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棉花產量今年比預計低了20%,根據這個情況,期貨會大漲嗎?

十萬朵棉花農多收


8月底以來,價格低位、跌幅空間不大逐漸成為農產品期貨市場一大共識,做空動力逐漸減弱,疊加近期一些利好頻發,農業部報告預計美棉一定程度減產,ICE美棉12月合約大幅拉昇,進入60-65美分/磅區間,國內鄭棉(12770, 415.00, 3.36%)也開始震盪上行,其中2001合約漲至13000上方。國內棉市目前依然處於比較焦灼和混沌的狀態,主要是短期下游小幅好轉及宏觀情緒面的利好與中長期基本面尚未有實質性好轉產生衝突,使市場對棉價的走勢出現分歧。

上週五發布的USDA 9月份月報顯示美國棉花產消數據下調,但全球庫存增加。具體來看,美國方面2019/20年度美國棉花期初庫存、產量、出口量和消費量均調減,期末庫存沒有變化,美國期初庫存調減40萬包,產量調減65.4萬包,主要原因是西南地區產量減少,消費量調減10萬包,出口量調減70萬包,原因是產量和美國佔全球出口比重下降。全球方面2019/20年度全球棉花期初庫存調增,產量、消費量和貿易量調減,全球產量環比調減70.9萬包,美國和澳大利亞的減產被印度增產抵消一部分,全球棉花消費量調減130萬包,中國、印度、巴西、泰國、越南和美國的消費量減少抵消了土耳其消費量的增加。全球棉花進口量調減,中國、越南和泰國的進口量減少,全球期末庫存環比調增130萬包,為8370萬包,同比增加290萬包。整體來看,美棉的減產並沒有影響全球期初庫存的增加趨勢,與此同時美棉出口數據的減少仍然值得關注。

美國農業部報告顯示,簽約和裝運大減,中國毀約增加。具體來看,2019年8月30日-9月5日2019/20年度美國陸地棉淨簽約量為1.69萬噸,較前周減少54%,較前四周平均值減少63%,新增簽約主要來自孟加拉國(3923噸)、越南(3900噸)、巴基斯坦(2290噸)、韓國(2132噸)和土耳其(2086噸),取消合同的是中國(4717噸)。9月13日中國對新的美國農產品採購事實家政稅排除,其中涉及到“大豆(3426, 8.00, 0.23%)、豬肉等農產品”,尚未提及棉花,引發市場擔憂,目前國內棉花供給充足削弱了政策對棉花放開的可能性,同時配合美棉出口數據中顯示中國繼續取消合同,棉價上方空頭情緒仍存。

下游需求方面,宏觀偏空的格局依然是大勢所趨,在全球經濟下行壓力下,中國紡織服裝業短期內可能存在因旺季來臨,訂單回暖的跡象,但整體來看不及去年同期。下游市場較前期有所好轉,但變化並不明顯,僅廣東訂單情況好轉明顯,其他地區依然訂單寥寥,尚未有明顯復甦。棉紗市場各品種分化嚴重,紡企成品庫存小幅去化,織廠目前以小單為主,利潤稀薄,降價銷售為主,庫存壓力依然偏大,旺季剛性補庫也帶動棉花成交有所回暖,上週國儲棉輪出率偏高。

對於後市,棉市的主要矛盾點依然集中在新棉的上市和政策制定方面。臨近新棉上市,低溫炒作出現,但絕大部分地區棉花長勢不錯,伴隨季節性供應上量,開秤價預期偏低帶來新棉成本坍塌,多數軋花廠對後市沒有把握,棉花收購信心不足,預計今年的籽棉開秤價格在4.5元/公斤左右。部分地區新棉近期陸續開秤,開秤價或隨著期價的上漲有所升高,但同時也增加了軋花廠的收購成本,若後期皮棉價格疲軟回落,軋花廠將再次面臨虧損風險。

此前市場期待的收儲政策雖然傳聞頗多,但遲遲沒有落地,隨著時間的流逝市場對收儲救市失去信心,若後期國家不再收儲,或者通過其他渠道對國儲棉進行了補充,沒有對當下棉市起到去庫存的作用,那麼新棉的上市和陳棉的擠壓依然是壓制棉價的主要因素。即使關係緩和,暫時也只停留在情緒面,其中的反覆性、不確定性已被市場交易多次,後期也會出現疲態,除非有實質性的下游訂單,否則棉價的上漲僅僅是階段性的反彈,在釋放技術面和情緒面的利好後,依然會迴歸基本面的疲軟,因此棉價短期受下游小幅好轉和宏觀情緒面緩和的利好拉動震盪衝高,後期若政策或意外天氣沒有更多支撐,棉價大概率依然會迴歸基本面的弱勢,關注未來反彈做空的機會。


期貨幕林


股期觀察,賺錢有道。

這位朋友問棉花產量今年比預計低了20%,根據這個情況,期貨會大漲嗎?

首先,這位朋友說棉花產量今年比預計低了20%,是不是說同比少了20%?我不知你的數據來自何處。今年全球棉花是大幅增產而非減產。

目前的棉花格局是供過於求。儘管最近的美農數據調整增產的幅度(巴基斯坦減產),但增產已成定局。國內棉花可能是穩中波動,增減量不明顯。

我國棉花有進口配額保護,但可以進口棉紗。我們的人造棉――粘膠短纖產能佔全球60%以上,過去兩年,擴產100多萬噸。

總體上講,供應增加很多,但需求卻在減少。

供過於求之下,粘膠短纖跌到了歷史低點,目前價格在10600左右,這個價格之下會對棉花形成有效替代,可能會拖住棉花的價格。

當然,目前中美期貨市場的棉花價格都在歷史低位,進一步下跌的空間可能不大。但在供過於求的大格局下,想大幅上漲很困難。

棉花價格確定性的大漲需要棉紡產業鏈條供減需增。

供減無非是減少種植面積,替代品粘膠短纖擠出低效產能,而這隻能在更低的價格下才能完成,需要時間。

需增則需要全球經濟持續好轉,這也需要時間。

短期來看,在目前供過於求的格局沒有打破之間,棉花價格可能維持在目前的價格上震盪波動,難有大幅上漲的動力。

如果棉花價格有進一步的調整,行業去產能充分,則後市棉花價格仍有衝擊2018年價格高位的可能。

希望這個解答能解決您的問題。


股期觀察


先買上,漲多少不敢講。 漲是肯定要漲的 猶猶豫豫掙不到錢💰💰💰~ 我看1000塊 800塊 500塊 都有可能~


返璞歸真期貨股票長線


最好的辦法不種棉花了,咱老農民啥法沒有[大哭]沒法,聽天由命吧!!!!!


用戶3785128745541


最近一段時間棉花的價格確實是在上漲,主要是因為我們國內部分棉區的供應量減少了,現在新疆的一些地區機採已經進入高峰期了,產量卻並不如以往,僅僅從新疆的一些地區來說,籽棉的產量與往年相比足足下跌了100斤左右,當然了這只是部分地區而已,也並不能說明整體的情況。

今年的產量

有很多人都認為新疆的棉花種植業不如我們歷史悠久,但是他們卻是後來居上,很多產量都可以高達500公斤以上,而今年有一些主產地區水肥比較高的高產棉花田,產量也只有400公斤左右。和往年的一些高產水平相比,下跌了100斤左右,造成這樣的因素主要是前期低溫,後期溫度不足,因此棉花的成熟度不夠,產量上不來,而有些地區水資源缺乏嚴重,幾乎沒有下過雨,有些產了300公斤就已經非常不錯了。

目前價格

反觀目前的價格,價格與以往相比確實有所上漲,下面是一些主流地區的棉花價格,但是根據這漲幅的情況來說,只能說是聊勝於無。而下跌一次下跌的幅度,比上上漲一個月。


但是後市上漲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而且此次棉花的價格與中美關係還比較密切。

①國際棉價格上漲:國際棉花的價格也在逐步的上漲,而我們國內跟風比較嚴重,當然了在減產的情況下,棉花價格的上漲也是非常正常的。

大家可以看出,國內棉花價格下跌幅度比較大,而國際上上漲比較給力。這肯定也會帶動國內棉花價格的上漲。

②進口紗等價格上漲:進口紗等價格都在不斷的上漲,其中還包括純棉、滌綸、粘膠等,都在不斷的上漲,當然了,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帶動棉花產業的上漲。

畢竟夏季的時候棉花價格比較低落是正常的,而等到天氣轉涼之後,華南地區、華中地區等各大紡紗廠,各大棉廠等紛紛開始運行,尤其是轉入10月份以後,天氣突變,對於棉的質量和需求更大。


聚焦三農瞭解事實


要看遠期合約的價格,和市場供求關係。低於預期20%、預期價格是相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