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6 被遊客稱為最“偏心”湖泊:在我國魚蝦成群,在印度卻寸草不生

我們國家土地遼闊,自然資源也相當豐富,在祖國大地上,有著山川、湖海、溼地等資源發佈著,但有一些因為佔地面積很大,所以就出現了一個“尷尬”的現象,就是一部分在我國境內,另一部分在別的國家境內,最有名山峰珠穆朗瑪峰就是很好的例子,它就位於中尼邊境線上。

被遊客稱為最“偏心”湖泊:在我國魚蝦成群,在印度卻寸草不生

但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說的是一個湖,同樣的它也是處於我國和其它國家的國界線上。它被稱作是最“偏心”的湖,它就是班公湖。班公湖位於青藏高原的西部,也是在西藏和克什米爾邊境上,我們國家和印度對這個湖存有爭議,所以目前中國控制班公湖東部約三分之二的領域,而印度控制西部約三分之一的流域。班公湖在藏語中,蘊意為“長脖子天鵝”,面積有413平方公里,海拔4000多米。

被遊客稱為最“偏心”湖泊:在我國魚蝦成群,在印度卻寸草不生

那麼為什麼說班公湖“偏心”呢?實際上,這個湖的神奇之處就在於它東西兩邊的含鹽量存在差別,以日土縣為界限,西部均為鹹水,而印度所控制的水域剛好是鹹水湖。大家都知道鹹水湖的含鹽量太高,死海就是因為鹽分太高,所以很難會有植物和生活存活下來。

被遊客稱為最“偏心”湖泊:在我國魚蝦成群,在印度卻寸草不生

自然地,也正因為這樣,印度那邊的水域不僅沒有魚蝦,連水草都沒有,整個湖泊看上去黯淡無光、沒有生氣。相反的,我們國家的班公湖湖水呈現出來的是另一番風景。湖水十分清澈,在不同光澤的照耀下,呈現出不一樣的顏色,波光粼粼特別好看。而且湖邊有高山環抱,湖中魚蝦成群,時不時有水鳥掠過。每逢夏季,就有鷗鳥來到湖邊繁衍,生態環境極好。

被遊客稱為最“偏心”湖泊:在我國魚蝦成群,在印度卻寸草不生

這種景象讓遊客不禁覺得,班公湖也實在是太“偏心”了點,明明是同一個湖,但卻“差別對待”。不過為什麼在同一個湖泊,卻同時出現這麼極端的兩種現象呢?至今仍舊無人可以解釋。

被遊客稱為最“偏心”湖泊:在我國魚蝦成群,在印度卻寸草不生

如果是國內遊客的話,每年5月到7月份是到此處最佳的參觀時間段,因為這個時間段剛好草長鶯飛,鳥語花香。在班公湖湖心有一個鳥島,棲息著數萬只鳥類,其中有斑頭雁、棕頭鷗、鳳頭麻鴨等二十多種水鳥,景點門票人均30元。也可以租船到湖中游覽,或者到鳥島上看鳥窩鳥蛋,不過鳥蛋是受保護的,遊客絕對不可以帶走;天氣好的話,也有遊客在湖邊搭帳篷,可以說十分愜意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過這個班公湖呢?有機會的話,你想去這個班公湖觀光一下嗎?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