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8 10歲男孩離家出走42天,14歲男孩跳樓……“叛逆期”男孩有多頭疼

如今的父母每每在聚會時,聲討孩子“叛逆”是一個重要議題,孩子叛逆的年齡遠比以前要提前很多,而因此發生的極端事件也屢上新聞。

雲南宣威的一個10歲男孩,被父親打了以後,一氣之下離家出走整整24天,上演了一出現實版的《荒野求生》!


10歲男孩離家出走42天,14歲男孩跳樓……“叛逆期”男孩有多頭疼


男孩出走時身無分文,孤身一人跨越雲貴兩省多縣市,徒步上百公里。沿途靠撿垃圾賣零錢換取食物,生病發燒了就按照長輩教給的經驗,找蒲公英燒水喝。

實在餓急了,竟然還上山摘野果、捉蛇、捕魚來填飽肚子。出走期間,還記下了筆記......

10歲男孩離家出走42天,14歲男孩跳樓……“叛逆期”男孩有多頭疼

直到被民警發現後,男孩還在氣頭上不願意回家,最後男孩父親連夜趕到,和民警一起做思想工作,並且誠懇地和兒子道歉後,孩子才最終跟著父親回家了。

這樣的硬核男孩,生存能力著實讓人震驚,也慶幸沿途沒有遇到危險,但不是每次孩子在與父母爭吵發生爭執後,結局都是這麼幸運的。

前一段時間,正值中秋佳節,然而一條新聞卻讓眾多家長痛心。杭州一小區一名14歲小男孩卻因為媽媽勸阻玩手機,從14樓跳下當場死亡。


10歲男孩離家出走42天,14歲男孩跳樓……“叛逆期”男孩有多頭疼


10歲男孩離家出走42天,14歲男孩跳樓……“叛逆期”男孩有多頭疼


10歲男孩離家出走42天,14歲男孩跳樓……“叛逆期”男孩有多頭疼


10歲男孩離家出走42天,14歲男孩跳樓……“叛逆期”男孩有多頭疼


10歲男孩離家出走42天,14歲男孩跳樓……“叛逆期”男孩有多頭疼


團圓的日子竟然發生這種陰陽兩隔的事情,讓人痛惜。

專家指出,14歲的孩子正處於成長的第三個叛逆時間段,也是最重要的時間段,如果父母的教育出了問題,孩子的行為就會產生嚴重的偏差,影響孩子的整個成長期,甚至在孩子自己成家立業後,影響到自己的下一代……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遇見幸福》中,蕭晴二十歲結婚生孩子,不考大學偏要考職高,嫁給一個父親看不上的“窮小子”,都是為了擺脫父母對她人生軌道的安排。

10歲男孩離家出走42天,14歲男孩跳樓……“叛逆期”男孩有多頭疼

她帶著對父母深深的恨意,小時候只想遠離家鄉,一人過日子。心中埋下的叛逆,就如一粒種子,在她成長過程中生根發芽……

但是她結婚生子後,對待女兒的方式,竟然跟自己父母當年如出一轍。

賣掉女兒的吉他,阻止女兒的藝術夢想;給女兒報會計班,強制要求女兒按照她設計好的路線走下去。

然而,這一切同樣也引起了女兒的叛逆……

10歲男孩離家出走42天,14歲男孩跳樓……“叛逆期”男孩有多頭疼

叛逆期,是孩子成長的必經階段,也是家長繞不開的坎。不過處於叛逆期的孩子確實也不好帶,本期辣媽研習院中的剛子媽媽,作為一位單親媽媽,她遭遇的“叛逆期”的情況也更加棘手。

那麼,如何找到恰當的方法去幫助孩子理性應對,順利度過這個關鍵階段呢?

10歲男孩離家出走42天,14歲男孩跳樓……“叛逆期”男孩有多頭疼

#

打架、紋身、成績差,單親媽媽如何拯救叛逆兒子#

求助寶媽:剛子媽媽

老師好,我是一名單親媽媽,獨自帶著兒子生活了11年。在兒子成長過程中,我們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現在兒子剛子進入了青春期,越來越叛逆,讓在生活和工作之間奔波的我心力交瘁。

我一直把整顆心都傾注在剛子身上。學習、生活上的需求都儘量滿足他,就是怕他認為自己得到的愛不完整。但沒想到,我所有的付出都變成了笑話。剛子不但學習成績差,還愛打架、紋身,所有老師一提到他都搖頭嘆氣。

我不信任孩子,他也不理解我,我們之間的溝通一直有障礙。他動不動就用嘶吼的方式回應我。我打也打了,罵也罵了,也想著改變自己和孩子交流的方式,希望以溫暖和愛來喚醒他,他當時會對我態度好點,過後又回到老樣子。最近,我阻止他玩手機,他就威脅我要離家出走,他還小,我該怎麼辦?

10歲男孩離家出走42天,14歲男孩跳樓……“叛逆期”男孩有多頭疼



「本期分享嘉賓」

10歲男孩離家出走42天,14歲男孩跳樓……“叛逆期”男孩有多頭疼


王建平

心理學博士 | 知名幼兒家庭教育導師

抓住關鍵5點,平穩度過叛逆期

單親媽媽帶著一個兒子生活的家庭,都有很多辛酸故事,我能體會到這位母親心中的煎熬。一方面,她覺得沒有給兒子一個完整的家,兒子得不到完整的愛。因為愧疚,很多時候就會什麼事情都想順著兒子,從物質方面給予孩子彌補。

另一方面,她望子成龍,希望孩子各方面都出色。在這樣一種矛盾的心情下,母親其實過得非常辛苦。那麼,對於單親家庭的孩子,如何管教才能讓他更好的成長呢?

我有五個小建議:


10歲男孩離家出走42天,14歲男孩跳樓……“叛逆期”男孩有多頭疼

1、學會示弱

首先,母親在兒子面前可以稍微的示弱,把信任交給兒子,讓他覺得他是家裡的小男子漢,媽媽需要他的保護。

比如說,當兒子外出的時候,你不要直接講不准他出去或怎樣。你只要告訴他,媽媽一個人在家很寂寞,希望崽崽早一點回來,或者說,媽媽一個人在家很害怕。這樣,兒子從小就會萌生一種責任心,覺得我要保護好媽媽。

所以,聰明的媽媽,尤其是單親家庭的媽媽要懂得把信任交給兒子,要懂得在兒子面前示弱。


2、有商有量

第二,千萬不要直接反駁孩子的觀點或決定,尤其不要直接說“你做的不對”“你做錯了”等等。 對於一件事情的看法或者需要做決定的事情,母親可以先和孩子一起商量分析,最後母子倆一起拿主意。

媽媽要注意,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說他喜歡的同學或朋友的壞話,這樣特別容易激發母親和兒子之間的矛盾。


10歲男孩離家出走42天,14歲男孩跳樓……“叛逆期”男孩有多頭疼

3、學會認同

第三,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他的獨立性和自尊心都是特別強的,他也特別希望能夠得到大家的關注和認可。那麼,孩子感興趣的事情,媽媽一定要及時瞭解,如果可以,就讓自己跟兒子共同進步。

有時間多看看兒子喜歡看的課外書,多跟小孩聊他感興趣的話題,這樣更容易拉近你們之間的心理距離。

4、尋找支持

再有一點,青春期的男孩子,父親的陪伴非常重要。媽媽可以找親朋好友裡,兒子比較崇拜或者喜歡的男性來和他相處,如果孩子的父親方便的話,也建議讓他儘可能抽出時間來多陪陪孩子。

10歲男孩離家出走42天,14歲男孩跳樓……“叛逆期”男孩有多頭疼

5、轉移環境

最後一點,當母子之間關係緊張時,也可以換一個環境去溝通。 比如,一起旅行,一起去游泳、爬山等等。在大自然中,人的心情比較容易放鬆,會更有助打開彼此的心扉。

所以,如果剛子媽媽能夠放下這份焦慮,學會跟孩子智慧地相處,並堅持下去的話,我相信,情況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美伢編後語

從某種意義上說,孩子的“青春叛逆期”之所以引起家長焦慮,是因為我們對孩子“失控”了。

“叛逆期”孩子的表現,恰恰是因為孩子感到外界忽視了自己的獨立存在,採取了各種手段、方法來確立“自我”與外界的平等。

而這一系列行為表現,被父母解讀為“不聽話”,從而引發焦慮、失望和無奈的情緒,最後給孩子的行為下了一個定義:“叛逆期”。

所以,“叛逆期”是以父母為中心下的定義,而不是孩子。當父母給孩子打上“叛逆期”的標籤時,實際上是給孩子做了一個判斷:“你的表現是不合理的”。另外,因為這個“定義”,父母會理所當然的認為,這都是孩子的問題,而不是自己的問題。

只有當我們正視孩子“叛逆行為“後的動機,理解孩子正在掙扎的長大,需要得到對自己角色的認同,需要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才能平等的和孩子對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