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新書發佈會在北京大學舉行


《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新書發佈會在北京大學舉行

《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新書發佈會在北京大學舉行

  10月21日上午,《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新書發佈會在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月光廳舉行。該書由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口述,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顧春芳教授撰寫,譯林出版社出版,是獻禮新中國70週年華誕的重點圖書。發佈會由譯林出版社、甘肅省委宣傳部、北京大學聯合主辦。

《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新書發佈會在北京大學舉行

發佈會上,北京大學黨委書記邱水平以“向‘最美師姐’樊錦詩先生學習”為題致歡迎辭。他說:這部書不僅是先生個人的回憶錄,還是敦煌考古與文物保護的發展史,更是中華文化傳承創新的親歷記。在半個多世紀敦煌文物研究保護生涯中,樊錦詩先生身上所體現的做人做事原則,為自己所認定的事業傻傻堅持、默默奉獻的可貴品質,正是對“不計得失的奉獻精神、實事求是的鑽研精神、開拓進取的創新精神”的北大精神的生動闡釋。我們要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充分挖掘先進典型的教育意義,引導師生感悟身邊榜樣,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事業”之中。

《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新書發佈會在北京大學舉行

  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轉達了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單霽翔的祝賀,表示樊錦詩“是我們學習的楷模,新書出版必將對我們的現實工作有重要的啟發和指導意義”。他提到,北京大學、敦煌研究院、故宮博物院近日簽訂了三方戰略合作協議,深入開展文物保護與研究、人才培養等工作,讓我們沿著前輩開拓的路,共同為了中國文化遺產的保護、研究和傳承,為了新時代文化的建設和發展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新書發佈會在北京大學舉行

甘肅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王成勇說:樊錦詩以“國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志願”為誓言,紮根敦煌56年,為敦煌石窟的保護、研究、弘揚和管理事業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智慧,極大地提高了敦煌石窟科學保護和管理的現代化水平,為甘肅文化事業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是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為核心的甘肅精神的生動寫照。他表示,《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深刻闡釋了在她身上生動體現的中華民族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學習、教育和宣傳材料。

《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新書發佈會在北京大學舉行

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孫真福講述了鳳凰集團與敦煌、與樊先生的深厚淵源。他表示,出版社和作者有著共同的文化情懷和一致目標,就是要把中國珍貴的敦煌文化、璀璨的傳統文明守護好、傳承好。他相信,每一位打開這本書的讀者,都會被這位溫婉而堅毅的八旬老人數十年堅守大漠的感人事蹟、敦煌莫高窟獨一無二的不朽之美,以及代代相傳的“莫高精神”所深深打動。

《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新書發佈會在北京大學舉行

“用四年的時間為這樣一位令我發自內心尊敬的人寫一本傳記非常值得。”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顧春芳說。她指出,自己所寫的是一個對敦煌學的方方面面有廣泛研究並一生踐行文物保護事業的學者的心靈史。這本書不僅是樊錦詩個人的傳記,也照應著敦煌研究院的發展史,是守望莫高窟的一份歷史見證。樊錦詩在生活上的儉樸、為人處世的修養、對文物保護事業的熱愛、對學術工作的嚴謹,是她一生學習的榜樣。

《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新書發佈會在北京大學舉行

  樊錦詩感謝北大教會她如何去思維、如何去工作,感謝甘肅省領導的關注和培養,感謝敦煌研究院前輩毫不保留的傾囊相授以及同事們長期以來的支持。樊錦詩將她與敦煌56年的未了之緣娓娓道來。她表示,為敦煌做點事兒,是一個文物工作者、敦煌遺產守護人的操守和應盡的職責。老一輩的莫高窟人無怨無悔地把青春乃至一生奉獻給敦煌,她要把堅守大漠、甘於奉獻、勇於擔當、開拓進取的“莫高精神”告訴世人、留給後代。

《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新書發佈會在北京大學舉行

酒泉市委常委、敦煌市委書記陳炎人在發言中說:敦煌的老百姓都以這個在敦煌生活了大半輩子的“敦煌女兒”為驕傲,感激她為莫高窟、為敦煌作出的貢獻。希望通過在座各位的共同努力,講好敦煌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新書發佈會在北京大學舉行

《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新書發佈會在北京大學舉行


《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新書發佈會在北京大學舉行

發佈會上,樊錦詩和孫真福分別向故宮博物院,國家文物局,中央文史研究館,北京大學黨委宣傳部、圖書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藝術學院、考古文博學院,甘肅省委宣傳部、文物局、敦煌市、敦煌研究院贈送新書。敦煌研究院院長、黨委副書記趙聲良參加發佈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