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 如何说服用户下单折叠手机?

作者 | Geng

在智能手机高度同质化的今天,很多手机厂商都希望达到硬件上的创新来彰显自家的与众不同。例如前几年横空出世的曲面屏手机,到现在带着刘海儿或者单独开孔的水滴形全面屏手机。在用户可感知变化最大的屏幕上,各大厂家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这种竞争性的创新肯定不会轻易的停下。

2019MWC 大会,各大厂商又是一番龙争虎斗,两个手机界大佬相继正式发布折叠手机,又一次引爆了在手机硬件上的讨论。

早在2018年10月,国内著名显示器生产厂商柔宇科技便发布了“全球首款可折叠柔性手机”——柔派手机。

寻根溯源,这种可以折叠变形的智能手机早就出现了雏形。

2013年日本通信运营商NTT DoCoMo就在其春季发布会上,公布了一款由NEC制造的双屏智能手机Medias W,该款手机采用折叠式屏幕,可像书本一样摊开,左右各是一块4.3英寸540×960像素分辨率的屏幕。利用中间的轴承让它能逆向折叠,然后从两块4.3英寸显示屏,合并成5.6英寸大显示屏幕,可惜的是这款具有超前设计理念的产品,却因为各种硬件或者软件上的不足,造成销量不佳,最终的结局只是在市场上昙花一现。

如何说服用户下单折叠手机?

时过境迁,一直崇尚特立独行的国产品牌中兴在2017年底发布了全新一代的折叠手机Axon M,由于当时产业链尚未准备好,中兴天机Axon M的折叠屏依然采用的是转轴连接设计,根据中兴的软件与硬件上的开发,这款折叠手机与它的前辈相比有了更多的玩法,开发出4种与之配套的分屏模式,使手机上可以进行多任务处理。可惜的是受到了转轴链接设计的限制,并不能达到展开屏幕后的画面一致性。于是在展开屏幕进行影音娱乐的时候,会有强烈的割裂感,使得大屏幕体验大大下降。并且在安卓的桌面的适配上,也并不如人意,可以说仅仅是一种硬件上的试水,销量也并不太好。

可以说,中兴的这次冒进给一年后开始的真折叠屏手机爆发打开了一扇大门。

如何说服用户下单折叠手机?

智能时代,变革都是突如其来,这句话放在手机行业,也是再恰当不过了,经过几次不成熟的试水之后,市场上终于迎来了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折叠手机,而这部手机的发布者却在行业中默默无闻。

柔性屏的出现,彻底解决了转轴连接设计所带来的割裂感,翻转后的屏幕终于变成了一块完整的形态。当然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外表光鲜的同时,手机的问题也不会少。

首先柔派的柔性铰链无法很好地将上下两层结构贴合在一起,如果从侧面看,弯曲的部分会留出一大块缝隙,15mm的厚度使得手机的美观性便携性都大打折扣。

其次备货量严重不足的柔宇科技,到发布了5个月后发货量还是寥寥无几,可以看出柔宇科技的技术水平和量产能力都存在短板。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适配不完善,都是柔派手机所面临的问题,概念抢跑并不能收获市场先发优势。

在一批批的先行者试水过后,近乎同时发布的三星Galaxy fold与华为Mate X将折叠手机这一话题彻底推向了高潮。同时小米跟oppo等手机制造商也分别以不同的形式展示了自己的折叠屏新品。

虽然同为折叠手机但是两家的设计理念却有着根本上的不同。三星的fold主打内折屏幕,并辅以一块4.8英寸的小屏幕作为折叠状态下轻度交互时使用,这种设计很好的保护了大屏幕的安全。但是习惯了使用大屏幕手机的人能否适应这种小屏幕也是一个问题。

华为的Mate X则用了一套不一样的折叠思路,采用了“鹰翼”式折叠设计(外翻),最大的特点是折叠时紧密贴合,展开时又平坦自然,并且折叠状态的正面屏幕达到了6.6英寸,可以达到单身操作的尺寸。

如何说服用户下单折叠手机?

总体来说两款手机的颜值与设计都是不错的,并且均使用了时下最高端的配置与5G模块,达到了一线旗舰的水平。

当然上述的这些跨时代的设计看似美好下却也有不少的现实问题需要解决。首先就是厚度与重量,无论是中兴的Axon M,还是上面这3款折叠手机,普遍单机220克以上的重量以及10多mm的厚度都给便携性带来了考验。

接下来就是一个老生常谈待机时间的问题,这几款折叠手机都在近乎平板电脑的耗电量下却只装了正常手机的电池,这在电池领域迟滞不前的今天,如何保持一天的待机时间?而最后的关键问题便是过低的良品率,这是新式产品开局期常见的困扰,会给产品带来的致命的打击,同时造成成本高企,导致最终售价过高

公开数据显示,消费者普遍认为售价超过12000的价格无异于天价。有购买意愿的消费者只有7%,超9成的消费者认为非刚需,如果真的需要购买,最好价格在5000到10000块或者低于5000。而在消费者不购买折叠手机原因中,普遍都在质疑手机的便携性,技术的成熟度以及过高的售价。

从厂家的角度来看各家折叠手机发布近一个月以来,后续动作却明显不足,不仅没有过多宣传与营销,还不提供样品供各大媒体测评,最先发布的柔派手机,在接受了大量订单的同时,交货量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这种技术上并不成熟产品,也许仅仅是各大厂商所用来秀肌肉秀技术的产品,真正何时才能飞入寻常百姓家可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未知数。

纵然现在发布的数款折叠手机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但是对比之前智能手机市场上持续数年的高度同质化设计,以及各大厂商一味比拼配置与摄像的现象,折叠屏手机的出现还是带来了一种新思潮。例如之前无论是利用短距离滑盖设计的小米mix3和荣耀Magic2,还是潜望镜设计前置摄像头的ViVoNEx和oppo R19,虽说在手机形态上做出了一定的创新,但本质上还是跳不出直板手机的设计。

自从多款折叠手机发布以来,到底哪款手机在折叠屏设计上最优秀最实用,一时间都成为了网上的热门话题。但其实无论是内折叠设计还是外折叠设计,折叠手机主要解决的都是“人们渴望更大的显示屏”和“大屏必然会导致设备体积增大,所以要牺牲便携性”这两者之间的矛盾,而设计的差异只是为了更好的去区分客户的需求。

就像很多人还在怀念功能机时代多样的设计,因为拥有多种形态手机去供大家选择,才是一个市场包容性的体现。所以在今天探讨折叠手机的优劣性有点为时过早,但是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同质化形态的手机将会慢慢隐退,更多新一代有个性并有设计感的通信设备已纷至沓来。

TOP HER | 中国女性商业财经第一媒体

商业媒体 | 数据调研|投资顾问 | 整合营销

北京· 上海· 香港· 纽约· 伦敦· 温哥华 | 联系合作:[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