濟地位就高,而農村的老人,養老完全靠兒女,要是兒女不孝的話,也只能默默的忍受。

生活質量的區別

  1. 物質生活水平。經濟基礎決定生活條件,這個不用說,絕大數情況下,城市老人比農村老人生活要好。
  2. 精神生活。農村老人,基本上是在家裡,有幾個同齡人一起聊聊天,不用幹活,就不錯了,而城市老人,基本上是吃飯,公園,睡覺三點一線,時不時還搞個外出旅遊的。
  3. 生活狀態。城市老人60以上基本上是不用工作的,除非是發揮餘熱的。而農村老人,絕大數的只要能動,就會去幹活,還有外出務工,為自己掙養老錢,也為了奉獻給兒女,有的一直幹到死。
  4. 就醫保障。城市老人不用說了,一有小病小痛,可以隨時就醫,畢竟交通很方便的。而農村老人,小病不看,大病只有脫了,這樣做的原因,一方面是農村老人的思想觀念所致,活著就是為了父母,為了兒女,從來沒有為自己,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經濟方面,畢竟沒有保障嘛,也不想給兒女製造負擔。之前有聽人說,城市老人有高額的退休金,一些不上進的,啃老的城市年輕人,是很重視父母的身體,其原因你懂的。
  5. 財富上的區別。農村老人與城市老人是沒法可比的,就說這個不動產吧。農村老人雖然有宅基地,是不值錢的,雖然現在搞什麼確權,也不知道未來怎樣?但是城市老人,那怕是個小職工,之前也是有分房的,房子再小,也是很值錢的,經濟價值遠遠超過農村,自己和後人,都比農村人有很大的優勢。這個優勢,卻需要農村幾代人去奮鬥了。

總之,不管怎麼樣,城市和農村老人都要好好的過好自己的後半生。我相信未來,農民這個身份一定會變成職業,那離養老金也不遠了吧!

歡迎大家留言自己的看法!


樂成道


區別可大呢!這裡面明顯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區別,表現出來有下列幾方面:

1,容顏和衣著的區別:

農村6O歲的人面容偏黑且皺紋多,手腳粗糙,穿衣隨便缺乏講究,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多1O歲以上。

城市60歲的人滿臉油光,容顏姣好,衣著名牌時尚搭配得體,手腳細嫩白皙。外貌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少5一1O歲。



2,工作和收入的區別:

這個不用細說,6O歲的農民沒有退體,他們的職業還是耕地,在露天烈日下勞動。辛勤勞作換來的只是供日常的生活費用,略有積蓄靠的是省吃儉用。

城市60歲的人已經退休了,不用再繼續工作,大部分有退休金可領,而且生活過得比較豐富多彩。

3,退休金社保養老的區別:

農民6O歲的人每人每月領取養老金12O元。

城市6O歲的人有社保退休金,一些人還有節日補貼金可領。

4,精神和文化的區別:

農民6O歲的人外表看起來已經比較蒼老,由於風吹日曬,勤勞耕作,為了生活,雖然年已過花甲,但還需繼續勞動。這些人有的沒有讀過書,有的也只懂得沒幾個字。

城市6O歲的人比較悠閒,他們愛好也比較廣泛,打太極,下象棋,上網,跳廣場舞,組織旅遊和各種文娛活動。

5,住房的區別:

農民是通過分配宅基地,然後依靠大半輩子的積蓄自己建設房子。

城市的人住的是套房,是買的,當時買房時大部分人是有住房公積金可頂替。



6,生活水平的區別:

農民吃的是自己種的米菜,自己養的禽畜。雖然餐桌飯菜比較儉樸,但都是原汁原味,知根知底。

城市人吃什麼都必須靠買,而且有些東西缺乏新鮮感,生活環境,空氣質量比不上農村的山青水秀,清風暢氣。



本人是農村人,文化水平也不高,想了半天也只想這麼多了!有些區別一時想不起來。希望大家能幫我補充完美!謝謝!🙏🙏🙏


潮聲饒韻


先供二張圖片比較一下:




這就是農村60歲老人與城市60歲老人的真實寫照。

60歲的老人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的人,五十年代的農村因國家剛解放不久,農村還是一窮二白,六O年至六二年是國家三年困難時期,所以農村60歲的老人從在母親的肚子裡到童年都是最苦的人。而城市同年代的人就不一樣,那時候是工人老大哥,吃居民糧拿工資的,在社會上生活的檔次都高很多,所以同樣60歲農村與城市老人的童年少年差別巨大。



到70、80年代,農村百廢待興,修塘修壩修渠道,三線建設修公路修鐵路修飛機場,農民都是免費做工,天亮起床天黑收工,日曬雨淋,還要每家分配做工指標,近地方的還要自帶中飯,沒完成工分還要受罰,曬得黑不溜秋。這是那時農村青年時候對國家做出的巨大貢獻。還此年代的城裡人,一年四季皮鞋襪子,一天上班八個小時,月月固定工資,不愁天干水旱,養得白胖精神。此時農村人沒到外面跑,見識少,雖然辛苦,也還樂觀,農忙時夜裡加班到處歌聲嘹亮。



隨著八十年代土地承包到戶,每家每戶都要交公糧,繳農業稅,戲言皇糧國稅,糧食要保證粒粒壯,農業稅要及時繳。獨立種田效益高,除了交公糧自己還有剩餘的。相繼改革開放,這三十年來,五十年代過來的農村人可以到城市打工,能掙到幾個辛苦錢,農村人的生活有了極大的提高。這段時間的五十年代出生的農村人與城市人的差別相對減少很多,城裡人有的東西農村人也陸陸續續添置,這個年代恐怕是城鄉差別最小的年代。



光陰荏苒,日月如梭,隨著時間的推移,五十年代出生的人不知不覺已屆花甲之齡,步入老年人的行列。城市人工作要退休,退休金可拿退休前工資的百分之八、九十,工資高的退休金仍可拿一萬多,工資低的退休金可能只拿三、四千,工資再怎麼低退休金二千多還是有的。有本事的退休之後可以從事第二職業,當顧問,發揮餘熱。還有很多退體金高的自駕遊,一張銀行卡,遊遍全中國。逍遙快樂,笑對人生。



可喜的是,繁榮昌盛的祖國也沒有忘記農村60歲的老人,每月也給予了幾十元不等的養老金,聽說以後還會遞增。農村6、7、80歲的老人種點地賣點糧食和蔬菜,給兒女帶帶小孩兒女也要給點錢,政府也補助一筆養老金,農村老人自然而然也要度過晚年的!

圖片源自網絡。


歐陽建高1956


有區別,生活上有區別,文明素質上有區別,健康衛生上有區別,文化娛樂上有區別,人格尊嚴上有區別,思想觀念有區別……。
農村六十歲以上的老人沒有退休養老金,沒有積蓄,生活上完全靠子女贍養和照顧,他們還要下地幹農活,在家幫孩子們幹家務,以討得子女歡心。六十歲的農民留守在家,空巢孤獨,生病無人知曉,餓肚子也沒人送外賣,衣服髒了無人洗,思念的淚水溼枕巾,農村六十歲,老人常掛在嘴上一句話,得過且過,活一天算一天了!

農村人活著,上為父母,下為兒女,從來沒有為自己活過一天,六十歲還要為孫子活著,農村六十歲老人,總是從子女利益考慮,小病扛,大病拖,在子女面前,總是說,我很好,身體都好。農村六十歲老人,滿了花甲子,生活在苟且中渡過餘生!
習慣了勞作,習慣了逆來順受,習慣

了平靜,習慣了犧牲,農村六十歲老人不知道城市同齡的生活有天壤之別!知足者常樂,也許子女的幸福就是農村六十歲老人的幸福!

城市六十歲老人,每天早上公園散步遛狗,在餐館吃著喜歡的早點,逛逛商場超市,買點蔬菜,燒著天然氣,喝著純淨水,熱了有空調,冷了有暖氣,下午打麻將,晚上跳廣場舞。

城市六十歲老人還有退休金,生活有質量,有尊嚴。他們有自己的房子,有自己的朋友圈,有獨立的空間,能幫子女乾點家務就乾點,不願意幹可以不幹,子女大多在同一城市工作、生活,一個電話,子女幾分鐘就能趕到身邊!子女反過來“啃老”,巴結討好父母!

做為六十歲的我,“長江老農”我感覺活得也很知足、幸福。做為城市六十歲的你,你們的生活方式覺得幸福嗎?


長江三農


這個問題有想法!



60歲農村老人心裡煩,沒有養老金,天天擔心存摺裡那點錢只出不進。又怕子女借了不還,還不敢要,憂心傷肝。地種不動了,啥錢都得掙,面目憔悴,顯老,有七十之嫌,看病難,急病蒙圈,路程耽誤事,命好多喘幾天氣兒。

子女不在家,很少團聚,也就春節回來一次一或“奢侈”一次。孫子輩管個沒完。孤老至終,當然了,個別例子,但多數。

60歲城裡老人心裡悶,有養老金,無所事事。買菜,坐公園,幹不動了啥也不幹,觀棋,打牌,舞太極……不怕兒女借錢,工資有數,留點過河錢就行。到月就開,不會餓著,還能主動幫襯一下,子女甚喜,孝敬有加,工資極高者更“德高望重”。面相不老,看不出實際年令,七十後方顯60……看病方便,報銷,愛往醫院跑,草木皆兵,急病救治快,命好一時半會沒事!

子女常見面,總領出去旅遊,吃美食,買衣服。孫子輩利手後,自由自在,雖也是孤老至終,但不累,當然了,不全如此,但多數。

農村城鎮養老,政策己放開,希望農村人45歲一定要繳納社會保險,每年高、低檔自選,十萬基礎價格交滿十五年就可以後顧無憂了。而這十幾萬千萬別存在銀行視為養老,到了幹不動時,幾年就沒了。

有很多人說不繳,能活幾年?錯!命不是你定到幾年就幾年,說實話,“豪言壯語”挨不到“死灰復燃”。怕死之心,人皆有之。

人不想死的時候,都去想怎麼能活,可錢呢?

你真想一死百了?

你有退休金,不怕天災人禍,子女、孫子、外孫子對你倍愛有加。

沒有退休金,對你不理不踩,把你那點兒錢“剝削”淨以後,不會給你多少“零花錢”。因為你老了,沒有“花錢”的地方了,最好的待遇就是給你選埋你的地方……當然了,不全如此,多數!

不比較了,差別是有的。農村60歲老人和城裡60歲老人比起來:

比不過。

記住!

……農村老人退休金,不要看整數,每天才二十多塊錢,也就是年輕人的一盒煙錢……和你亂老的線……

說深說淺別對號入座,實話實說……

見諒。。。。。



驍勇34


區別大了,可以說是兩個天地,下面從各個方面來說。

1、精神面貌,村裡60歲的老人看著接近70歲,而城市的60歲老人看著才50來歲。如果放在一起,你一眼就可以分辨出農村和城市老人。城市老人看上去很有精神,一看就不是受累的面相,而農村老人則恰恰相反。

2、日常生活,咱們去除看孩子的因素。農村60歲的老人要不出去打工,要不在地裡務農,不會嫌著,因為他們要給自己賺養老費,也要補貼子女的生活。而城市老人出去打牌,逛公園,遛狗等娛樂活動。

那麼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有人老人和無人養老的問題。

農村養老一般就是自己的子女,如果沒有了勞動能力,那麼只能靠自己曾經攢下的錢,但是農村老人能攢下多少錢,那就指望自己的孩子,而城市老人呢,有自己的退休金,大多數都花不完,還可以救濟給自己的子女。再說,城市的基礎設施完善,而農村則就是普通的農村,只要你有勞動能力就不要閒下來,就得出去掙錢。

說白了這也是代表了兩個階層,看看施工隊上的老人,有多少人65歲了,還在出勞力;再看看城市的老人,也許在打牌。

國家現在出臺了很多關於農村養老的問題,希望可以解決此事。

我是“小吳說農村”,專注回答關於農村的問題,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的,大家一起交流。


小吳說農村


我國現在是老齡化社會了,超過60歲的老人很多,那麼農村60歲的老人和城市60歲的老人有區別嗎?區別肯定是有的,在生活上、健康衛生上、文化程度上、思想觀念上、文化程度上等都是有很大的區別。


一、生活上


城市的60歲老人有退休養老金,農村60老人也有養老金,但兩者金額差距是很大的。因此農村老人就過得比較簡樸和節省,而城市的老人就講究養生,常常買保健品和補品吃,生活得比農村老人不知好了多少倍。


而且農村60歲老人還要幹活,包括農活和工地活,要為孫子拼命,城市老人就是領著退休金,帶著孫子散步。


二、文明素質上


農村的60歲老人普遍文化水平較低,而城市老人普遍接受過較高的教育。所以農村老人文明素質普遍比城市人低,氣質也不一樣,這也是大多數農村人常常張口就大罵,滿嘴髒話的原因所在,農村人進城,人家一眼也看得出來你是農村來的,因為文明素質不一樣,行為舉止也不一樣。


三、文化娛樂上


因為農村的經濟不如城市好,所以文化建設方面也比城市差。城市裡有公園、體育館、大型廣場、老年生活館等眾多休閒娛樂場所,老年人的娛樂活動豐富多彩。


而農村的老人基本沒有什麼文化娛樂活動,最多就是坐在一起聊聊天,下下圍棋而已,精神文化匱乏。


四、健康衛生上


農村老人60歲了,還要幹活,上半輩子已經幹了很久的活了,到了晚年,還要繼續幹,身體遲早會積勞成疾的,生病以後,因為沒錢和不捨得花錢,所以就常常忍著。


而城市老人大多數做的工作相對沒有農村人那麼辛苦。城市老人到了晚年把生命看的很重要,但凡有了一點小病小痛,就會立馬去醫院檢查。


五、思想觀念上


農村老人因為經濟條件不如城市老人,有時候還是自己孤身一個留守在家,認為日子過一天算一天,對未來生活不是很充滿希望,而城市老人認為上半輩子辛苦奮鬥了這麼久,下半輩子就應該好好享受幸福生活,對生活也充滿了希望。


農村60歲老人和城市60歲老人的這些區別是由於各方面造成的,要想城市和農村的一樣,恐怕要經過一段漫長且艱辛的路才能達到呀。不過每個人都不一樣,有些事情也不能一概而論。


——END——



你對這個問題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面留言和評論。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您認為農村60歲老人和城市60歲老人有什麼區別嗎?

我認為農村60歲老人和城市60歲老人區別很大,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區別:

1.農村60歲老人沒有退休工資,城市60歲老人有退休工資。農村60歲身體還行的話就必須下地幹活,不然沒法生活。城市60歲的老人基本可以養生了。

2.農村娛樂設施沒有城市發達,一般老人只能下下象棋,打打牌。但是城市老人不一樣,跳舞、逛街、聽戲、下棋、喝茶、聊天樣樣俱全。

3.生活的環境完全不一樣,農村年輕人出去打工的很多,大多都是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甚至許多老人一年才見一次兒女。城市相比農村這方面就要好的多,至少兒女外出打工的比例小,每週基本上都能見到自己的兒女。

農村老人和城市老人相比,生活條件和質量普遍要差很多。


以上就是本人的看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請記得點贊或者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