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1918年的海參崴,北洋政府不顧日本警告,出兵遠東武裝撤僑

俄國的十月革命,為中國的革命道路送來了嶄新的指導思想。殊不知在這新思想抵達中國之前,還有著一個非常嚴峻的現實問題,那便是在俄羅斯境內有著近100萬的華僑被滯留。而此時的俄羅斯戰亂頗多,那些華僑的生命與財產根本無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1918年的海參崴,北洋政府不顧日本警告,出兵遠東武裝撤僑

隨後不久北京方面表收到了來自海參崴的多封急電,大量的同胞在捱餓、被搶劫,甚至被屠殺。數以百萬的華僑,翹首以待北京方面的救援。此時的中國政府,便是剛剛組建不久的北洋政府。北洋政府也是焦頭爛額,處理國際局勢,應對派系問題,鎮壓各種革命黨,忙的不亦樂乎。

1918年的海參崴,北洋政府不顧日本警告,出兵遠東武裝撤僑

但即便是這樣,北洋政府也是頂著各方的壓力,決定出兵西伯利亞,進行武裝護僑任務。在北洋政府決定武裝撤僑的時候,甚至還遭到了日本方面的警告,但北洋政府依舊是不管不顧,直接進行武裝撤僑任務。據悉,北洋政府的這次武裝撤僑,是千百年來,中國第一次動用軍事力量來保障僑胞的合法力量。1918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1918年的海參崴,北洋政府不顧日本警告,出兵遠東武裝撤僑

當時滯留在俄羅斯境內的華僑,除了那些傳統做生意的商人、藝人以外,還有近10萬的“一戰”勞工。眾所周知,一戰中,中國政府也是協約國的一員,曾向歐洲戰場派遣了大量的勞工。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就是經由俄羅斯前往歐洲。當十月革命爆發以後,海參崴的局勢也動盪不安,大量的僑胞向海參崴中華總商會靠攏,以求尋得祖國的庇護。

1918年的海參崴,北洋政府不顧日本警告,出兵遠東武裝撤僑

隨後不久,北京方面給出了回覆,將派遣一艘軍艦前往海參崴進行護僑,這艘軍艦便是“海容”號。其實最初的時候,海軍部是拒絕出兵的,但外交部一直向海軍部施壓,得到的回覆便是“無艦可派”。終於在外交部的不懈努力下,海軍決定讓“海容號”前往海參崴。但中國的這個武裝胡橋,卻惹怒了日本人。因為此時的日本正在準備謀取在中國的特權利益,中國的行動打亂了日本的計劃。

1918年的海參崴,北洋政府不顧日本警告,出兵遠東武裝撤僑

但中國政府在面對日本的壓力時,一方面敷衍日本,一方面敦促“海容”號儘快出海。其實在“海容”號整裝的時候,海參崴已經有一艘中國的商船“飛鯨號”。與此同時,中央宣佈來時對俄羅斯的糧食實行禁運,以保障運往海參崴的船隊能從速前行。其實在“海容號”進行撤僑的時候,遠東地區發生了更大的動亂。當地的華僑備受戰亂影響,當祖國聽到華僑的呼喚時,不顧日本的反對,毅然決定向遠東出兵,以保障僑胞的合法利益。就這樣,中國首次武裝胡橋便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