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榆林,有三個目標

榆林,有三個目標

榆林地處陝西省最北部,位於黃土高原和毛烏素沙漠交界處,古稱“上郡”,素有“南塔北臺中古城,六樓騎街天下名”的美譽。

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造就了榆林豐富的礦產資源:目前已發現8大類48種礦產,潛在價值超過46萬億元,特別是煤、氣、油、鹽資源富集一地,組合配置好,開發潛力巨大。

滾滾的歷史車輪給榆林留下了深深的文化印跡:這裡有萬里長城第一臺鎮北臺,這裡有大夏國都統萬城遺址,這裡有西北地區最大的道教建築群白雲山道觀,這裡有陝西最大的摩崖石刻紅石峽……

承接東西南北的區位優勢讓榆林更顯城市魅力:先後推進延榆高鐵、榆陽機場、黃河引水等一系列事關長遠的重大工程;啟動科創新城建設,使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撐不斷增強。截至2018年年底,榆林市公路總里程3.1萬多公里、鐵路總里程1000多公里。

榆林還孕育了“不畏艱險、敢於鬥爭、矢志不渝、開拓創新”的治沙精神,湧現出李守林、石光銀、牛玉琴等一批治沙英雄。榆林為陝西綠色版圖向北推進400公里作出了巨大貢獻。

70年砥礪前行,奏出亙古通今的旋律;70年大刀闊斧,繪就城市建設的翻天鉅變。如今的榆林,正在向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陝甘寧蒙晉交界最具影響力的城市、黃土高原生態文明示範區“三大目標”奮勇前進。

不忘初心整行裝 牢記使命踏新程

榆林,有三个目标
榆林,有三个目标

70年來,伴隨著共和國奮進的步伐,榆林這片承載著光輝革命歷史的沃土,經歷了波瀾壯闊的滄桑鉅變,正以強勁的姿態厚植於三秦大地、崛起於祖國內陸。

從一窮二白到西部經濟大市,經濟發展實現歷史性跨越。與新中國成立之初相比,經濟規模從不足0.5億元到 2018年的3848.6億元,位居西部非省會地級市第一,工業總產值增長了12.4萬倍。煤油氣鹽等資源優勢不斷轉化為經濟優勢,一批資源綜合利用裝置獨步全球,能化領域先進技術加快產業化,工業發展有力支撐了全省經濟,能源開發為國家建設作出了貢獻。高速公路里程居全省第一,貨物外運能力超3億噸,榆陽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萬人次,居西北支線機場第一。

榆林,有三个目标

從絕對貧困到決勝全面小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新中國成立後很長一段時期,榆林就是“貧窮落後”的代名詞。得益於國家政策扶持,加上自身不懈努力,2018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2183元,居全省前列。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減少到5.17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1.74%,預計到年底,剩餘的3個貧困縣將全部摘帽,距全面小康越來越近,人民群眾日子越過越好。

從百廢待興到繁榮興盛,社會事業取得長足發展。經歷了戰爭的創傷,素有“小北京”之稱的榆林,新中國成立後一直努力擺脫城鄉落後、百廢待興的困境。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榆林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國家級和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70個,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分別達98.1%、98.4%。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9.9%。普惠醫療衛生格局全面形成,人均預期壽命76.5歲。建成國家和省級科技創新平臺7個,科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40%。

榆林,有三个目标

莊晨陽攝

從治土治沙到和諧共生,綠色發展邁出堅實步伐。新中國成立前,陝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99%集中在榆林。新中國成立後,經過長期大規模的“南治土、北治沙”,榆林創造出世界治沙奇蹟,860萬畝流沙披上綠裝,林草覆蓋率達到33%,築起了拱衛祖國北方的重要生態屏障。持續探索資源型城市綠色發展道路,能源利用向清潔化邁進,榆林蘭炭成為走紅全國的“治霾利器”,光伏、風電等新能源裝機佔比達25%。

同時,黨的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始終圍繞黨的政治路線和中心任務抓黨建,始終堅持真理,勇於自我革命。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充分發揮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帶領榆林人民戰勝各種風險挑戰,生動詮釋了老區紅色基因的時代內涵,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

榆林,有三个目标

榆林這片紅色土地,對新中國成立70週年最好的慶祝,就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緊跟時代中守正出新,在奮力拼搏中追趕超越,把黨和人民的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按照“抓首要、大學習、促發展”的要求,深入學習黨的創新理論,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把握黨的十九大精神中蘊含的大格局、大視野,對照“八個明確”“十四個堅持”,將中央大政方針、省委市委決策部署搞清楚,認清榆林“缺什麼”、知道當前“幹什麼”,以理論清醒保持政治堅定,確保各項工作始終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以科學理論指導工作實踐,用政治標準衡量發展成效,對中央和省委的戰略決策堅決落實,對有利於全國全省大局的事業主動服務,對群眾關心關注的事情扭住不放,以實際行動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榆林,有三个目标

堅持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加快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進入新時代,加快發展仍然是解決榆林問題的根本。要圍繞全市部署的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七個方面9件大事,緊扣實現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陝甘寧蒙晉交界最具影響力城市、黃土高原生態文明示範區“三大目標”,在理念技術上學國際一流水平,在體制機制上搬沿海成熟模式,使榆林很快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突出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這條主線,加快“12363”煤化工戰略實戰佈局,推進能化產業邁向高端化、終端化;從“三變”改革切入,推動現代農業朝綠色化、規模化、品牌化方向發展,進一步叫響“現代農業看榆林”;以高端商貿、現代物流、金融服務、文化旅遊為重點,引進行業龍頭企業,促進現代服務業大提升。全力推動4E機場、引黃工程、高鐵和能源外運通道等重大項目建設,大刀闊斧推進金融、能源、園區等關鍵領域改革,破解制約榆林發展的瓶頸問題。依託高新區、榆神工業區和科創新城,大力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抓住與中科院、華為、華大基因等合作契機,堅持請進來、走出去,吸引處於全球價值鏈高端的龍頭企業來榆林投資,鼓勵有實力的本土企業到更大市場參與競爭,全力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在拉高標杆中破解城鄉、區域、產業等失衡問題,在抓點示範中補齊教育、衛生、文化、養老等社會事業短板,織密扎牢社會保障網,用民生“溫度”淬鍊發展“成色”。堅持用脫貧攻堅統攬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盡銳出戰、迎難而上,真正做到“村村過硬、戶戶過硬、人人過硬”,徹底甩掉戴在榆林人民頭上的貧困帽子。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全面推進黃土高原生態文明示範區建設,打造“美麗中國”的“榆林樣板”。牢牢抓住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這個“牛鼻子”,做實“最具影響力”城市品牌,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抓好防範重大風險、社會治安、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各項工作,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榆林,有三个目标

數字呈現“榆林答卷”

榆林,有三个目标榆林,有三个目标
榆林,有三个目标榆林,有三个目标
榆林,有三个目标

製圖 辛剛

榆林,有三个目标

神東礦區。

榆林,有三个目标

榆陽區人民醫院工作人員正在為群眾辦理民政醫療救助。

榆林,有三个目标

2016年,世界首套快速掘進後配套設備和大采高易維護全直齒傳動搖臂在大柳塔煤礦投入使用。劉繼遠攝

榆林,有三个目标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地處陝西最北部的榆林,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奮力推動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

透過一組組數字的變化,能感受到70年來榆林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勁脈動:2018年,榆林實現生產總值3848.62億元,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7700倍;規上工業總產值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359萬元增長到2018年的4461.94億元,2018年規上工業總產值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12.4萬倍;人均GDP由改革開放初期的158元提高到2018年的11.2845萬元。2018年,榆林財政總收入是1949年的2.7萬倍……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徵程中,榆林將凝聚起最強力量,繼續書寫更加恢弘壯麗的新篇章。

高質量發展蹄疾步穩

榆林,有三个目标榆林,有三个目标

向國際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闊步邁進

現場交易額達4.3億元、簽約總金額達373.06億元的127個合同(協議)、與華為合作共建“中國能源大數據中心”……9月6日,第十四屆榆林國際煤炭暨高端能源化工產業博覽會落下帷幕,取得了豐碩成果。

會議期間,國內外專家學者多視角、全方位對我國能源革命的主要思路、煤化工產業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分析和解讀,並深入探討了世界能源、煤化工、新材料產業發展現狀及前景,為榆林乃至全國能源化工產業和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探索新思路、新路徑。

2006年至今,伴隨著榆林國家級能源化工基地建設的深入推進,榆林煤博會已在中國煤炭和能源化工領域具有廣泛而重要的影響,日益承載起榆林發展“三個經濟”、建設國際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的重要功能。

將時針撥回21年前,1998年,國家正式批覆建設陝北能源化工基地,吹響了榆林能化產業飛躍發展的號角。此後,榆林以鏗鏘有力的步伐,建園區、上項目、搞轉化,承擔起了新世紀國家重要能源接續地的重大使命,能化產業從小到大、由弱變強,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20多年來,榆林累計完成投資5000多億元,實施重點項目170多個,形成了“大集團引領、大項目支撐、集群化發展、園區化承載”的發展格局,構建起以煤油氣鹽開發為基礎,電力、化工為主導的產業體系,建成國家重要的煤炭基地、煤電基地、氯鹼基地、煤化工基地和世界最大的金屬鎂、蘭炭生產基地。

2018年,榆林原煤、原油、天然氣產量分別佔全國總產量的12.4%、5.6%、10.3%,煤制烯烴、煤制甲醇、金屬鎂、蘭炭產量分別佔全國總產量的7.3%、4.8%、48%、86.3%,榆林已成為全國知名的能源大市、工業強市。

近年來,榆林市委、市政府啟動了十大戰略問題研究,加快“資源型榆林”向“創新型榆林”轉變,確定了“12363”高端化發展戰略,推進了27項階段性重大事項。總投資超2000億元的重大轉化項目加快推進,一大批填補產業空白的精細化工項目落地建設。

“榆林作為國家級的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必須始終緊盯世界最先進的理念和技術,及時捕捉能源化工行業最前沿的政策和方向,因時而動、順勢而為,牢牢把握住轉型和發展的主動權。這樣,才能向國際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闊步邁進。”榆林市市長李春臨說。

榆林,有三个目标

描繪小康之路的美好願景

秋高氣爽、萬里無雲,湛藍天空下的神木市中雞鎮美麗鄉村納林採當村風光秀麗。走在村內,道路兩旁綠樹掩映,環境整潔衛生;村內文化廣場上,村民三三兩兩或鍛鍊身體,或趁著農閒時間聊農事;田間地頭,隨處可見農民忙碌的身影。

51歲的貧困群眾郝三棉曾是村裡出了名的養蜂高手,2018年在政府的幫扶下,他幹起了養蜂的老本行,當年總收入就達到5萬餘元。如今,搭上了納林採當村鄉村旅遊發展的“順風車”,郝三棉的蜂蜜也“蜂”收在望。

從腦中“一張藍圖”到眼前“一幅實景”,納林採當村實現了華麗蛻變,也讓農民群眾更好更多地享受到發展紅利。如今的納林採當村,正以可持續發展的生動實踐,成為榆林市脫貧攻堅和美麗鄉村建設中一張溫馨的名片。

過去很長一段時期,榆林是實實在在的“貧窮落後”典型。新中國成立初期,“早上菜,晌午糠,晚上清湯照月亮”是大多數榆林人生活最真實的寫照。改革開放後,特別是陝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設以來,依託豐富的能源資源開發建設,榆林的綜合實力迎來跨越式提升。但不可否認的是,在許多地方,仍有不少群眾生活在貧困線以下,過著“吃糠咽菜”的日子。

短短几年時間,我們看到在榆林土地上一個個“頭疼村”向“標杆村”的華麗轉身,看到貧困群眾擺脫貧困走上小康之路的滿足,還看到一座座美麗鄉村如畫卷般展示在人們眼前。

而在這份脫貧成績單背後,一個地方、一次變革似乎成了繞不開的話題。“今年我家分了7590元,比上次還多1000多元呢。”7月20日,在榆林市榆陽區古塔鎮趙家峁村的分紅大會上,村民劉福華高興地說,“這些年來,我們村大力發展旅遊產業,一年下來不光有錢賺,還有分紅拿,日子紅火得不得了。”

2013年9月,在集體經濟一窮二白、土地閒置撂荒、留守人口年均收入不到3000元的趙家峁村,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開始大刀闊斧地展開。當時可能不會有人想到,這產生重大蝶變效應的“三變”改革,不僅讓趙家峁村一躍成為集體資產突破5000萬元、人均年收入達到16800餘元的標杆村,更為榆林乃至全國的脫貧攻堅工作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這一幕幕,無不描繪著榆林群眾徹底擺脫貧困,走上小康之路的美好願景。自脫貧攻堅開展以來,榆林市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深度融合。截至目前,榆林市的8個貧困縣中5個實現摘帽,768個貧困村退出,累計減貧12.59萬戶36.07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1.74%。

榆林,有三个目标

區域中心城市雛形初現

2018年12月8日晚,由越南芽莊出發的VJ5388次航班平穩著陸在榆林榆陽機場,榆林人民翹首期盼的第一條國際直飛航線從夢想變成現實。

榆林人4小時便可打“飛的”去泰國的消息迅速傳遍整個“駝城”。“從榆林去泰國可以直飛了,免去了轉機等候的時間,出遊價格也非常實惠。等孩子放假,我就準備帶上家人去玩一趟。”榆林市民張哲高興地與同事討論著出行計劃。

深居內陸的榆林,新中國成立以來很長一段時間,城市形態、城市規模、城市功能持續落後。到2000年,榆林城市面積僅為20平方公里,人口不足20萬。

在榆林已有20餘年經商經歷的榆林羊老大國際旅行社董事長樊金朋對此頗有發言權。“20年前,榆林還沒有通火車與高速公路,那時候,有外地人來陝西旅遊,一般都是去西安和延安,很少有人來榆林。”樊金朋說。

國際航線的開通不僅為榆林大力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提供了新的空中引擎,更成為數十年來榆林在經濟社會發展的浪潮中,勇立潮頭、多次蛻變的縮影。

2017年5月7日上午召開的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為榆林進一步發展變革做了明確定位——把榆林建成陝甘寧蒙晉交界最具影響力的城市。

為了讓榆林實現由內陸小城向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的歷史性轉變,將榆林建成陝甘寧蒙晉交界最具影響力的城市,榆林市委、市政府及各級相關部門不斷努力提高服務水平,努力形成全社會推動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的氛圍,使榆林成為投資的熱土,將榆林對外開放水平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我是來辦理工商營業執照變更的,全程只用了不到1小時,還有專門的工作人員進行指導,提供免費打印、複印服務。榆林的政府部門在真正為企業著想、為企業辦事。”前來榆林市政務服務中心辦理業務的市民賀隨佳高興地說。

2018年以來,榆林市立足打造最好的政務服務、最佳的營商環境,全面激活了市場主體活力。據統計,2018年,榆林市新登記設立各類市場主體42996戶,同比增長20%。今年7月,榆林市還在全國262個地級市的綜合信用排名中躍升至第55位,進位幅度全國第一。

如今的榆林,榆溪河穿城而過,城借水勢,水因城美,彰顯出大漠和黃土高原的山川靈動之氣。四通八達的城市交通、佈局精妙的城市綠色體系、合理豐富的公共服務供給、全力推進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修復、多層次多元化的住房保障體系,一個個環保工程、惠民工程、精品工程,密佈在城市的各個角落,成為宜居宜業宜商榆林最閃亮的名片,為推動榆林建成陝甘寧蒙晉交界最具影響力城市提供了強大的驅動力。

榆林,有三个目标

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

8月19日,在石光銀治沙展館,一張落款日期為1985年6月5日的“招賢榜”格外引人注目。

當年,“飛沙走石家無糧,人老幾輩住坯房”是定邊縣原海子梁鄉(現已併入白泥井鎮)群眾生產生活的真實寫照。治沙英雄石光銀響應中央發出的允許個人承包治理“五荒地”的號召,成立治沙公司,探索治沙路徑,貼出“招賢榜”,帶領當地群眾以堅強的意志創造了“綠進沙退”的人間奇蹟。

石光銀的治沙事例只是榆林堅持生態優先、不斷探索綠色發展的一個縮影。

新中國成立初期,榆林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十分嚴重,林木覆蓋率只有0.9%,形成了“沙進人退”的被動局面。70年來,榆林歷屆黨委、政府持之以恆帶領全市人民堅持“南治土、北治沙”,先後開展了三年植綠大行動、林業建設五年大提升行動,實施了三北防護林、退耕還林等國家重點工程,並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全市的生態環境得到根本改善,實現了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飛躍。

目前,榆林市林木保存面積達到2157萬畝,林木覆蓋率提高到33%,沙區860萬畝流沙全部得到治理,黃土丘陵區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8萬平方公里,年入黃泥沙量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5.13億噸減少到2.9億噸,形成了紅、黃、綠各色相融的經濟林果產業新形態,構建了帶片網、喬灌草相結合的區域性防護林體系。另外,年揚塵天氣由100多天減少到10天以下。

2018年6月14日,在榆林舉行的“第24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紀念大會”上,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張建龍對榆林的治沙造林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和肯定。他說:“中國的防沙治沙是從榆林走出來的,榆林成功的防沙治沙經驗,正在引領著中國乃至世界防沙治沙工作的走向。”

今年8月召開的榆林市委四屆七次全會,系統部署了新時代榆林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市縣兩級每年投入財政資金20億元,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曾經,榆林人民用百折不撓的毅力接力治沙,一茬又一茬,一代接一代,書寫出一部可歌可泣的大漠傳奇。我們也堅信,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榆林全體幹部群眾必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大力傳承和弘揚“不畏艱難、敢於鬥爭、矢志不渝、開拓創新”的治沙精神,把“山清水秀、地綠天藍”的美好藍圖變成現實,讓榆林這顆“塞上明珠”更璀璨、更耀眼。

塞上明珠徐徐鋪開嶄新畫卷

榆林,有三个目标
榆林,有三个目标榆林,有三个目标

五彩繽紛的田園花海 。

榆林,有三个目标

現代眉戶劇《大漠紅柳》劇照。

榆林,有三个目标

榆林大道景觀公園。

榆林,有三个目标

華電榆橫電廠。

榆林,有三个目标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70年砥礪奮進,70年披荊斬棘,70年春華秋實,榆林與新中國共同成長。

從第一產業佔據絕對主導地位到打造國際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從貧窮落後典型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2萬多元,從“灰頭土臉”的城市到發展成一個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從“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到建設黃土高原生態文明示範區……70年來,榆林這座歷史悠久的老城實現華麗轉身,生態宜居和諧美麗新榆林的嶄新形象濃墨重彩。這是榆林全市上下同舟共濟、艱苦奮鬥的結果。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榆林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圍繞實現“三大目標”和“兩個更大”,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落實“12363”高端化發展戰略,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構建多極支撐、多點帶動的現代產業體系;堅持區域協調發展,著力形成市域一體化發展新格局,加快實現城鄉融合發展;堅定不移向改革聚力,敞開對外開放大門,大力發展“三個經濟”,全力打造陝西向北向西開放門戶;久久為功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為榆林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厚植競爭新優勢;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走進新時代,榆林370多萬人民正滿懷信心,奮力開啟榆林追趕超越的新徵程!

來源 陝西日報 圖片除署名外均為資料圖

登陸門戶網 新聞文藝專題節目一網打盡

榆林,有三个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