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解好灣區時代的民生“算術題”

<table> 解好灣區時代的民生“算術題”

截至2019年12月,珠海全市已完成了情侶路、人民路、港灣大道、珠海大道等57條主幹道樹木的三輪修剪工作。圖為珠海港灣大道。南方日報記者 關銘榮 攝

/<table><table> 解好灣區時代的民生“算術題”

改造後的香洲區南泰農貿市場內乾淨整潔有序,並實現了智慧監管。南方日報記者 錢文攀 攝

/<table>

一直是暖冬的珠海突然降溫,家住香洲灣仔沙的漁民劉叔,心裡卻是熱乎乎的。2019年,香洲漁港搬遷至洪灣,因工作需要往來灣仔沙和洪灣的劉叔,本還在犯愁今後的通勤問題,珠海公交開通洪灣漁港專線的消息傳來,解決了他的後顧之憂。

民生所望,施政所向。完善公交線路,改善陸島交通,建長者飯堂、重建基層派出所,升級改造農貿市場……2019年初,十件民生實事被寫入市政府工作報告,民生清單逐一推進。

2019年的日曆已經翻篇,十項民生實事如今進展如何?如果說,民生事業是一道算術題,粵港澳大灣區加速融合發展之際,下一步,珠海該如何謀算“加減乘除”法,交出一份厚實的民生答卷?

採寫:何麗苑 梁涵 冉小平 黃鶴林 林鬱鴻 錢文攀

統籌:吳志遠 梁涵

“加”增公交建飯堂補齊民生短板

中午11時30分,高新區唐家(唐樂)長者飯堂開始變得熱鬧。熱氣騰騰的叉燒炒蛋、土豆絲炒肉、清炒菜心已準備就緒,等待著老人們的領取。2019年8月5日才正式投用的唐家(唐樂)長者飯堂,如今每天為過百位長者提供用餐服務。老人們只需花3—6元,即可享用一頓新鮮健康的午餐。

“讓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有了這個長者飯堂,可以解決很多孤寡老人、殘疾老人的吃飯問題,希望飯堂越辦越好。”唐家老人協會負責人梁細如說。

如她所願,珠海的長者飯堂越來越多,水準越來越高。截至目前,已有80個長者飯堂在全市各個村居開放,每天為4000多位老人服務,遠遠超出市政府工作報告十件民生實事中,建27處長者飯堂的要求。

民生實事,說辦就辦。2019年,珠海大手筆投入改善民生,順利補齊一批民生短板。

公交線路增加了。年初的民生清單中寫到:“新增10條公交線路,重點開通跨區快速公交。新增投放500輛純電動公交車。支持發展定製公交。增加微循環公交,打通園區、村居出行‘最後一公里’。”如今,500輛純電動公交車已全部完成生產,陸續投入線路運營。截至11月30日,已新開通公交線路22條,其中826等快速公交線路3條,任務100%完成。

天然氣管道加建超額完成。按要求,2019年要新建40公里市政燃氣管道、完成4萬戶老舊小區戶外公共燃氣管道加建。目前,45公里新增的市政燃氣管道及配套設施建成,為超過5萬戶老舊小區住宅帶來服務,既定任務超額完成。

小學生課後可享服務不斷完善。根據政府工作報告,2019年要讓全市70%以上具備條件的小學為有需求的學生提供早餐、午餐及託管看護服務。而實際上,如今已有97%的公辦小學開展校內課後服務。

此外,還有新增的海島交通工具,加密的航線、航班等……每一道民生的“加法”,都為市民的生活增添了一分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減”優服務改隱患提升百姓幸福感

一項事務,跑腿數遍。在珠海,數百項“全城通辦”的事項相繼落地,市民辦事便利了許多,但不可否認的是,事關就醫、警務等與市民日常生活的關鍵事項,仍存在諸多信息孤島,有優化提效的空間。

以做“減法”思維,從基層市民的需求出發,珠海整合各種資源,更高效更實惠地減少百姓跑腿,減少群眾辦事時間。

2019年,保障基本民生的同時,珠海還將目光轉向關乎老百姓幸福的“軟需求”,注重優化智慧服務環境,提升生活品質。

在全市二級以上公立醫院,珠海實施一碼通用、一網聯通、一鍵診療、一站會診、一體服務等信息便民就醫措施;修繕40個派出所,重建3個派出所,推進智慧派出所建設,推動窗口服務進駐各級行政服務中心等……

據珠海市衛生健康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珠海電子健康碼已在全市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啟用,電子健康碼註冊人數已接近270萬。醫療衛生信息便民服務改善後,居民通過“健康珠海”APP及微信公眾號,醫生通過“醫生工作站”,可以查閱本人或服務對象在全市各醫療機構的門診就診、住院、檢驗檢查、公共衛生等記錄,實現“互聯互通,數據共享”。

“各公安分局今年積極落實了建設資金,推動全市43個公安派出所的修繕和重建工作,市公安局全程積極跟進項目設計、審計、招標和施工等工作。”珠海市公安局透露,目前,淇澳、拱北、南屏等派出所,已高標準提前完成了修繕或重建任務,其他派出所的修繕工作正在密鑼緊鼓進行收尾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優服務”,民生減法也被運用於“改隱患”,為市民剔除憂慮。例如,整治103處地質災害隱患點,配強應急救援力量,充實搶險救災物資和裝備等。據瞭解,如今任務已100%完成。

“乘”瞄痛點解難題釋放乘數效應

在2020年的鐘聲即將敲響之際,國家發改委正式發佈通知,督促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取消落戶限制。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時代,對珠海的城市公共服務和資源承載能力也提出新的要求。

十件民生實事逐一辦妥,珠海民生環境不斷優化,但距離世界級水準還有較大一段距離。

不久前,華夏醫學科技獎頒獎大會暨華夏院士論壇於珠海召開。城市公共服務水平,成為一眾院士討論的話題。中國工程院院士韓德民直言,包括醫療衛生、教育、高校等各項民生相關指標顯示,珠海乃至整個粵港澳大灣區與世界其他灣區城市差距甚遠。

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教授嶽經倫認為,珠海要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重要門戶樞紐、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和沿海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典範,離不開良好的人口結構和優質的城市發展環境,這就首先必須解決公共服務能力不足的問題。

挑戰的背後,機遇逐漸浮現。在剛剛完成的一項研究課題中,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人文與社會科學部教授黃匡忠與他的團隊,比較了灣區各大城市的經濟、健康與教育開支等指標。“研究表明,珠三角城市之間,包括珠海和港澳之間的社會和經濟差距正在縮小,而不是在擴大。”黃匡忠說。

把握順勢發展契機,珠海應從何入手,優化民生環境,提高社會公共服務的各項指標?

黃匡忠認為,任何一個城市要提升公共服務水平,都要考慮全面性、公平性、優質性、可負擔性及可延續性,既要考慮社會需求也要考慮經濟效益,關鍵在於規劃。“下一步,珠海要考慮加快完成創新社會治理的規劃,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培育社會治理的創新項目,從而提升民生水平。”

嶽經倫則認為,澳門的社團等民間組織,其實有強烈的意願到內地進行社會服務,這可成為創新公共服務的另一重要手段。“珠海政府可以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激活民間組織,撬動更多的社會資源。”

“算好民生事業一道題,算法還得不斷優化,方能發揮最大的乘數效應。大灣區時代賦予了珠海重要的機遇,攜手港澳,珠海優民生引人才大有可為。”韓德民說。

2019珠海十項民生實事進度一覽

實事一

公交服務更加便捷

目標:新增10條公交線路,重點開通跨區快速公交。新增投放500輛純電動公交車。支持發展定製公交。增加微循環公交,打通園區、村居出行“最後一公里”。

完成度:全部完成。

今年新增投放的500輛純電動公交車,已全部完成生產,陸續投入線路運營。截至2019年11月30日,全市已新開通公交線路22條,包括4條微公交線路。

針對市民日益增長的個性化公交出行需求,珠海公交還與阿里雲、託旺團隊開發的定製公交平臺於去年6月3日正式上線。

實事二

開展小學生校內課後服務

目標:全市70%以上具備條件的小學為有需求的學生提供早餐、午餐及託管看護服務,有效解決家長的後顧之憂。

完成度:超額完成。

截至目前,全市已開展課後服務的公辦小學達115所,佔全市小學的比例為97.44%。其中,橫琴新區、香洲區、斗門區、高欄港區校內課後服務已覆蓋全區所有小學;金灣區有11所小學提供校內課後服務,覆蓋率為84.6%;高新區覆蓋率為83%。

下一步還將繼續擴大課後服務範圍。計劃到2020年底,實現全市所有具備條件的公辦小學為全部有需求的小學生提供校內課後服務。

實事三

建設長者飯堂

目標:新建18處社區居家養老配餐試點,為老年人提供集中用午餐及助餐送餐服務,逐步解決老人做飯難、吃飯難的問題。推動有條件的長者飯堂拓展日間照料等服務。

完成度:超額完成。

截至2019年12月23日,全市已經投入運營的長者飯堂有80處,其中橫琴新區3處、香洲區31處、金灣區18處、斗門區16處、高新區6處、高欄港區4處、萬山區2處。平均每處長者飯堂日均服務50名居家長者,每天可為近4000名長者提供配餐服務。

2019年12月3日首次引入慈善資金,鏈接社會資源,拓寬資金渠道。目前為止,已有9家愛心企業認捐,覆蓋16處長者飯堂。

實事四

推進農貿市場改造

目標:完成25家硬件設施殘舊、不達標的農貿市場升級改造,為老百姓提供安全、整潔、衛生、舒適的購物環境。

完成度:基本完成。

目前,全市25家農貿市場升級改造項目建設已基本完工,其中已全面完工15個市場:香洲區南泰市場、北山市場、吉蓮市場、銘海市場、廣富市場,斗門區田洋市場、中心市場、坭灣市場、南潮市場、新青市場、松生市場、大眾市場,金灣區廣安市場、海澄市場,橫琴新區橫琴市場。

其他10個市場2019年12月底前完工。改造後的農貿市場硬件設施得到了極大提升,部分市場還同步配置了農貿市場信息化管理系統、智能溯源電子秤、食品安全檢測儀、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統、IC卡結算系統等設備,實現了農貿市場的智慧監管。

實事五

改善陸島交通

目標:完善海島基礎設施,推動陸島交通客運公交化,進一步拓展航線、加密航班,市民享受八折船票優惠。

完成度:全部完成。

從2020年起,珠海市區往返海島的每日固定航班由28個增加到58個,桂山島返回市區的夜航‘末班船’由原先的逢週五至週日21時調整為每天22時,“說走就走”的海島之旅成為現實。隨著運力提升和航班優化,陸島交通的公交化運行將更加便捷。

過去一年裡,珠海啟動陸島交通船舶升級換代工作,“新海濱”“新海亮”“新海天”“新海洋”“新海珠”5艘高速客輪相繼投入使用,使珠海海島淡季航班增加至30個,旺季航班增加至38個。

此外,2019年還進一步提高了陸島交通惠民水平,實行海島常住人口五折、珠海市戶籍人口八折票價優惠政策。

實事六

加快普及管道天然氣

目標:新建40公里市政燃氣管道,完成4萬戶老舊小區住宅的戶外公共燃氣管道加建工作。

完成度:超額完成。

截至目前,珠海完成45公里市政燃氣管道及配套設施建設;各區(功能區)共撥付財政補貼資金約1.1億元,完成超過5萬戶老舊小區住宅戶外公共燃氣管道加建工作,均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據悉,自2018年全面啟動老舊小區加建管道燃氣設施工作以來,珠海各區共累計撥付財政補貼資金近3億元,已完成超過13萬戶老舊小區住宅戶外公共燃氣管道加建工作。2020年,該局還將督促管道燃氣企業持續推進約30公里市政燃氣管道及配套設施建設。

實事七

加強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建設

目標:整治103處地質災害隱患點。配強應急救援力量,充實搶險救災物資和裝備。

完成度:全部完成。

截至2019年12月23日,已完成地質災害隱患點整治122處,有32處正在開工治理,剩餘16處正在全力推進,已完成治理量是年初既定任務的1.18倍。

截至目前,珠海約90%的較大地災威脅得以消除,在珠海重點區域設置的17個地災監測系統正陸續“退場”。未來,對於新增的地災隱患點,國土部門也將完善監測手段,及時消除隱患。

實事八

完善基層派出所便民設施

目標:修繕40個派出所,重建3個派出所。推進智慧派出所建設,推動窗口服務進駐各級行政服務中心。

完成度:全部完成。

目前,淇澳、拱北、南屏、平沙、南水、高欄港、紅旗等派出所高標準提前完成了修繕或重建任務,其他派出所的修繕工作正在密鑼緊鼓進行收尾工作。修繕後的派出所一改設施老舊殘、群眾辦事窗口擁擠的局面,並全面消除安全隱患,所容所貌煥然一新,前來辦事的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大大增強。

實事九

完善醫療衛生信息便民服務

目標:在全市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實施一碼通用、一網聯通、一鍵診療、一站會診、一體服務的信息便民就醫措施。

完成度:基本完成。

一碼通用方面,目前珠海電子健康碼已在全市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啟用,據不完全統計,電子健康碼註冊人數已接近270萬;一網聯通方面,全市32家醫療機構已進行數據採集工作,已完成居民健康檔案瀏覽器系統改造;一鍵診療方面,“健康珠海”APP及微信公眾號、掌上全科醫生版、專科醫生版等網上預約平臺上線;一站會診方面,已完成8家遠程會診試點醫院建設並試運行;一體服務方面,2019年以來全市通過網絡醫院平臺接診(含審核處方)已超3萬人次。

實事十

提升園林管養水平

目標:提升公園品質,做好主幹道樹木修剪和公共綠地日常管養,開工建設香爐灣城市陽臺。

完成度:全部完成。

截至2019年12月,全市已完成了情侶路、人民路、港灣大道、珠海大道等57條主幹道樹木的三輪修剪工作,全市共修剪樹木31.89萬株,已全面完成了年度修剪任務,大大提高了樹木防禦暴雨和颱風的能力。

2019年,珠海全市共修剪草坪及地被灌木約3000萬平方米,改造提升園林綠地約300萬平方米,園林綠化精細化管理工作得到穩步落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