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恩施土家文化:土家第一土司皇城,嘉靖皇帝表彰戰功顯赫而賜予的

恩施土家文化:土家第一土司皇城,嘉靖皇帝表彰戰功顯赫而賜予的

土司城遺址

恩施土家文化:土家第一土司皇城,嘉靖皇帝表彰戰功顯赫而賜予的

土司城遺址

恩施土家文化:土家第一土司皇城,嘉靖皇帝表彰戰功顯赫而賜予的

土司城遺址

倖存至今的咸豐縣唐崖土司皇城,是土家族悠久燦爛歷史文化的縮影。這座皇城遺址鐫刻著恩施延續400多年的土司制度的興衰,凝聚著土家人高超精絕的建築雕刻藝術,隱蘊著恩施土家人元明清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生活,儲存著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信息。

佔地1500多畝的唐崖土司皇城位於距咸豐縣城30公里的唐崖村,始建於元朝末年(1346年),當時的元朝中央政府對湘鄂僻壤鞭長難及,遂在此設立唐崖司,封當地土司為“土王”代為管理。

恩施土家文化:土家第一土司皇城,嘉靖皇帝表彰戰功顯赫而賜予的

唐崖土司城石人石馬

恩施土家文化:土家第一土司皇城,嘉靖皇帝表彰戰功顯赫而賜予的

土司城遺址

此後歷經元、明、清三代共389年,它的鼎盛時期是“皇權”世襲到18代覃鼎手裡時,彼時是明末,覃鼎因徵渝有功,軍威顯赫,明廷賜皇命四道,將他功升宣撫使司,行參將事,賜建大坊平西將軍“帥府”,建功德牌坊,皇帝授書“荊南雄鎮,楚蜀屏翰”八個大字以示嘉獎。

其妻田氏也被誥封武略將軍零夫人。此時覃鼎實際統治著鄂西南、渝東幾千平方公里的地盤,位列恩施18土司之首。 與覃鼎的地位相配,“土皇陵”可謂耗資頗巨,氣勢不凡。雖全是用當地石料建造,看起來卻更像是一所仿木結構的行宮,帶有雕刻的小格窗、屋簷、筒瓦及可以開合的石門,窗眼的錢紋圖案、室頂的花卉雕飾以及石雕的麒麟小獸,均彰示著墓主人顯赫的地位,同時也顯示著當時土家工匠精湛的工藝水平。 唐崖村南,是湍急的唐崖河。河畔高臺上的罩馬亭是司城遺址中的精華。

恩施土家文化:土家第一土司皇城,嘉靖皇帝表彰戰功顯赫而賜予的

土司城遺址

恩施土家文化:土家第一土司皇城,嘉靖皇帝表彰戰功顯赫而賜予的

這裡原是桓侯廟(張飛廟),桓侯廟多次遭受劫難,殿毀廟坍,只有一對石人石馬保存完好,1979年湖北省政府專門撥款修了這個罩馬亭予以 保護。 唐崖皇城的另一處文物精華石牌坊矗立於土司皇城 正中央。牌坊高6.8米,寬6.3米,四柱矗立,前後為高兩米半的石鼓護柱,石鼓前有一對石獅。正刻“荊南雄鎮”,背刻“楚蜀屏翰”,為明天啟三年(1623年)嘉靖皇帝為表彰土司覃鼎在土家軍隊被皇帝徵調作戰中戰功顯赫而賜予的。 如今,附近生活著普通的土家族人家,殘垣斷壁正好成了農家菜園的圍障,輝煌已然過去,只有秀麗的山水還見證著令人驚歎的今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