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乳腺檢查出了問題,她選擇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1

飛機就要降落了,坤姐很緊張,但並不是因為飛行恐懼症。

空姐已經提示,請大家把機窗的遮陽板打開。據說這個操作,可以緩解一些旅客的緊張心情。

窗外已經能看到逐漸變大的城市輪廓。這是美利堅的一個城市,但這並不是坤姐第一次到這個大洋彼岸的國家。

乳腺檢查出了問題,她選擇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很多人到美國,是為了一個美國夢。

為了照亮美國夢,有人還建築了一個手持巨型火把的女神雕像。那已經是100多年前的事,當時還沒有飛機,抵達美國只能靠航海。這個雕像,就落腳在航船必經的紐約港口處 。

但是對於坤姐來說,做啥夢、夢到啥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睡一個好覺。

因為已經好幾個星期,坤姐都無法睡一個好覺了。

2

坤姐的緊張,並不是飛機快降落時才有,其實在三個星期前就開始了。

但是,三個星期前開始的是不太一樣的緊張。準確地說,應該是焦慮。

那是7月底,坤姐做了一個乳腺常規鉬靶檢查。坤姐雙側都有乳腺增生,這不是大問題;左乳上有鈣化點,BI-RADS評級為3,是良性鈣化,這也不是大問題;但是,右乳外上區發現還有點兒問題。

進一步進行MRI(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右乳外上區有侷限性異常強化,最大直徑是12毫米,BI-RADS評級為4,疑似乳腺癌。

此後,坤姐換了兩家省裡的醫院進行檢查,使用的都是超聲檢查。從超聲檢查的結果來看,只有左乳上的良性鈣化可以查到,右側一點都看不出有什麼問題。

這裡有好幾個檢查,結果有一點亂,我們需要捋一捋。

鉬靶MRI超聲都是影像學檢查,從靈敏度來說,MRI最靈敏,超聲最不靈敏;但是最靈敏的MRI也是最貴的,而靈敏度最差的超聲也是最便宜的,可謂是一分價錢一分貨。

介於MRI和超聲之間的鉬靶檢查,因為靈敏度不錯,價格也適中,所以成為了常規的乳腺篩查。一般只有在乳腺篩查覺得有問題時,才會使用MRI複查。

正是因為靈敏度的原因,坤姐右乳上的病灶只有MRI才看得清楚。

可是,為什麼MRI已經看清楚了,還要再做兩次靈敏度不高的超聲呢?

要把這問題講清楚,需要先簡單解釋一下BI-RADS評級。

BI-RADS全名叫“乳腺影像報告和數據系統”,在正規的影像學檢查報告裡,都會提供這個關於檢查結果的評級。看到這個BI-RADS評級數字,醫生可以迅速對患者情況做出判斷,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或者治療。

BI-RADS分級:

  • 0級:結果不明確,需要進行其他的影像檢查;
  • 1級:正常乳腺;
  • 2級:良性改變;
  • 3級:可能是良性改變,建議短期內再次複查;
  • 4級:可能是惡性病變,要考慮活檢;
  • 5級:高度懷疑為惡性病
    變,應該活檢確認;
  • 6級:已經有病理結果,確診為乳腺癌,需要採取積極的治療措施。

如果檢查結果是BI-RADS 4級,那就等於是遇到了疑難雜症。減一分,那就是良性,不用過多擔心,到時間複查就好;增一分,那惡性病變的可能性非常大,一定要去活檢確認是否是癌了!如今不上不下,說是“考慮”活檢,光是這考慮就能把人愁死。

活檢全稱是“活體組織檢查”,這是唯一能夠確診是否是癌症的檢查。沒有活檢,最多隻能說是“疑似癌症”。但是作為一種醫學操作,誰該做,誰不該做,這都是有講究的。BI-RADS4級,猶如“做與不做”的門檻,到底是進去,還是出來,這本身就是一個問題。

活檢有兩個辦法,一是進行穿刺;二是直接開刀,做手術活檢。

手術活檢(也叫“開放式手術活檢”)曾經是最常用的活檢方式,需要先切下一小塊組織(常說的“肉”),等待病理結果,如果確診是惡性,則進行乳腺癌根治手術。

以前的腺癌根治手術,白話文表達就是乳房全切。有好漢曾經說過,砍頭又什麼緊,也就頭上碗口大一個疤!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可是女性都不是好漢,她們其實不怕頭上碗口大的疤,怕的是此後餘生胸口都有一個碗口大的疤。

醫學技術的進行,讓人們的選擇越來越多。如今,乳房全切已經不是唯一選項了,如果合適,都可以做保乳手術,還可以術後乳房再造。但是,手術活檢因為切口比較大,會留下較大的傷口,不利於保乳手術。

此外,手術活檢還有其他的很多缺點,比如影響對根治手術切緣的判斷,妨礙前哨淋巴結活檢。採取手術活檢,同時也就意味著失去了新輔助化療的機會。

相比之下,穿刺所造成的創傷是最小的,不但不影響保乳,也不影響後續的所需的治療。

但是,常規的穿刺是

超聲引導穿刺,需要在超聲下看到病灶。這是為什麼坤姐後來連做了兩次超聲檢查,可惜兩次都沒看到病灶。

如果超聲看不到病灶,如何引導穿刺?

難道只有選擇開刀嗎?

坤姐不甘心,找到了一家北京的醫院。結果醫院建議回家休息,三個月後再來複查。

3

北京醫院的這個建議,也是BI-RADS 4級的一個選項,可以算是合理的建議。

但是回家休息,坤姐能休息得了嗎?

自打7月底檢查結果出來,坤姐就已經焦慮得無法好好休息了。

右乳上的病灶雖然還是有可能是良性,但是很顯然,這是BI-RADS 4 級, 有很大的可能性是惡性。如果對應的方案只是回家等複查,那跟BI-RADS3級有什麼區別?

感覺做女人真苦!懷孩子要9個月,但那至少是孕育生命;如今身體裡有個疑似癌症病灶,想要搞清楚到底是否是癌症,還得先孕育三個月?

這種焦慮可以讓人崩潰。不知道有沒有人本來只是良性病變,但是因為焦慮,結果就孕育出惡性病變?

坤姐找到了MORE Health (愛醫傳遞),想諮詢看一下美國的醫生有沒有辦法。

乳腺檢查出了問題,她選擇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辦法確實是有的,就是做MRI引導的空芯針穿刺活檢。

雖然超聲看不到坤姐的疑似病灶, 但MRI可以看到,只是MRI引導穿刺在國內不是常規操作,所以一般醫院都做不了。

那就到美國做吧!

坤姐去過美國,有現成的美國簽證。一但想法有了,身體就在旅行的路上。

坤姐是在週末的時候聯繫MORE Health 的,結果週一就預約好了美國醫院的穿刺活檢,時間就在幾天後。雖然日程比較緊,但是幸好還能買到從北京出發的航班。轉眼之間,坤姐就來到了美國。

飛機降落時的緊張,是因為坤姐不知道這一趟會不會白跑,是否真的能搞清楚到底是不是癌症?得到的會不會又是模稜兩可的佛性答案,讓回家休息三個月再來?

4

穿刺檢查的過程很順利。

MRI跟之前在國內所做的沒什麼區別,基本就是換上醫院檢查的病號服,注射一個增強造影劑,然後在MRI機器的檢查臺上俯臥大約一小時。

因為中美的時差,檢查時間正好是中國的夜間。感覺簡直可以睡一個小覺。

在MRI檢查過程中,因為機器有一些輕微的噪音,有些人會感覺不舒服甚至緊張。醫生會提前教一些呼吸的小技巧,通過調節呼吸的頻率,減少噪音對心情的干擾。因為之前已經做過一次MRI,坤姐沒覺得有什麼問題。

在MRI機器找到病灶之後,麻醉師會對乳房注射麻醉劑,醫生然後在局部麻醉的乳房上做一個很小的手術,打開一個很小的切口,然後在MRI圖像的引導之下,用一根很細的針插入乳房,吸出組織和細胞。

在穿刺完成之後,還需要再做一次鉬靶檢查,以確認穿刺的部位是否正確。

活檢結果也很快出來了:良性,不是癌!

因為中美的時差問題,坤姐本來就有點兒懵懵的。聽到這個結果,坤姐感覺有點兒更懵了!

難倒焦慮了幾個星期的事情,終於有了答案?

有點懵,還有點難以相信。

但是很快,坤姐感到了釋然和無比的輕鬆!

這就是想要的答案,而是是最好的答案!

坤姐感覺心情特好!

因為焦慮,坤姐最近胃口都不太好,加上時差的影響,到了美國坤姐更是沒有什麼食慾。但是,坤姐突然覺得很餓!

這段時間,由於養殖戶遭遇到的瘟疫,國內豬肉的價格大漲,有的地方甚至出現了肉票限購;但是因為中美之間的貿易戰,美國這邊的豬肉賣不到中國,價格可是越來越便宜。

坤姐覺得完全可以把機票錢吃回來!(注:這就是一個比喻,不建議過量食用紅肉,倡導飲食平衡,控制熱量攝入。)

5

如果說BI-RADS 4 級,就是“做/還是不做活檢”的門檻,那曾經站在這門檻之上的坤姐,確實很尷尬。

往後一步,就要在焦慮中苦熬幾個月。

往前一步,因為不可能做超聲引導的穿刺,如果貿然進行手術活檢,很顯然代價就是一道傷疤。

幸虧通過MORE Health 的問診找到了MRI 引導穿刺這樣一個選項,不但解決了所有問題,穿刺留下的微小傷口,也只需要一張創可貼就可以搞定。

經常可以聽到、看到這樣的故事:某某檢查出癌症,沒有進行治療,選擇旅行。旅行回來一查,癌症神奇地消失了。

乳腺檢查出了問題,她選擇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這樣的事確實只是故事,如果不是誤診為癌症,基本都是編出來哄患者開心。如果患者所接受的教育只是這些“童話故事”,面對癌症的時候做出不切實際的選擇,對治療將是百害無益。

坤姐在無法確認是否癌症的時候,也選擇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但是坤姐的旅行並不是消極逃避現實,而是積極檢查,以面對可能出現的問題。

這次旅行的結果,可以說是相當不錯,不但讓坤姐獲得了清晰的診斷,而且還排除了惡性病變的可能,等於是給坤姐來了一粒定心丸。

坤姐現在放心了,但是很多人心裡會有不少疑問。

1. 是不是活檢都需要做MRI引導?

不是。如果超聲能看到疑似病灶,就沒有必要用MRI,畢竟超聲比MRI便宜多了,超聲引導活檢在國內醫院屬於常規操作。

2. 乳腺篩查是不是該用更靈敏的MRI?

MRI雖然更靈敏,但是檢查成本太高,不適合作為一種篩查方式,只能在鉬靶檢查之後,對有疑問的情況做出進一步檢查。從實踐操作的結果來看,對於早期篩查發現的乳腺癌,不管之前有沒有做過MRI檢查,手術後之後復發的風險都沒有區別。

3. 對於BI-RADS評分為3的結節,需不需要活檢?

一般情況都不需要,否則就直接評分為4或者5了。坤姐左乳上也有一個3分的鈣化點,也沒有做活檢。

對於坤姐來說,這真是一次消除焦慮的旅行!希望坤姐在這次旅行之後,可以安心睡覺,安心享受生活。

當然,坤姐身上還有3級的鈣化點,雖然不值得為之焦慮,但在享受生活的時候,還是要記得複查。

(作者:張洪濤,筆名“一節生薑”。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病理及實驗醫藥系研究副教授,研究領域:癌症的靶向治療以及免疫治療。著有科普讀物:《吃什麼呢?——舌尖上的思考》,《如果舌尖能思考》。可以談最前沿的醫學研究,也可以講最通俗的故事。本文根據真實案例改寫,純屬科普。若有具體病情,請找靠譜的醫生診斷。)

#清風計劃##健康真探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