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 通縮還是通脹?

經濟數據出爐後,GDP增速6%,創了10年以來的新低。這個數據不宜做過多解讀,不然文章會發不出去。不過有一點是所有人都毋庸置疑的,經濟形勢不好,就是我們還處在經濟下行的週期裡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有些人認為我們經濟是處於底部區域處於黎明前的最後黑暗之中,以姜超團隊為例。還有人認為我們的經濟是處於衰退的中繼裡,還沒有看到好轉的跡象,以任澤平的團隊為例。這兩個團隊的水平我都是很佩服的,所以儘可能把他們的觀點相對講人話的說一說,各位自行判斷。

今天我主要來談一談這兩個團隊對核心數據如CPI、PPI的理解以及接下來我們的投資策略。CPI是通脹數據創出了3%的歷史新高,但是排除豬肉的數據之後CPI數據其實是略微下降的,CPI本身並不是由於需求導致而是供給側出了問題,兩個團隊對於這個數據也沒有太大爭議。。

爭議的點在於對於PPI核心數據的理解不同,這個是工業品價格,PPI如果一直在漲說明工業需求很高,這時候經濟很快容易企穩。姜超樂觀派認為很多人只看到了PPI同比跌幅超過1.2%,但是環比上升了0.1%,另外由於18年12月和19年1月跌的太狠了數據有點失真,排除這個之後我們的PPI其實是穩中向好的。任澤平悲觀派就拿PPI同比跌幅超過1.2,比上個月跌幅還擴大了0.4來說事,並且內外部需求不足,房地產、基建、包括出口等都需求嚴重不足,也看不到改善的預期。

其實單看這兩個團隊的數據都比較有意思,覺得雙方說的都好有道理。但是客觀來說我更傾向於任澤平悲觀派的團隊,目前處於通縮狀態裡,因為目前地方債的擴張幅度有限,地產融資極度嚴格,製造業不盈利,出口不確定性很大,所以PPI持續通縮是合理的。而姜超團隊則是通過舉了自己的一個親身例子(縣城房價上漲導致未來的城鎮化需求)說明了中國未來改革之後的需求還是巨大的。

有些非科班的小夥伴會說討論通脹還是通縮的意義是什麼呢?這個對應了你接下來的股票投資策略。通俗來說,我們經濟週期分為四個週期。而如果是下行加通脹那麼對應的是復甦期,如果是下行加通縮對應的是衰退去,投資策略千差萬別。

復甦期:買股票>買債券

過熱器:買商品>買股票

滯漲期:拿現金>買商品

衰退期:買債券>拿現金

這個時候大招來了,姜超團隊把投資收益做了個對比,股票(滬深300)28%>商品(南華商品指數)9.4%>債券(10年期國債)3.19%>現金(餘額寶)2.3%,觀點為資金是最聰明的,完全符合復甦期的特徵。

這個就是很技術派了,比如上週五快收盤有一些垃圾小盤創業板股開始封上漲停板,那就是提前或者了一些消息的,週末果然發了創業板支持重組的那個規定。。按照這個思路來我還是認同姜超團隊的認為是通脹。所以這就有點前後矛盾了,這也恰恰是反映了目前A股各路人馬對於投資策略的極端不一致的矛盾點,有些人非常樂觀看慢牛過新高,有些人非常悲觀看到1800點,核心的分歧點就在這裡。

我的觀點是繼續看慢牛,認可目前是在下行+通脹復甦的週期裡,並且認為消費和醫藥股可以持續牛逼,原因是我知道在經濟下行迭代貨幣相對寬鬆的週期裡,沒有比這個更好的投資策略了。而任澤平團隊現在在為恆大地產商做事情,有的時候觀點是有點目的性的,比如他們的觀點期待的結果是得到央行的降息來降低融資成本,他們老大已經上城樓了也不可小覷。

其實週五市場那麼悲觀的走法之後,經過週六週日兩天的冷靜和分析,週一怎麼走就基本決定了接下來一段時間主力資金的看法。簡單來說如果週一大漲那麼主力資金偏樂觀,如果週一繼續大跌主力資金偏悲觀,所以按照我這個劇本來演的話週一應該波動還挺大,至少指數是1.5個點的上漲或者下跌才行。。最近一段時間這個週期裡外資一直是在持續買買買的,我認為週一漲的概率還是很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