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光緒皇帝死於砒霜中毒,到底是不是慈禧太后害死的,有什麼證據?

福垊



應該是。

1908年11月15日17點,慈禧太后於儀鸞殿病逝,享年七十四歲。

而在慈禧前一天,慈禧名義上的兒子光緒,已經提前一步慈禧走了,這兩位大清帝國最尊貴的存在,一個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光緒帝,一個手握實權的慈禧太后,就這樣一前一後走了。

這麼多年以來,光緒蹊蹺的死在慈禧太后前一天,的確使人很是疑惑,真的只是病逝,還是“被人為的病逝呢”?

這是一個值得讓深意的問題。

2008年隨著一次對光緒遺體的考古檢查,可以確定的是,專家通過提取出光緒遺體中的頭髮,檢測出了大量的砷元素,也就是有著大量的砒霜成分,至此實錘了光緒是死於砒霜中毒。

那麼誰是真正的兇手呢?

宋安之認為非慈禧太后莫屬,因為當時決定光緒生死的是慈禧太后。其他大臣沒有這個膽子,更沒有這個必要,而且當時皇宮的護衛,也不是擺設,那怕是一個傀儡皇帝光緒,也不是說是你想毒死就能毒死的。

有人認為是袁世凱,宋安之認為袁世凱沒有那麼大的膽子,而且涉及到毒死皇帝這種誅九族的大罪,清朝宮中護衛也不是他可以收買的。或者說,就算是袁世凱所為,那也是慈禧授意或者說同意的。

大家可以看看,慈禧在光緒死前做了什麼。

光緒身體打小就弱,尤其是1908年的冬天,就有病重的跡象。

光緒病重,慈禧並沒有好好的召集太醫為光緒治療,還是先為其選擇繼承者。


當時慈禧太后下了兩道旨,第一道是:“朕欽奉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皇太后懿旨:醇親王載灃著授為攝政王。

第二道是:“醇親王載灃之子貼黃,著在宮內教養,並在上書房讀書。”貼黃是什麼意思呢?

是儲君之意,因為清朝自雍正皇帝開始,就沒有提前立儲君的規矩,所以只能通過貼黃這種隱晦方式,向大家傳達這是儲君的意思。

可見慈禧太后已經為光緒的身後之事,做了準備。先是找了一個才斷奶的三歲小兒溥儀當儲君,然後又讓儲君溥儀的父親載灃當攝政王。

為什麼慈禧不一步到位的選擇一個年輕人當儲君呢,比如說載灃就可以。而是選擇一個小孩子呢,這其中就大有深意了。

大家再看看,在光緒死後,慈禧又發了兩道懿旨,一道是早就擬好的以溥儀入承大統懿旨。

另一道是派攝政王監國,內容是:“現在時勢多艱,嗣皇帝尚在沖齡,正宜專心典學,著攝政王載灃為監國,所有軍國政事, 稟予之訓示裁度施行。俟嗣皇帝年歲漸長,學業有成,再由嗣皇帝親裁政事。這道懿旨內容其實很有意思,為慈禧太后再度掌權埋下了契機,也就是說如果慈禧太后轉危為安,那麼可以利用其中內容隨便做點內容,就可以再度掌握大權。


說到這裡,想必大家也明白了吧,慈禧太后選擇幼兒溥儀為儲君,又選擇載灃為攝政王,其實還是有著光緒死後繼續再掌大權的意思,這樣的安排,其實很方便她再掌權的,可見慈禧太后的權力慾望是很強的。

既然慈禧太后有著強烈的權力慾望,那麼毒死曾經同意“圍園殺後”的光緒帝,也就是很正常了。

那麼為什麼慈禧太后為什麼不等著光緒死後,再實施這個計劃呢。

因為慈禧太后當時已經病入膏肓了,她明白要是光緒熬死自己,自己死後等著光緒親政了,以光緒對自己的恨意,不被毀墓掘屍才怪了。所以慈禧太后不得不提前實施這個計劃,那就是毒死光緒,讓溥儀繼位,自己的侄女隆裕皇后掌權,最起碼自己身後之名不必擔心,說不得還可以轉危為安,再度掌控大權生殺予奪,統御天下幾年呢。

當然慈禧太后最後還是沒有熬過時間的沖刷,死在光緒的後一天,這對冤家母子,到了黃泉路上,不知該如何相處,到了地府,亦不知該如何面對列祖列宗。


宋安之


光緒皇帝死於砒霜中毒這個事情,已經在現代技術的測定下得到了確定,話說這個光緒皇帝也是夠慘的,生前是慈禧太后的一個皮影,天天的皇爸爸,皇爸爸的叫著,好不容易的熬到了親政,剛剛執掌了不到100天的權利,便被慈禧一個政變又搞下了臺,原因大家都在歷史課本中學到過,因為光緒算是一個想光復大清的君主,想著在自己任期內做一點對得起祖宗的事兒,結果變法搞的操之過急,而且又動了很多滿族勳貴王爺們的奶酪,所以被群起而攻之,所謂的變法維新很快就被扼殺了,從此,光緒被囚禁到了中南海瀛臺,過著生不如死的日子。

但就是這樣,他在慈禧死前的一天,竟然被下毒害死了,死後竟然也沒有得到安生,在其入葬河北清西陵崇陵地宮後不久,他的陵寢竟然被一群不明身份的官兵給暴力盜掘了,他的遺體被扔出棺外,其隨葬品都被搶掠一空,後來在清西陵文保所的清理下,他的遺骨和髮辮及下葬的衣物再次被保管了起來,這給日後的測定提供的實物,在08年,技術成熟後,清西陵文管所把光緒的遺骨等帶到了北京進行測定,出來的結果是光緒死因是大量的砒霜中毒。

不是自然死亡,是被毒死的,那麼兇手是誰,有些專家給出了兩個答案。

第一個自然是慈禧,據稱慈禧在病重後,聽身邊的太監講述光緒的身體情況,似乎還沒有那麼糟糕,而且有一次光緒聽到慈禧病重後,竟然面露喜色,這很容易理解,因為只要慈禧死後,光緒又可以名正言順的親政了,所以慈禧聽聞此事的反映是,從牙縫裡蹦出幾個字:“我不能先爾死”!如何做到這個,那只有一個辦法了,就是將光緒在自己死前毒死,這樣就可以保證在慈禧時候不會得到光緒的清算。所以慈禧是最大的嫌疑人,而且在一些知情人的回憶錄中曾經提到過,光緒死前曾經喝過一碗慈禧御賜的老北京酸奶。吃過後,便毒發身亡了.....

第二個可能是袁世凱,這個也容易理解,如果慈禧時候,光緒上臺,那麼第一個弄死的人肯定是袁世凱,因為袁世凱的告密才導致光緒被囚禁,這些大家也都在歷史書中學過,但以袁世凱的個人力量,是不太可能入宮實施謀殺的,所以袁世凱的可能性不太大。

俗語道,歷史沒有真相,光緒之時的迷案至今沒有完全破解,只存在於人們無盡的猜想中。


老豬的碎碎念


現在歷史學屆幾乎已經下了定論,光緒皇帝是被慈禧太后用砒霜給毒死的。奧運年2008年的時候,正好距離光緒皇帝駕崩100年,我們的考古學家在埋葬光緒皇帝的墓葬中發現了一根頭髮,經檢驗後,發現砷的含量非常高,因此,光緒皇帝肯定是被用砒霜毒死的!!!背後黑手只能是慈禧太后!但史學家其他專家也提出了其他假設,有可能是李蓮英或者是袁世凱!


首先說一下為什麼是李蓮英,因為他是慈禧太后的走狗,說的十分恰當。慈禧十分害怕光緒皇帝在她死後進行反案,她這個女人太瞭解光緒了,因此在自己要不行的時候,命令李蓮英去毒死光緒帝。李蓮英與光緒交情十分的好,光緒帝的防備意識對他很弱,因此可能性十分的大。


最後一個十分大的嫌疑人是袁世凱,根據溥儀的家人和愛新覺羅啟功交代,光緒皇帝在死的前兩天還好好的,突然吃了袁世凱送來的藥就不行了!袁世凱在戊戌變法中背叛了光緒帝,光緒帝對他也一直恨之入骨,袁世凱知道,現在不處了光緒帝,慈禧死後,自己必死!因此,袁世凱也有一定的可能性




光緒帝一生是悲劇的,他是一個有上進心的君主,可是歷史都沒有給他機會讓他一展宏圖!可惜可惜!


辰華煙雲


對於光緒之死,有很多猜測,現在通過化驗光緒帝頭髮發現砷中毒,證明光緒是被毒死的。但是是誰幹的就很難說了,有說慈禧的,有說袁世凱的,有說李蓮英的等等。我認為無論是誰,慈禧都逃脫不了干係,也就是說不是她乾的也是她暗許的。



其實慈禧和光緒的矛盾是個悲劇,本來可以不必發生。當時戊戌變法,康有為等人的主張太過激進,激起了保守派和利益團體的反對,保守勢力希望慈禧太后干涉好保住手中權益。慈禧太后當時也沒太當回事,就是覺得光緒這小子做的太過,她過去說說也就沒事了。可是康有為等人卻破天荒的認為慈禧要政變,要躲光緒的權力,甚至鼓吹朝廷有保皇黨和後黨之爭,大造輿論!

慈禧起初是想讓康有為出局,覺得這小子不靠譜,這其實是慈禧料想到的最大的後果了。可是康有為卻認為光緒受到了脅迫,要圍園殺後,最後被袁世凱拒絕(當然不是當面拒絕)。圍園殺後這件事也不是袁世凱告的密,而是康廣仁,這哥們是個慫貨,一被抓,還沒怎麼著呢,就啥都說了?這時候慈禧才知道有圍園殺後這件事。這時候慈禧就害怕了,圍園殺後!誰指使的?光緒?康有為?還是誰?最終造成了慈禧和光緒間產生了信任隔閡,直至悲劇發生!所以康有為是害死光緒罪魁禍首!

至於慈禧為什麼在光緒死後一天就死了,其實慈禧自己覺得她可以再活幾年的。否則也不會又立一個小孩子做皇帝,要知道,大清在那時候已經積重難返,國有長君社稷之福啊,這道理慈禧不會不懂。可是她還想垂簾聽政幾年,誰知第二天就歸西了。


快樂羅傑


關於這個問題,個人更加傾向於光緒身體差、慈禧徐徐補刀一說。

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傍晚,在中南海瀛臺陰冷黑暗的涵元殿裡,年僅38 歲的光緒皇帝走完了他悲涼、悽苦、充滿哀怨的一生。第二天下午,74 歲的慈禧皇太后死於中南海儀鸞殿。38歲正值人生的壯年時期,死的太過於突然;皇帝、太后的死期竟然只相隔一天,而且光緒是死在了慈禧之前,這便讓人產生無限的遐想。加之慈禧因為政見不同以及權力掌控的需要,將光緒皇帝幽禁多年,光緒的死得到了大多數人的同情,他們便認為是慈禧在臨死前害死了光緒皇帝。



筆者梳理了關於光緒死因的說法,大致有以下四種:

第一種,也是流傳最廣的一種,光緒為慈禧所害。慈禧自知時日無多,一旦自己先於光緒駕鶴西遊,勢必會引來光緒掌權後的反攻倒算,甚至有被挫骨揚灰的可能,於是在死前秘密處死了光緒。



第二種,光緒為袁世凱所謀害。袁世凱在戊戌變化時上演了精彩的無間道,導致變法功敗垂成,其本人也深為光緒以及主張變法的朝臣所忌恨。若光緒重新執政,首先就會拿他開刀祭旗。於是,袁世凱以進藥為名,毒死了光緒。

第三種,光緒為李蓮英所害。李蓮英曾經堅定的站在慈禧一邊,倚仗權勢,打壓光緒,眼見慈禧朝夕不保,害怕光緒算舊賬,提前下手害死了光緒。

第四種,光緒是正常病亡。光緒身體本就羸弱多病,多年的幽禁生活更是讓其身心交瘁,已經到了油幹燈枯的地步,屬於正常死亡,只是時間上和慈禧的死趕巧了。

以上前三種說,各有各的道理,但均系猜想,既無人證,也無物證。若是真正還原光緒的死,還得從光緒的病歷來看。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保存的當年光緒口述和親筆書寫的自己病情的“病原”,還有清宮太醫院太醫們為光緒診病時寫下的“脈案” ,保存的非常完整。



在臨死的前一年,光緒曾經寫過:自己遺精近20年的時間,剛開始的時候每月十多次,近幾年減少,但是每月也有兩三次,遇到風寒便頭痛不已,而且有近十年的耳鳴。光緒是典型的藥罐子,從他15歲時的脈案來看,就是個病秧子,主要是感冒和脾胃方面的病症,身體的免疫力十分的差。28歲以後,病情更是加重了許多。

光緒二十五年(1899 年)正月初八的脈案顯示:頭痛惡寒,身肢痠痛,面色青黃,頭覺眩暈,坐久則痛,左邊頰頤發木,耳後項筋痠疼,顎間偏左粟泡嗆破,漱口時或帶血絲,咽喉覺擋,左邊似欲起泡,右邊微疼,左牙疼痛較甚,唇焦起皮,喉癢嗆咳,目中白睛紅絲未淨,視物眯朦,眼泡時覺發脹,耳內覺聾,時作烘聲,胸中發堵,呼吸言語丹田氣覺不足,小腹時見氣厥,下部覺空,氣短懶言,兩肩墜痛,夜寐少眠,醒後筋脈覺僵,難以轉側夢聞金聲,偶或滑精,下部潮溼寒涼,大便燥結,小水頻數時或艱澀不利。 精神上則氣不舒暢,心煩而悸,不耐事擾,時作太息,心中無因自覺發笑。

單純從脈案來看,光緒已經是病入膏肓,縱然太醫們醫術高超,也無回天之力,所開藥方不過是維持光緒的生命而已。

到了光緒死去當年的前半年,朝廷急忙下令徵召江蘇名醫陳秉鈞、曹元衡進京,接著又向各省發電報徵召天下名醫,調用上等藥材。但一切都無濟於事。被徵召來為光緒診病的江蘇名醫杜仲駿曾經在光緒臨死前為他診治過一次,之前他滿以為可以治好光緒的病博得微名,但是實地看了皇帝的病症之後頗為無奈,因此診治方法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根據光緒的脈案,光緒多半是因為肺結核、肝臟、心臟、風溼等慢性病長期折磨,身體的免疫機能嚴重下降,最終最終造成心肺功能衰竭,合併急性感染而死亡。



清崇陵被盜後,工作人員在1980年對地宮進行了清理,但是並沒有發現明顯的中毒現象。可見光緒是被疾病折磨而死。但是亦不排除慈禧為了防止光緒東山再起,從而千方百計從延醫、 用藥上加以干擾的原因。

光緒帝初病時無重症, 然藥及滋補品均不對症, 遂致病情加重。 光緒貴為天子, 給他送來的中藥竟然是劣質品。 有一次,光緒在自檢藥味時, 發現枸杞中有蛀蟲, 他大怒之餘, 召內務府大臣奎俊說道:“ 怪道我的病不得好, 你瞧枸杞上生蛀蟲, 如此壞藥與我吃 , 焉能愈病?” 一些太醫為光緒治病, 也是漫不經心, 敷衍了事。 有一次某醫官在謄抄藥方時, 將腿痠的 “ 腿” 字錯寫成 “ 退” 字, 皇上詫曰:“ 我這腿一點肉都沒有, 不成其為腿矣!”這在皇權時代足可以誅九族,可見太醫根本沒把光緒太當回事。

由此可見,光緒的身體基礎極差,慈禧很肯能充當了補刀的角色,最終導致了光緒的病亡。


歷史不是個東西


光緒皇帝年僅三十八歲就一命嗚呼了,而且他的死因至今是個迷 ,現代醫學專專家鑑定,光緒的屍體裡面有砒霜,那麼慈禧為什麼要害死光緒皇帝呢 ?這說來話可就長了。



慈禧太后把光緒帝囚禁在瀛臺 而且一軟禁就是長達十年啊,而且光緒皇帝是當家不做主, 什麼大主意都是慈禧來拿,光緒皇帝聽從大臣意見 弄了一個戊戌變法, 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不但強烈反對,而且還殘忍的殺死六君子 ,把光緒皇帝囚禁在瀛臺,可以說光緒對慈禧是恨之入骨,恨不得殺之而後快。


更讓光緒皇帝忍無可忍的是,慈禧太后命人把他最愛的妃子珍妃 投入井中淹死了,光緒皇帝雖然敢怒不敢言 但對他打擊卻是毀滅性的,這就更加深了對慈禧的恨,光緒皇帝和慈禧先後相差不到一天去世,這絕對不是巧合 而是慈禧太后處心積慮的結果。

1908年 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先後病重,光緒皇帝略感有些希望,認為慈禧太后年歲大 肯定會死在他的前面,所以就偷偷的寫到,等到慈禧駕崩 到時候他一定要殺掉袁世海和李連英,李連英為了保住自己的狗命 偷偷的報告給了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就處心積慮,害怕他死後 光緒皇帝會鑿她的墳墓 所以就命人人在他食物中下了砒霜(這些都是現代醫學專家 經過鑑定才發現的) 可見慈禧這個人是心腸多麼的毒辣和處心積慮。

總結:光緒皇帝是慈禧太后的親外甥 也就是她妹妹的兒子,可見這個人心腸是很狠毒的, 發起狠來誰都容不得,可憐的 光緒皇帝臨死都不知道是怎麼死的。


佳寧說歷史


公元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名為清朝皇帝實際上卻被囚禁在瀛臺的37歲的光緒帝和統治中國近半個世紀之久的73歲的慈禧太后相繼死去。這預示著長達兩千多年中國專制帝制的崩潰,影響了中國歷史的走向。

但關於光緒帝的死因,近百年來卻眾說紛紜,正常死亡抑或被害而死的說法也一直爭論不休,成為中國近代史上的一樁謎案。

因為光緒帝的墳墓(清西陵的崇陵)曾被打開,後來清理封閉,留下光緒帝的若干頭髮、遺骨和衣服等,一直等由清西陵文物管理處妥善保存。

為解開“光緒之死”這一歷史謎案,從2003年開始,中央電視臺、清西陵文物管理處、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北京市公安局法醫檢驗鑑定中心等單位的領導和專家組成了“清光緒帝死因”專題研究課題組。同時,這一研究也被國家清史編篡委員會納入《國家清史篡修工程重大學術問題研究專項課題》。

專家們歷時五年,由光緒帝的發砷入手,利用“中子活化”、“X射線熒光分析”“原子熒光光度”等一系列現代專業技術手段,通過開展對比、模擬實驗、雙向圖例等工作,對清西陵文物管理處提供的光緒遺體的頭髮、遺骨、衣服以及墓內外環境樣品進行了反覆的檢測、研究和縝密的分析。

經科學測算,光緒的頭髮截段和衣物上含有劇毒的三氧化二砷即砒霜,而其腐敗屍體僅沾染在部分衣物和頭髮上的砒霜總量就已高達約201毫克。

由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主任戴逸教授等十三位專家聯合撰寫的《清光緒帝死因研究工作報告》稱,根據相關研究,常人口服砒霜60至200毫克就會中毒身亡。

光緒帝攝入體內的砒霜總量明顯大於致死量。其胃腹部衣物上的砷是其含毒屍體腐敗後直接侵蝕遺留所致,而其衣領部位及頭髮上的大量砷,則由其腐敗屍體溢流侵蝕所致。

專家們以光緒帝臨終前參與診治的醫生親筆回憶錄及蒐集到的清朝軍機大臣的日記等為依據,進一步確定了光緒帝屬急性胃腸性砒霜中毒而亡這一結論。

至於毒死光緒帝的兇手,最大的嫌疑人當然是慈禧,光緒帝死於1908年11月14日,慈禧死於1908年11月15日,37歲的皇帝與73歲的皇太后死亡只間隔一天,人世間哪有這麼巧合的事情,很可能是慈禧預感到她大限已到,在她死之前派人毒死光緒帝,以防止她死後光緒帝掌握了最高權力對她進行秋後算賬。

慈禧是殺害光緒帝的兇手的另一個證明,就是慈禧在死亡之前她的頭腦非常清醒,慈禧在光緒帝死後她還能決定立三歲的溥儀為宣統帝,可以看出殺光緒立宣統是慈禧蓄謀已久的決策。


至於慈禧為什麼要殺害光緒帝,很明顯自從戊戌變法光緒帝與康有為譚嗣同等人制定“圍園殺後”即包圍頤和園殺死慈禧的計劃激怒了慈禧,如果不是袁世凱告密,慈禧很可能早已經死於非命。

因此慈禧對光緒帝恨之入骨,在八國聯軍進攻北京的時候,慈禧還下令把光緒帝寵愛的紅顏知己珍妃投入井中殺害。這也是慈禧至死不能原諒光緒帝並在她死前毒死光緒帝的原因。


厚德載物49847


光緒死於砒霜中毒是確定的,是否為慈禧下手,可有證據,以前沒有,現在有了,這個事件通過結論梳理一下過程,答案就呼之欲出了。光緒於1908年10月11日發病,太醫看過後束手無策,於3天后,也就是10月14日駕崩,慈禧安排後事,葬在清西陵,看似畫上了句號,當然一切都結束了,因為沒一會慈禧也歸西了,但後人覺得光緒年紀輕輕的怎麼就暴斃了,對其死因一直存疑惑,上個世紀30年代光緒的崇陵被盜後,屍骨和頭髮還留在墓中被民國政府收斂,2003年考古學者們為了搞清光緒死因,弄了點光緒的頭髮化驗,結果顯示光緒死因是急性胃腸性砒霜中毒所致。

光緒,做了一生的提線木偶,死時38歲。

一百年前,除了當事人,沒有人知道光緒是被下毒死的,現在有了答案,再看其當時詭異的記載,一切都清楚了,當時為光緒診治的太醫屈桂庭在自己的《診治光緒帝秘記》記載,1908年10月11日光緒吃過慈禧的賜食後,沒多久就肚子痛,趕去診斷的屈桂庭第一反應是中毒了,但是太監給了暗示,大家對症因都諱莫如深,他沒敢多問,只試著下藥但無用。

光緒的遺骨,頭髮,衣服,都有高出平常百倍的砷化合物,俗稱砒霜,圖為光緒頭髮。

所以光緒發病時,有知情的太監在場,太醫屈桂庭也知道光緒肯定被下毒了,但不敢問,因為都知道光緒是在慈禧的嚴密監視下過日子,每天干什麼,吃什麼,都要過慈禧的眼,光緒也是吃了慈禧的賜食才發病的。此外還有個最重要的證據,那就是2014年出版的《醇親王載灃日記》,下毒人直指慈禧。

攝政王載灃,從1900-1951年寫日記,於2014年整理出版,裡面揭露了光緒死前最撲所迷離的3天。

首先載灃在有生之年肯定不知道慈禧毒死光緒,如果知道的話,日記肯定換種寫法,正是因為載灃不知情,才真實的記錄了當年的過程,載灃日記10月11日記載了一件蹊蹺事,說光緒病危後,這邊在急忙召集各路太醫,慈禧那邊下令太監把棺槨抬到乾清宮,這是要準備光緒後事的節奏,問題是光緒還沒死,只是發病了,慈禧怎麼就知道光緒熬不過,難道是掐指能算,此事無可爭辯的說明,慈禧就是毒死光緒的幕後之人。


圖文繪歷史


前言:說起清朝,我不得不多說幾句,清朝是一個可悲的朝代,尤其到了清末,作為一個國家的統治者,光緒雖然鞠躬盡瘁,雖然努力了,但是未見有實質性的功效,雖然發動了“戊戌變法” 想要改變這個千瘡百孔的國家,可是力有不逮,自己這個皇帝只是表面上的皇帝,大權任然牢牢掌握在西太后慈禧手裡,變法失敗後,光緒就被慈禧囚禁於瀛臺,整整十年。最終死於砒霜之毒,至於他的死因,後人眾說紛紜,很多人都說他死於慈禧太后之手,也有人說光緒是病死的,事實究竟是不是如此呢?我們僅僅憑著一些史料,一些猜測來分析吧!


說是慈禧太后謀害的光緒,無外乎以下幾點原因:

一,光緒與慈禧養母子關係緊張,戊戌變法失敗後,直接被囚禁與瀛臺

光緒皇帝雖然不是慈禧的親生兒子,雖然只是養子,但是起初他們之間關係非常的好,同治帝駕崩後,慈禧太后千挑萬選,在諸親王中挑選出了光緒,可見對他是寄予厚望的。本來兩人相安無事,隨著時間的推移,光緒皇帝漸漸長大,小皇帝對親政,對權利的渴望越來越急切 ,偏偏,慈禧又是個喜歡霸權的女性,不然也不會垂簾聽政那麼久,為了皇權,兩人的矛盾日益加深。直到有一天,光緒十八歲,大政名義上歸了皇帝,慈禧退居頤和園。其實照這麼發展,也不至於關係搞的那麼的僵,但是親政後的光緒急於將皇權集中在自己手上,也為了改變大清頹廢的現狀,發動了“戊戌變法”,這次變法是一個導火索,由於直接威脅到慈禧太后的權威,最終變法失敗,光緒被慈禧永久囚禁與瀛臺,兩人關係急劇惡化。


二,珍妃的被殺,使得母子關係急劇惡化,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本身,光緒就對慈禧為他選定的皇后深感不滿,好不容易,通過選秀,找到了令自己心儀且志同道合的女子,珍妃他他拉氏。珍妃小時候受過西洋教育,活潑好動思想開放,對皇宮內的墨守成規格格不入,雖然光緒與她情投意合,可是慈禧對她是意見頗大,尤其是珍妃還支持光緒親政,支持光緒變法,導致了慈禧更加的反感。終於,慈禧找到了殺珍妃的理由,一個堂而皇之的理由:“那就是珍妃仗著光緒的寵愛,明目張膽買官賣官”,因此藉此機將珍妃殺死。珍妃的死更加的加劇了光緒與慈禧之間的矛盾。


三,光緒死於砒霜之毒已經證實死前喝了慈禧送來的甜品。

光緒皇帝,年紀輕輕,怎麼會突然暴斃,很多人說是慈禧暗害,也是有原因的:啟功先生的《啟功口述歷史》一書的記錄,書中說:“這是老佛爺賞給萬歲爺的塌拉……塌拉者,酸奶也……光緒皇帝喝了這碗塌拉,就立即塌拉了。”也就是說,光緒在生前喝了慈禧太后命人送去的酸奶,之後暴斃死亡,因此慈禧太后疑點重重。

北京市公安局偵查人員與中國原子能科學院科研人員,從光緒陵寢提取光緒的頭髮進行檢驗,結果發現含量相當高的砒霜。(這點看來,光緒死因肯定不是病死而是毒死)


四,眾說紛紜,那究竟是不是慈禧太后毒死的光緒呢?我們只能做出猜測和分析

一種說法,認為慈禧毒害光緒的依據在於,母子關係惡劣,光緒囚禁於瀛臺,戊戌變法失敗,珍妃之死導致兩人關係到了你死我亡的地步。加上老太后身體日差,想在死之前要光緒皇帝先死也有可能。

二種說法,我個人認為,越是接近真相的未必就是真相,越是懷疑的越未必值得懷疑,此時的光緒,已經被慈禧囚禁,翻身無望,該清理的,該處理的慈禧已經處理完畢,即便是再立新帝也是慈禧一句話的事,她何必去毒害已經喪失皇權囚禁瀛臺的光緒呢?多此一舉,再者說,慈禧即便明知命不將久已,也不至於非要拖光緒下水陪葬吧。


或許在大多數人們的心目中,西太湖慈禧是個禍國殃民的人物,是個兇殘的人物,但是每個人有缺點也有優點,慈禧也有她成功的地方,或許,光緒真是慈禧所害,又或許,光緒死於其他人之手,這就是個謎,或許有一天,隨著科技的發展,會找出此案的答案讓我們拭目以待。


唯戀無名


光緒可以說是悲劇性人物,雖然貴為天子,卻是個傀儡,在想為大清朝作點實事的時候,受到慈禧太后的掣肘,最後還因為變法娘倆鬧翻了臉,慈禧太后又發動政變把光緒軟禁起來,還想著廢了光緒的帝位立端郡王載漪的兒子溥儁為“大阿哥”,遭到外國列強反對才作罷,可以說慈禧太后對光緒已經絲毫沒有什麼親情可言,最後更因為一件事對光緒起了殺心!

慈禧太后或許真是葉赫那拉氏祖先派來滅亡愛新覺羅氏的。

葉赫那拉氏和愛新覺羅氏是世仇,兩個大家族在老早以前就幹過不少架,在清太祖努爾哈赤時期,天縱之才的努爾哈赤憑藉十三副甲冑起家,還有讀過《三國演義》的微末知識,卻帶著建州女真統一了女真各部,在和葉赫部戰爭過程中把滿蒙第一美女葉赫老女東哥的父親殺了,還將屍體砍成兩半,一半還給葉赫部,一半留在建州,這種侮辱性的行為讓葉赫那拉氏和愛新覺羅氏更是成了不共戴天之仇,東哥更是放話誰能幫助葉赫部滅了建州女真,她就嫁給誰。

努爾哈赤帶著建州女真幾次擊敗葉赫部及其聯盟,幾次大戰後,曾經興旺一時的葉赫東西兩城變成廢墟,據說葉赫部首領臨死前曾經對天發誓:“我葉赫那拉氏就算只剩下一個女人,也要亡了你們愛新覺羅的江山。”


不管這個詛咒是真是假,慈禧太后的時代確實讓清朝國勢越來越弱,而在咸豐之前,皇室還算人丁興旺,到咸豐之後,只剩下同治這個獨苗,最後還絕了嗣,同治年紀輕輕就歸了西,死的時候才19歲,慈禧太后為了可以繼續名正言順的執政,就立了4歲的載湉為帝,也就是光緒帝。

光緒和慈禧太后是雙重親戚關係,光緒帝的父親是咸豐帝的弟弟,母親是慈禧太后的親妹妹,在光緒剛進宮的時候,慈禧太后對年幼的光緒頗為關懷,幼童光緒常臥在慈禧太后的寢榻上,慈禧對光緒是“時其寒暖,加減衣衿”,還親自教光緒讀四書五經。

慈禧太后和光緒帝的矛盾

慈禧太后是個權力慾極強的人,在她剛守寡的時候就聯合恭親王“鬼子六”發動政變,把咸豐指定的顧命八大臣扳倒,掌握了清王朝的政權,等到自己的親生兒子同治長大成人後不得已歸了政,不過仍然對同治進行鉗制,同治的短命又給了慈禧太后掌政的機會,立年幼的載湉為帝主要目的就是可以掌權。

等到光緒長大成人,兩個人的矛盾就突顯出來,因為祖制不能違背,後宮在幼帝長大成人後必須歸政,捨不得權力的慈禧太后就立了個規矩,就是“訓政”制度,“一切事件先請懿旨,再於皇帝前奏聞”。在光緒的婚姻大事上也是加以控制,親自選定自己弟弟桂祥的女兒為光緒的皇后,以此來監視光緒。


光緒長大成人後有了自己的思想和理想,也有了自己所喜歡的珍妃,然而生活和政事依然掌握在慈禧太后手裡,讓光緒苦惱不已,面對晚清一直被各國列強吊打的局面,光緒是頗想有一番作為,也就有了後來的維新變法,而變法觸動到了慈禧太后的權力和利益,退居頤和園多年卻仍然掌握大權的慈禧太后又發動政變,把光緒帝軟禁起來,殺了維新派中譚嗣同等六人,使變法才103天就失敗了,史稱“戊戌政變”。

光緒被慈禧太后軟禁後,因為各國列強的干預才沒有被廢,只不過餘生都被慈禧太后幽禁著,成了無枷之囚,在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時期,心愛的珍妃還被慈禧太后害死,可以說光緒在被慈禧太后幽禁後,過著孤苦無依又鬱悶至極的生活。

慈禧太后為什麼要毒死光緒帝

光緒帝被慈禧太后幽禁後,身邊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在珍妃被慈禧太后害死後,心情更是跌到谷底,不過在他最後十年幽禁生活中,光緒還留心閱讀著各國法律書籍,仍然堅持不懈的鑽研法律,可能還想著慈禧太后死後他還能繼續執政,為清朝作點貢獻。

1908年十月,光緒生病臥床,此時光緒帝才38歲,而古稀之年的慈禧太后也生了病,光緒帝在這種情況下,在他的日記中寫了一段話:“我病的很重,但是我心覺得老佛爺一定會死在我之前,如果這樣,我要下令斬殺袁世凱和李蓮英。”這段日記被李蓮英看到後就報告給了慈禧太后,慈禧聽後恨恨的道:“他休想死在我後頭。”


在戊戌政變之後,慈禧太后知道與光緒帝的關係已經勢同水火,已經沒有了重新和好的可能,在慈禧病危期間,曾經故意以自己不久人世的消息透露給光緒帝,光緒聽聞後不禁面露喜色,這一幕被太監報告給慈禧後,讓慈禧大為惱火,慈禧太后害怕自己死後光緒再度親政,會對自己所作進行清算,否定她生前之佈局,因此對光緒起了殺心。

在慈禧越來越覺得身體不行的情況下,命人給光緒送去一碗“塌喇”,也就是酸奶,光緒在吃了這碗“塌喇”後,在床上亂滾,大叫肚子痛得不得了,沒多久就死了,在光緒死後第二天,慈禧太后也跟著歸了西,3歲的溥儀登基成了末代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