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漫談香江電影50年 1971年(下)傳奇的開始

書接上文,接下來來聊榜單上第七名、第九名由李翰祥導演的《騙術奇譚》和《緹縈》。李翰祥當年和張徹並稱邵氏雙雄,與張徹深耕武俠片領域不同,李翰祥生涯前期拍攝的《貂蟬》(獲1958年亞洲影展最佳導演獎)、《江山美人》(獲1959年亞洲影展最佳影片獎)、

漫談香江電影50年 1971年(下)傳奇的開始

歷史劇、宮廷劇大師李翰祥

《梁山伯與祝英臺》(獲第二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獎)帶起了黃梅戲熱,後來拍的《楊貴妃》(獲1962年第十五屆戛納電影節最佳室內彩色攝影獎)、《武則天》(獲1963年第二屆金馬獎優等劇情片獎)又掀起了歷史宮廷劇熱,與張徹堪稱一時瑜亮。但兩位大導卻也不能免俗地相互拆臺,李翰祥在回憶錄《三十年細說從頭》裡借太太之口暗諷張徹:“你呀,瀟灑不足,草莽有餘,直截了當地說,就是強盜扮書生。人麼長得傻大黑粗,還喜歡穿黑衣服,難怪張徹要在報上寫你不會穿衣服了,我寧願你穿得跟他一樣的老阿飛似的。”而張徹則乾脆在報紙上指名點姓評價李翰祥,“李翰祥的電影太有算計,就像個錦袍銀甲的霸王,腰間卻露出半截算盤……”,我們雖不知道事實真相如何,但張大導的比喻卻實在太生動,想不到老張有如此文采。

李翰祥堪稱導演界的民俗大師,各種奇聞異事信手拈來,《騙術奇譚》就是一部小品集式的電影,拉著洋片唱著歌作串場,展示各種江湖千術,告誡世人莫貪便宜,但如此市井氣十足的獵奇題材還是相當吸引人,觀眾看著也開心。這裡八卦一下,李翰祥當年和邵氏鬧翻遠赴臺灣拍片,拍片虧本,負債累累,於是重返香港拍了此片,賣了一百多萬。但這電影其實只花了三十多萬港元,是老李腆著老臉邀請眾多明星客串,事後只是象徵性地給每人發了個紅包。


漫談香江電影50年 1971年(下)傳奇的開始

充滿市井氣的《騙術奇譚》

同年上映的《緹縈》也是由李翰祥所拍攝,此片來到了李翰祥另一個擅長領域—歷史劇情片,取材自西漢著名醫學家淳于意之女緹縈捨身救父的歷史故事,拍得端莊中正並不媚俗,看著不象是會熱賣的片子。但《緹縈》在香港上映之前,已經在當年第9屆臺灣電影金馬獎上拿下了最佳劇情片、 最佳男主角、 最佳編劇 、最佳彩色影片攝影 、最佳彩色影片美術設計五項大獎,挾得獎之威是在香港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收益。


漫談香江電影50年 1971年(下)傳奇的開始

臺資的《緹縈》得到了金馬獎的認可

李翰祥此時雖已拍出了不少經典影片,但還沒到達職業生涯的最終高峰,待到上世紀80年代遠赴內地與北影廠合作《火燒圓明園》和《垂簾聽政》名聲大燥之後,才真正讓其在華語電影圈獲得了一個崇高地位,這是後話,留待以後再聊了。


最後來聊聊當年的票房冠軍《唐山大兄》。

影片由嘉禾公司出品,上映於1971年10月03日,以僅10萬美元的製作成本取得350萬港元的成績,不僅是當年的賣座冠軍(香港首部票房超過三百萬港幣的影片),而且在東南亞各地也是叫好叫座,可謂是平地一聲雷,也讓主演李小龍立即成為了廣大觀眾的銀幕新偶像。


漫談香江電影50年 1971年(下)傳奇的開始

海報重點體現李小龍的標誌動作之一一凌空飛腳

其實本片的拍攝並非一帆風順,其中有頗多曲折。1970年,香港觀眾都正沉迷於美劇《青峰俠》中李小龍扮演的“加藤”一角(其實我能理解這種心情,就好像當年看姚明初登NBA一樣),不想同年4月李小龍就現身香港了。同年4月9日李小龍返港參加了無線《歡樂今宵》的錄製,節目由香港第一代笑匠許冠文主持,李小龍向香港觀眾展示了“寸勁”、“凌空踢板”,技驚四座,而香港觀眾的熱烈反應也給李小龍後來返港發展打下了不小的心理基礎。但此時李小龍還沒有放棄征服好萊塢的夢想,直到1971美國華納公司開拍的一部名為《功夫》的劇集撲滅了李小龍繼續留美衝擊好萊塢的熱情。華納原本已邀請李小龍參與此劇的拍攝,李小龍也給出了積極的回應,然而數月後華納公司不但沒邀請李小龍參與拍攝還給其發來了一封拒絕信。這讓李小龍十分憤怒,1971年他在寫給童年摯友小麒麟的信表達了想回香港發展的想法,這迅速引起了香港電影公司高層和民眾關注,一場奪龍大戰隨即上演。其實李小龍本來是傾向於簽約當時的龍頭老大邵氏公司的,但店大欺客,而且李小龍當時還是一個在美國並不如意的三、四線電視明星,所以邵氏公司僅僅願意開出兩萬元的片酬,雙方的談判就此陷入僵局。而剛成立不久的嘉禾公司趁機抓住了機會,老闆鄒文懷派旗下大將羅維導演攜夫人遠赴美國邀請李小龍。同年6月28日李小龍正式加盟香港嘉禾公司,簽訂了兩部電影片約,7月12日李小龍由美國直飛泰國曼谷會合羅維導演,開拍首部港片《唐山大兄》。

經歷了這些,李小龍的首部港片開拍前在市場上算是已經做了充分預熱,但當時李小龍身上有太多的未知性,他面對的不僅是香港觀眾無法預測的偏好,更有香港功夫片長久以來的拍攝傳統。這點其實嘉禾都是摸著石頭過河的心態,這從影片僅10萬美元的投資都能看出來。這裡還有今天很少人提起的趣聞,當年電影在做後期配音時,李小龍為自己配那標誌性的尖叫聲時身邊的人都會看熱鬧似的鬨笑,但電影上映後的爆紅直接打了那此人的臉。

  • 香港著名導演吳思遠(就是吳導發掘成龍出演了)回憶起當時午夜場上映時的盛況是這樣說的:“以前你看了幾百部武打片,都沒有這樣子的表達方法,而且那個力的表現很厲害,所以這個片子不得了。我到現在還清楚地記得,午夜場的情景啊!……一散場的時候,不得了,全場起來鼓掌,這在香港電影前所未有的,大家都知道都是假的東西嘛,電影又不是舞臺劇,當觀眾都回頭看到李小龍跟鄒文懷,哎喲,那個場面真是……大家湧過去,尖叫!李小龍高興得不得了,場面大亂了,大家就在一剎那間把他當成了偶像……”

李小龍在片中展示了高超功夫,就連他在片中特殊小動作、凌厲的眼神、怪異的尖叫都讓觀眾著迷,特別是快如閃電的連環三腳更讓他得到了“李三腳”的綽號,而他與冰廠老闆決鬥中的凌空一腳成了後來功夫片爭相模仿的動作,也成了李小龍的另一個著名標誌。


漫談香江電影50年 1971年(下)傳奇的開始

李小龍在片場


漫談香江電影50年 1971年(下)傳奇的開始

李小龍的健美身材在當年可謂鶴立雞群

最終,香港觀眾暢開自己的懷抱迎來了自己的英雄。李小龍首部港片就能取得巨大成功並非偶然,當時香港觀眾已對當時張徹為代表的動作片產生了審美疲勞,一種新需求早就在醞釀之中了。李小龍卓越的真功夫和先進的武學思想都擊中了觀眾的興奮點,而他能夠迅速在國際市場上成功,是他始終期望征服好萊塢的直接結果,所以他首部電影就設定了迎合西方觀眾觀影習慣的敘事架構,所有的一切都水到渠成,一代巨星就此誕生。《唐山大兄》並不算是李小龍最好的作品,也不是他本人主導的片子,但帶來的影響卻巨大的。此時,志存高遠的李小龍並沒有做一絲停頓,他已經開始著手準備他銀幕生涯的第二部電影《精武門》的拍攝,龍的傳奇正式上演!

好了,1971年聊到這兒,讓我們下期繼續講述李小龍的輝煌!


李小龍哪部作品是最好的 (單選)
0人
0%
唐山大兄
0人
0%
精武門
0人
0%
猛龍過江
0人
0%
龍爭虎鬥
<button>投票/<button>


《漫談香江電影50年》持續更新中,歡迎同好關注交流。

注:文中所用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人進行刪除。另,此文由本人所撰,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否則本人將通過法律途徑保護自己的相關權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