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怎樣區分毒蛇和無毒蛇?

美好的回憶50000417


作為一名動物學科研工作者,本人進行了不少的野外工作。野外工作有一定的危險性,經常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在野外要小心蛇尤其是毒蛇。如果我們平時注意觀察,那麼辨別一條蛇是否有毒其實並不是太難。

通過觀察蛇的頭部形狀來辨別:

毒蛇的頭部多數成三角形,因為蛇頭兩側鼓起來的位置一般就是毒腺的位置,當毒腺中充滿蛇毒的毒液時,蛇頭的兩側會明顯的鼓起來。常見的毒蛇如白頭蝰、蝮蛇等。需要強調的是,少數毒蛇如金環蛇和銀環蛇等因為毒腺小,頭部並沒有呈明顯的三角狀。

無毒的蛇多數頭部兩側沒有毒腺,因此頭看起來大致呈橢圓形。常見的無毒蛇如黑眉錦蛇和鈍頭蛇等。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像縮頸蛇就是無毒蛇,但其頭部反而呈三角形。

通過觀察身體特徵來辨別:

毒蛇身體一般體表鮮豔或具有明顯的特殊的斑紋,粗短,體型不勻稱,尾部較短,洩殖腔至尾部變得細而尖;

無毒蛇體表斑紋不明顯,身體細長,體型勻稱,尾部細長。

通過觀察蛇爬行時的動作來辨別:

一般情況下,毒蛇爬行時動作遲緩,如果被激怒的話常表現的非常兇猛;

無毒蛇爬行時動作迅速,膽小、容易受驚逃離,多數不兇猛。

通過觀察蛇有無毒牙來辨別:

一般情況下,毒蛇的上頜骨上生有一對或多對彎曲的毒牙,毒牙與頭部兩側的毒腺相連,當毒蛇咬人時,毒腺中的毒液通過毒牙注射到人體中,咬人後除了兩排細小的牙痕,還有兩個大而深的毒牙痕,被咬後很快就會有中毒症狀;

無毒的蛇沒有彎曲的大毒牙,所有牙齒細小、大小相差不大,被咬的部位呈兩排均勻而細小的牙痕,被咬後一般無中毒的症狀。防止被蛇尤其是毒蛇咬傷,最重要的還是要應儘量躲開有蛇出沒的地方,如果不得不出沒一些可能有蛇存在的地方,一定要做好安全保護和防護措施。


關注動物宇宙,瞭解動物知識~


動物探索


提到蛇,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可怕的眼鏡蛇、五步蛇、響尾蛇等。其實自然界中的蛇,並非都是毒蛇,特別是我們生活中經常見到的大多數蛇都是無毒蛇。那麼,具體如何區分毒蛇和無毒蛇呢?我就把學到的一些理論知識再結合實際情況跟大家聊聊。

首先,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毒蛇的頭部大多呈三角形(如我國南方的五步蛇),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毒蛇嘛,既然稱為毒蛇,那麼就有發達的毒腺,而毒蛇的毒腺就位於頭部兩側(眼睛後面),就是這一對凸起的毒腺使毒蛇頭部呈三角形。當然了,並不是頭部呈三角形的就一定是毒蛇,而有些無毒蛇的頭部也呈三角形(像偽蝮蛇頭部就稍呈三角形,在攻擊狀態頭部就會變成標準的三角形,估計是為了讓敵人誤以為它是毒蛇吧);同樣,有些有毒蛇的頭部並不呈三角形,如金環蛇和銀環蛇(其實眼鏡蛇頭部看起來也不是很明顯的三角形吧)。

再者,毒蛇和無毒蛇的體表顏色、尾巴粗細也有區別:多數毒蛇具有鮮豔的體色和斑紋、尾部一般粗短;無毒蛇體色不太鮮豔、尾部一般細長(注:區別並非絕對,象我國最常見的蝮蛇是一種短尾毒蛇,即有顏色鮮亮的也有泥土色澤的)。

毒蛇和無毒蛇在性情上也不大相同:毒蛇相對性情兇猛,習慣於捲曲,雖爬行緩慢但攻擊性強;無毒蛇相對性情溫和,一般不捲曲,當受到驚嚇時都會主動迅速逃離。也聽養蠍人說過:如果徒手捉蛇時,一接觸到蛇的身體馬上會感到柔軟的是毒蛇;無毒蛇的身體強硬。

其實毒牙和毒腺才是區別毒蛇和無毒蛇的最根本的標誌。毒蛇除有毒腺、上領齒和下領齒外,在上頜骨上還有一對或數對毒牙。當然我們不可能為了辨別它是否有毒而特意看一下有無毒牙,但一旦被蛇咬傷後,從傷口情況也可以判斷:毒蛇咬傷通常見一個以上(一般為兩個)大而深的牙痕;無毒蛇咬傷常見兩排細小均勻的牙痕。

注意,無論遇到毒蛇還是無毒蛇,我們都要離遠一點,只要不主動招惹傷害它,一般蛇也不會傷人的。如果你非主動招惹傷害它,毒蛇咬了你也許你會有生命危險(即使是一些無毒蛇口腔中所含的細菌和微生物對人體也有害,甚至會使人感染致命);你傷害了蛇,也許你一樣會有危險:因為有些蛇可是國家重點野生保護動物。


沂蒙養蠍人


說到蛇,大多數人都會產生恐懼感,因為好多毒蛇會使人瞬間斃命。其實,自然界中的蛇並非都是毒蛇,我們平時見到的大多數蛇都是無毒蛇。那麼,如何區分毒蛇和無毒蛇呢?談談我的體會。

  1. 頭部區別:毒蛇的頭多呈三角形,眼睛後一半會有隆起,其中為毒腺和毒牙;無毒蛇的頭多呈橢圓形,眼睛後的隆起不明顯,無毒腺和毒牙,部分種類為鋸齒狀小牙。

  2. 能否捲曲:毒蛇經常捲曲,行動比較緩慢,攻擊性強;無毒蛇一般不捲曲,易受到驚嚇,爬行速度快。

  3. 體表顏色不同:多數毒蛇(蝮蛇除外)具有鮮豔的體色和斑紋;多數無毒蛇體色不太鮮豔。

  4. 尾巴不同:多數毒蛇尾巴短而粗,部分還呈側扁;多數無毒蛇尾巴細長。

  5. 性情不同:毒蛇性情兇猛,無毒蛇性情溫和。

  • 無論無毒蛇還是毒蛇,是蛇還是要離遠一點,一些無毒蛇的口腔中所含細菌也能使人感染致命。

多肉植物集聚地


毒蛇種類很多,如蝮蛇、金環蛇、銀環蛇、眼鏡蛇、五步蛇、竹葉青、海蛇等,以大眼鏡王蛇毒性最大。毒蛇咬傷多發生在4~10月的凌晨或夜間。毒蛇的齒痕為兩排齒痕,頂端粗而深;無毒蛇咬傷僅見較細的或成排的齒痕。當被蛇咬時,你一定要注意一下那條蛇的外觀,在就診的時候把蛇的外觀描述給醫生,以便醫生判斷蛇的種類並儘快做出診斷和處理。在不能確定是有毒蛇還是無毒蛇咬傷的時候,應按有毒蛇咬傷處理。


蛇毒的成分十分複雜,不同品種蛇的毒素不盡相同,主要有毒成分分為神經毒素、心臟毒素和出血毒素。還有凝血毒素、抗凝血毒素、溶血素、蛋白水解酶等。


神經毒素:多存在於銀環蛇、金環蛇、大眼鏡王蛇,蝰蛇、海蛇、眼鏡蛇等,毒素被很快吸收,往往表現為局部症狀較輕,病情發展慢,主要引起骨骼肌遲緩性麻痺。


心臟毒素:多存在於眼鏡蛇、蝮蛇、五步蛇、竹葉青、海蛇、蝰蛇等,一般發病急,局部症狀重,全身症狀明顯,主要損害心肌,引起嚴重心律紊亂。


凝血素多存在於蝰蛇、蝮蛇、竹葉青等,主要引起血液凝固。


出血毒素和抗凝血毒素:多存在於蝰蛇、眼鏡蛇、金環蛇等,主要引起出血性改變。


溶血毒素:多存在於蝰蛇、蝮蛇、烙鐵頭蛇、金環蛇、銀環蛇等,主要引起溶血性貧血,含有磷脂酶A的蛇毒,其溶血性更強。


中國疾控中心


首先宏觀講我國毒蛇(包括無毒蛇)都分佈在南方地區,北方沒有毒蛇和蟒蛇,就是所謂的無毒蛇在北方種類也很少,因此防毒蛇在這個概念下心中有數。任何蛇都有毒只不過毒害程度有大小,典型的劇毒蛇突出空心或勾槽的毒牙,但有的毒液分泌在後腔咽喉,即便這兩種毒都沒有,所謂的無毒蛇牙齒口腔也含有各種細菌病毒和有害汁也同樣對人類有害和刺激作用,區別所謂的劇毒蛇和無毒蛇用常規傳統的概念不科學,什麼三角腦袋皮膚花哨粗短細長啦這都是大多這樣而已,這對於野外從沒見過蛇的多數城裡人純粹的誤導,往往出於傳統概念識別蛇往往付出生命的代價,所以說碰到任何蛇不要招惹這也有助於生態平衡保護動物。


陶清流


毒蛇和無毒蛇的體徵區別有:毒蛇的頭一般是三角形的;口內有毒牙,牙根部有毒腺,能分泌毒液;一般情況下尾很短,並突然變細。

無毒蛇頭部是橢圓形;口內無毒牙;尾部是逐漸變細。

雖可以這麼判別,但也有例外,不可掉以輕心。一般人單憑頭部是否呈三角形或者尾巴是否粗短,或者顏色是否鮮豔來區分,這是不夠全面的。雖然毒蛇頭部呈明顯的三角形,但也有的毒蛇,頭部並不呈三角形;而無毒蛇中的偽蝮蛇,頭部倒是呈三角形的。

蛇是不會主動對人進攻的,除非你打到了它的身軀。如果你的腳踩上了它的時候,它會本能地馬上回頭咬你腳一口,噴灑毒液,令你倒下。

所以遇到蛇,安全起見,最好遠離它。


健康運動中心馮春雷


附帶圖片,教大家詳細,專業完全的分清楚蛇有毒與無毒,(順便說一下,頭條有的問答題,重複的太多了,建議改進一下,這類問題已經三次)



寵物KC玩家


這個區分真是太簡單了,讓它們咬一口,如果中毒那就是毒蛇,沒事兒的話那就是無毒的,咳咳~~我真是太聰明瞭!



生活像一個逗號


毒蛇腦袋一般是三角形的,無毒的一般腦袋是橢圓,另外遇上傳說中的五步蛇時,萬一被咬了,一定要走四步讓他咬一口,這樣就能挺到醫院,本人親測,看我現在一點事都氵


打螺絲的娃


毒蛇尾巴短粗,無毒蛇尾巴細長,是相反的,有反就有正,有左就有右,有上就有下一樣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