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舒印彪:促成新能源併網、分佈式能源、電能儲能等新興技術委員會建立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舒印彪:促成新能源并网、分布式能源、电能储能等新兴技术委员会建立

在韓國釜山第82屆IEC大會上,IEC各國家委員會一致提名並選舉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理事長、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時任中國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董事長)舒印彪先生為IEC第36屆主席,任期為2020年至2022年。 這是該組織成立112年來,首次由中國專家擔任最高領導職務。

近日,本報記者圍繞“貢獻中國智慧 承擔國際責任”主題,與舒印彪先生進行深度對話。

記者: 您是中國改革開放以後國家培養出來的第一代工程師,應該說見證了中國電工行業的整個發展歷程,更是中國電工行業改革創新、提質增效、走出國門當之無愧的領軍人物。 您能否介紹近年來我國電工行業以及國家電網通過技術創新和標準引領提升發展質量的主要成就和其中記憶猶新的重要事件。

舒印彪: 國際標準助力特高壓直流工程走出去。 自2014年以來,國家電網公司投資、建設和運營的巴西美麗山水電±800千伏送出一期、二期兩個特許權項目,大量借鑑或採用中國技術標準,是中國電網技術標準“走出去”的標誌性工程。 特高壓輸電是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全球最先進的輸電技術,具有遠距離、大容量、低能耗、少佔地、環境友好等特點。 國家電網公司在實踐驗證的基礎上,及時提煉形成國家標準,並轉化為國際標準,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電電壓等級成為國際標準,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在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建立了完整的標準體系,在巴西美麗山項目上實現了“走出去”。

美麗山水電站裝機1100萬千瓦,建成後將成為巴西第二大、世界第五大水電站。 兩期送出工程建成後,將把清潔水電從亞馬遜河流長距離輸送到2000公里以外的聖保羅和里約熱內盧等負荷中心(一期輸電距離2084公里,二期2518公里)。 工程將帶動近50億元的中國電力裝備出口。

國際標準成就中國安全家電。 電壓力鍋是全球消費者普遍使用的家電產品。 由於各國的飲食結構和烹飪習慣不同,在壓力鍋使用時經常會出現爆鍋和高溫高壓蒸汽傷人的惡性事故。 通過對電壓力鍋國際標準的認真研究,中國家電院不僅提出了彈性結構電壓力鍋的技術提案,同時也對現有標準中的防堵安全、洩壓安全、合蓋安全等諸多方面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全面提升了電壓力鍋產品的安全判定水平。 電壓力鍋國際標準的制(修)訂,不僅使全球用戶能夠放心使用彈性結構電壓力鍋這一高安全性創新產品,也促進了整個電壓力鍋行業安全水平的提升,通過國際標準化舞臺使具有“中國智慧”的好產品走向全球,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全面的安全保障。 該產業的龍頭企業美的集團也獲得了外銷3年翻9倍的驕人業績。

記者: 對於您當選IEC主席,IEC現任官員一致給予高度評價。 我們瞭解到,近年來您在IEC成功推動了多份白皮書的編制和發行,您提出的很多有價值的建議在IEC都付諸實踐,推動了多個IEC技術委員會的成立。 請您介紹下這方面的具體情況,並分享下您主導做這些事情的思考和體會。

舒印彪: 在我擔任IEC副主席期間,IEC 開展了未來30年主流技術發展的展望與研究,組織編寫併發布了新能源與儲能併網、微電網、智慧城市、無線傳感器網絡、未來工廠、全球能源互聯網、人工智能、邊緣計算等白皮書,為IEC未來技術戰略發展指明方向,為全球相關行業和利益相關方提供參考建議,促成了包括新能源併網、分佈式能源、電能儲能等一些新興技術委員會的建立。

在主持IEC市場戰略局工作期間,我積極促成人工智能、邊緣計算等白皮書由我國企業主導編寫,有力提升了中國海爾、華為等企業在全球5G、人工智能等產業發展方面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我們主導和參與編制的能源相關係列白皮書還得到了聯合國人人共享可持續能源倡議的高度評價和肯定。

記者: 基於您多年的實踐,對於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工作,推動中國標準更多地轉化為國際標準,通過實施標準化戰略促進質量提升和“走出去”,您對企業和政府管理部門有哪些具體建議? 目前在這方面,主要存在哪些問題? 如何予以破解? 我國不少專業人士在IEC技術委員會和分委會承擔職務,對於如何更好地發揮作用,您有哪些經驗之談?

舒印彪: 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行業企業之間以及與國際標準化組織之間缺少有效協調機制,國際標準化發展亟須戰略轉型。 對於大部分企業,參與國際標準化制定工作在制定流程上還缺乏有效的指引。 第二,國際標準化經費和人才支撐不夠。 各行業缺乏專項經費渠道,不能滿足大力推廣中國標準和全面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的需求。 懂標準、通語言、精技術的複合型國際標準化人才非常匱乏。 第三,企業標準化意識有待增強。 沒有標準化意識,從企業文化層面上就嚴重阻礙了相關標準化工作的推進。

IEC會聚世界各國專家,在全球市場技術展望、識別未來技術發展方向方面做得非常好,我希望我國科研機構、企業能夠多與IEC在新能源、人工智能、5G通信、信息安全、智能製造等重大領域開展交流和合作,這樣才能推動科技創新成果快速轉化,形成新的產業革命,為世界各國經濟發展打造新引擎。

記者: IEC秘書長兼首席執行官弗朗斯·弗雷斯維克曾公開表示: “舒印彪當選IEC主席,不僅意味著中國將在國際電工領域承擔起越來越多的責任,更表明中國將完成從‘標準執行者’到‘標準制定者’的身份轉變。 ”對於這一評價,您作何感想? 在任期內,您有哪些主要想法將付諸實踐? 基於何種考慮?

舒印彪: 我將秉承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帶領IEC集思廣益、凝聚共識,共同探索標準化在完善全球治理、促進可持續發展中的積極作用,為創造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作出貢獻。

一是發揮IEC國際平臺作用,促進世界各國在標準領域的互聯互通。 既要大力推廣國際標準採用,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又要防止標準不規範使用,減少技術壁壘。 圍繞推動國際產能合作,加強各國技術標準協調與互認,促進產業鏈上下游標準對接,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二是不斷優化IEC內部治理,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 當前,全球化步伐進一步加快,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正在興起,IEC將順應潮流,深刻把握電力技術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的趨勢,創新更加靈活的管理機制和標準制定規則,適應快速發展的技術需求和市場需求。 持續開展青年專家計劃,為IEC不斷注入新生力量。 充分發揮各國家委員會在IEC中的主體作用,促進IEC管理更加科學、更加規範有序,持續提高IEC的國際影響力。

三是大力提高發展中國家參與度,使IEC成為一個更加國際化的大家庭。 工業發達國家在參與IEC標準制定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要繼續發揮好作用。 同時,要進一步加大發展中國家參與的力度,鼓勵更多發展中國家主動加入到IEC各項工作中來,積極推廣使用IEC標準和合格評價體系,堅持平等協商、求同存異、擴大共識、形成合力,為促進國際標準化事業持續發展、推動全人類共同進步作出不懈努力。

記者: 研究表明,標準和產品合格評定影響著全球80%的投資和貿易。 標準相通是投資和貿易的必要條件。 請您介紹一下國家電網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主要開展了哪些與標準相關的工作以及未來有哪些計劃。 對於我國電力工程以及相關企業沿著“一帶一路”走出國門開創更多的機遇,您從標準化工作開展方面將給予哪些建議?

舒印彪: 國家電網公司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國家認監委等國家部委的指導下,圍繞打造新一代電力系統,堅持質量強網戰略,大力推進標準化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一是實施科技創新驅動戰略,打牢標準建設根基。 在特高壓、智能電網、大電網控制等領域,攻克了一大批發展技術難題,取得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創新成果,佔領了國際電網技術制高點,為電力行業標準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二是圍繞全產業鏈,統籌推進各環節標準體系建設。 針對新能源併網,為新能源發電設備研發、系統接入和優先調度,制定了統一的技術規定和標準。 針對電網建設運行,健全完善了規劃可研、設計施工、物資採購、智能調度、運維檢修等全流程標準體系,全面提升了電網建設質量和大電網安全控制水平。 三是依託國際標準化組織,積極推動標準國際化進程。 2008年以來,國家電網公司代表中國,在IEC發起成立6個技術委員會,參與IEC工作的公司專家超過600人次。 截至目前,由國家電網公司代表中國發起制定的IEC國際標準有47項,未來還將在能源互聯網、電力物聯網等新興領域積極開展國際標準化工作。

對於我國電力工程以及相關企業進一步加強國際標準化工作,我提四個方面的建議。

一是強化頂層設計戰略引領,形成國際標準化工作合力。 進一步促進行業、企業合作,形成國際標準化工作合力。 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著力建設無空白、無交叉、無衝突的技術標準體系,提高我國標準與國際標準的一致化水平,共同提升我國技術標準的整體國際化水平。

二是加快科技創新成果向國際標準轉化,全面提升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我國的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新能源、高鐵、智能電網等很多科技成果,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應加快這些科技成果向國際標準的轉化,通過標準制定儘早搶佔技術制高點。

三是加快中國標準國際化進程,大力推動中國標準“走出去”。 必須加快標準的國際化進程,推動中國標準走向世界,為我國產品進入全球市場掃清技術標準障礙。 同時,要加強和國際企業、大學、研究機構、設備廠商的溝通合作,推動相關產品認證結果互認和採信,深化與各國國家標準化機構的合作,促進各國標準互認互通。

四是加深與國際標準化組織合作關係,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 國際標準化組織是各國在科技、經濟、智力等領域開展廣泛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 希望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能夠深度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持續提升我國在國際標準領域的活躍度和影響力。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817,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