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消費金融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業內關注六大方面

2018年以來,中國迎來了新一輪消費轉型升級的浪潮,各類全新升級的消費產品和消費服務不斷豐富,新的消費形式和形態也不斷湧現。消費成為引領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引擎,而消費金融則成為刺激消費、拉動內需、去庫存、去產能、有效支持供給側改革、助力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

“消費金融近年來發展迅速,表現出金融科技探索持續活躍、市場競爭格局逐步清晰、服務客群不斷下沉、助貸聯合貸模式普遍等明顯特徵。”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財務總監易琮分析道。

金融科技成為核心驅動力

消費金融具有小額分散、客群覆蓋廣、客群下沉的特點,決定了這個領域需要強大的科技能力與數據能力支撐。

金融科技與消費市場的對接,催生了消費金融的創新。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雲計算、生物識別等新興技術的不斷髮展,深刻影響著消費金融領域的創新和變革,消費金融行業正在邁入科技融合、積極創新的高質量發展階段。

“可以說,金融科技正成為新時代賦予消費金融的使命與基因。”馬上金融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精準獲客、風控、催收、客服環節以及全生命週期的用戶價值管理中,消費金融企業都應體現科技的引領作用,同時在信用管理、精準獲客以及內部精細化管理中,都離不開大數據的支持,消費金融企業應該積極思考如何把數據轉化為模型以及更有效的風控策略與效果。

在互聯網金融專欄作者、私募基金管理人畢研廣看來,從互聯網到金融科技是一個去偽存真的過程。對於互聯網消費金融公司來說,金融科技在信貸、消費金融領域能解決三大問題:一是數據篩選和收集,二是在設計產品時風控前置,三是貸後管理更加數據化。因此畢研廣建議平臺企業需要掌握符合自己產品的金融科技,完善技術,迎接下一波金融科技紅利的來臨。

需求廣泛持久,高質量發展重點關注六個方面

經過前期的較快發展和經驗積累,消費金融行業正在邁入科技融合、積極創新的高質量發展階段。

“消費金融屬於基礎金融業務,需求廣泛而持久,市場空間廣闊,對參與者而言,只有週期性波動,而絕無市場大幅萎縮之憂。”薛洪言告訴記者,“在業務模式上,消費金融大致分為現金貸、場景貸和信用卡三大產品線,從週期波動的視角看,當前現金貸和信用卡處於增速由快變慢的拐點期,場景貸則仍處於上升期,在政策引導下,有望成為未來一段時期的主要創新方向。”

根據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發佈的《2019年中國消費金融發展報告》預測,我國消費金融行業仍會有五年以上的高速成長期,消費金融佔總信貸規模有可能突破25%以上。

“行業正在邁入與科技加速融合的新階段,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這些技術會跟消費金融業務深度協同,進而會重塑金融服務的成本和效益的均衡;科技將從金融業的後臺逐漸走向前臺,對外開放輸出。”上述馬上金融負責人表示,具體來看,消費金融行業的高質量發展,重點應該關注以下六個方面:

一是技術驅動能力。消費金融是一個高度科技驅動的行業,當前消費金融領域應用最多的技術包括:AI技術,雲計算等,應用最普遍的環節是風控,其次還有客服、獲客、催收等。

二是用戶服務體驗。用戶體驗正在成為消費金融競爭的關鍵,以往金融機構以線下物理網點觸達用戶,用戶切換不同產品和服務,時間空間成本都很高。在現在移動互聯網環境下,用戶選擇不同產品的成本大大降低,而且知情權變得非常強,因此客戶體驗在被高度賦能的時代裡變得非常重要,成為業內企業競爭的關鍵。

三是小微普惠為目標的精準市場定位。小微普惠是市場和政策賦予消費金融行業的使命。小微普惠的用戶一部分是缺少徵信記錄的人群,低收入者、農民等弱勢群體,還有小微企業,如何在互聯網時代,利用新的徵信手段,服務原先不能被風險評價的客戶,幫助他們獲得徵信和金融服務,這是一個藍海市場。

四是以“輕資產”為動力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傳統銀行業發展模式是靠資本撬動資產,輕資產運作的消費金融時代,則是由風險資產靠風險利差盈利模式轉變為科技服務的盈利模式。輕資產化的可持續發展模式,本質來講是要改變以前只靠資本撬動資產規模的發展模式。

五是以“輕結構”為特色的經營管理體系。如何用自動化、智能化的方式,改變運營模式,提升運營效率,降低邊際運營成本,也是消費金融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

六是場景化。金融機構要把自己變成一個開放的體系,把自己的產品嵌入到生產和生活當中去,這是很重要的場景融合生活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