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新玩法ILO,幣圈裡的花式空投?

OK積木雲的一地雞毛徹底打響了IEO的鳴金號角。

雖然現如今還有眾多交易所在各個渠道打著各自IEO的口號,但是,不可否認的是,IEO的瘋狂浪潮已經開始出現頹勢。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在IEO沒落之際,記者發現,一個名為ILO的新的發幣模式正逐漸浮現在人們眼前。

ILO模式

幣圈的人們似乎對I*O的簡稱代號情有獨鍾,而這主要是由於幣圈人們對I*O中,Offerings(融資)的渴望。

要知道,無論是最先興起的ICO,還是之後出現的IMO、IFO、IEO等名詞,都是人們對數字貨幣發行方式或融資方式的探索。

而在這一個個探索模式幾經更迭、火了又涼之後,近日,幣圈又出現了一個名為ILO的發行模式。

不過,記者發現,雖然該發行模式名為ILO,但與以往I*O模式不同的是,ILO並不具備融資屬性,反而更像是幣圈之前玩過的空投模式。

據記者瞭解,ILO模式是由比特時代海外站A網(AEX)新推出的上幣模式。其全稱名為Inital Lock Offerings,首次鎖倉發行的意思。

即,用戶通過持有並鎖倉交易平臺通證,獲得發行於該交易平臺的項目方token,並同時獲得鎖倉平臺通證時產生的利息。

簡而言之,就是隻要持有該交易平臺的平臺幣並進行鎖倉,一段時間後,即可獲得新幣的Token。除此之外,還能獲得利息。當然,鎖倉時間越長,獲得的Token和利息就越多。

可以看到,與IEO的拼手速、拼手氣不同,ILO無需搶購,參與即得。但要說最大的不同,那還是在融資層面。

眾所周知,無論是前一段時間大火的IEO,還是之前的各類I*O模式,實際上都是ICO的變種,其遵循的發行過程,無非就是涉及到融資發行、上線交易兩大過程。

新玩法ILO,币圈里的花式空投?

反觀ILO,只要你鎖倉平臺幣,那就能獲得新幣Token。在此期間,壓根就沒涉及到“融資”層面。

這也意味著,ILO根本不像是I*O模式,反而更像是幣圈之前玩過的空投模式。而這種新的模式,會有帶來怎樣的局面呢?

難做的雞肋

取消了“交錢”環節的發幣模式,貌似就顯得有些平易近人。

首先,就單從用空投模式來進行發幣的想法來看,這無疑大大降低了用戶的投資風險。而於交易所而言,其目的就是為了吸取流量以及促進平臺幣的上漲。只不過對於發幣的項目方來說,就不再具備原始資本積累的條件,反而更多的是為了推廣。

如此看來,ILO算是一個三方共贏的局面。

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

眾所周知,有關新幣的價格賦予,起初都是在私募環節產生,之後再開放眾籌,最後上線交易所。

就拿幣安的IEO來說,在推出BTT時,當時幣安以0.00012美元的價格開放眾籌,眾籌的數量不及發行量的十分之一。

並且開設BNB以及TRX波場,用戶可以用BNB以及TRX兌換BTT,其中BNB眾籌總數為237.6億枚BTT,TRX眾籌總數為356.4億枚BTT。

而AEX交易所打算推出的首個ILO項目PLD,其首先要面臨的問題就是PLD的定價問題。目前,就其官網透露的消息來看,該項目如果是以ILO模式進行首次發行的話,那就不會涉及募資,即也就沒有定價基礎。這是ILO項目所要面臨的首個問題。

其次,就算ILO成功發行,且附帶了價格,但失去了“造富效應”的ILO,很難獲得用戶的青睞。

根據AEX的官網公告,有關新幣的瓜分規則為,該用戶的基礎係數/參與ILO用戶的總係數*本次瓜分PLD的總數=該用戶獲得PLD的數目。

其中,用戶鎖定係數=鎖倉數量*鎖定期限;總係數為當前項目所有參與用戶的鎖定係數之和。

這就意味著,一旦參與用戶較多,總鎖定係數較大的話,那麼個體用戶所能瓜分到的Token數量極其有限。

不僅如此,從AEX指定的ILO項目來看,除了PLD無法定價,其餘三個幣種都是老幣。

新玩法ILO,币圈里的花式空投?

而經估算其價值後記者發現,ENU目前價格為0.086RMB,贈送額度100萬,總價值為86000RMB;SAFE價格為13.5RMB左右,贈送額度50000,總價值為675000RMB;ZCC目前市場單價0.028RMB左右,贈送額度為5000000,總價值140000RMB。

如此算來,除去新幣不說,單是這三種老幣,用戶總共能分得的量大概在不到100萬RMB,這對於參與的眾多用戶來說,其盈利無異於杯水車薪。

此前,針對此次的ILO模式,就有業內人士表示,“ILO不太可能成功,至少引爆不了幣圈。韭菜之所以為韭菜,在於喜歡賭博,不喜歡真正的投資。大家都是盲目追求高收益產品,IEO對他們來說是快速致富的好途經,畢竟運氣到了人也就發財了。”

除此之外,由於沒有融資環節,就算交易所開放了平臺幣和新幣的交易對,其所流轉的資金也都是平臺幣資金,這也會造成平臺幣資金的分流。不僅如此,莊家也喪失了拉盤條件,沒有拉盤動力。

所以,從長遠的結果來看,由鎖倉所引起的上漲的平臺幣,最終可能會價格迴流,甚至下跌。參與其中但食之無味的用戶,可能會再無進場慾望。而沒有獲得資本積累的項目方,也可能會在Token具有價值之後,拋售套現回本。

誠然,ILO模式的出現,比IEO更公平,也更合理。沒有融資模式的發幣,也可能會大大降低加密市場的投機性。但是,在幣價還沒有具體價值支撐的情況下,目前的幣圈之中,又有多少人能摒棄暴富心理,敢以自身資產繼續為信仰而戰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