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民和股份:前九個月淨賺了12.5億元

■本報記者 趙彬彬

10月22日,民和股份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九個月,公司淨賺了12.5億元,同比增長8倍,盈利首次突破10億元大關。

對於前三季度業績大幅增長,民和股份有關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公司的產能稍有增加,最主要的因素是今年雞苗價格漲了,市場起來了。”作為一家以商品代肉雞苗的生產與銷售、商品代肉雞的飼養與屠宰加工為主業的上市公司,雞苗價格的變化直接影響到公司業績。

2019年,新銷售季雞苗價格高開。2019年1月2日,雞苗開市價格為5元/羽,而2016年、2017年、2018年雞苗開市價格分別為1.3元/羽、1元/羽、2.3元/羽。2019年的雞苗開市價格顯著高於往年,有研究員認為,“這說明新銷售季雞苗市場維持供給緊缺的狀態”。

從1月份到5月份,雞苗銷售價格一路上揚,價格突破10元/羽,打破了2018年11月份創下的8.9元/羽的記錄。

其實,今年雞苗價格大漲早有徵兆。“整個白羽肉雞行業長達四年的引種不足使得供給劇烈收縮,且短時間內供需難以恢復。種雞存欄下降,商品代雞苗供應緊張,推動雞苗價格大幅上漲。”上述人士介紹說。

然而,這不意味著雞苗價格將一直穩定維持高位。事實上,6月份,雞苗價格曾出現過一次快速下跌後再次上漲的V型反轉。

6月份由於農忙、酷熱天氣(商品雞出欄時)養殖難度較大及價格下降時恐慌性心理等因素影響,雞苗價格一度出現較大下跌,但由於行業基本面並未發生根本性變動,價格長期低位不具有可持續性,苗價在6月底開始穩步回升。

“6月份的大幅下跌,導致整個三季度雞苗價格一直是爬坡的狀態,因此公司三季度業績略低於二季度(二季度前兩月是持續穩定高價)。”民和股份上述人士介紹說。

對於這個“超級雞週期”,民和股份緊抓市場機遇,在保證商品代雞苗產量穩定增長的同時,也啟動了種雞擴產計劃。

4月26日,民和股份公告稱擬2.49億元投建年存欄80萬套種雞養殖園區。項目擬新建2個標準化育雛育成場及6個標準化產蛋場,採用多層立體籠養技術及聯體雞舍,同時配套建設相關輔助附屬用房建築;購置層疊式種雞籠養系統及其他相關配套設備。8月21日,民和股份又公告,將在山西設立永濟分公司飼養種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