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疫情風雲錄:中東被引爆的後果

疫情風雲錄:中東被引爆的後果



2月28日,寧夏發現中國第1例境外輸入型新冠肺炎病例,輸入國為伊朗。

而伊朗則在此前後大規模爆發,並迅速帶動中東地區多國出現疫情,中東被正式引爆。而在疫情蔓延的同時,本就不穩定的中東地區局勢或再生變數。

瘟疫+戰爭+狂熱宗教+石油+薄弱的衛生系統=?

蔓延:11國1669例

新冠肺炎疫情開始從伊朗向整個中東蔓延開來。伊朗死亡數量名列海外國家首位、死亡率名列所有國家首位,更嚴重的是副總統等政府高級政要相繼染病。染病的伊朗高官還有:國會中國家安全與外交政策委員會主席等。伊朗衛生部長納馬基表示:本週將是伊朗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高峰期。

截止3月2日21時,科威特和巴林是中東地區新冠病毒肺炎感染人數僅次於伊朗的國家,分別確診56例和47例。中東地區公佈有確診病例的國家已經超過了10個,總量是1669。如下圖:

疫情風雲錄:中東被引爆的後果

多個國家報告的首批新冠病毒感染源頭都追溯到了伊朗。

而阿聯酋作為中東地區交通樞紐,迪拜機場連續多年是全球國際旅客吞吐量最大的機場。中東多國的部分確診病例也都有在阿聯酋迪拜轉機的經歷。

多國做出封閉邊境、限制或停飛航班的應對。沙特阿拉伯已禁止外國穆斯林前往沙特朝覲、禁止發生疫情國家的公民使用旅遊簽證入境和禁止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除沙特外其他成員國(科威特、巴林、卡塔爾、阿聯酋和阿曼)公民使用身份證件直接進入沙特境內等,同時呼籲沙特公民不要前往發生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國家旅行。

中東呼吸綜合症”惡夢又來

8年前,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CoV)在富裕的中東大國沙特阿拉伯首次出現,隨後在全球範圍蔓延,至今仍未解除風險。如今,中東地區再次面臨一種新型傳染病的威脅。

整體上,阿拉伯國家對那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應對比較得當,相關措施比較到位,加之民眾配合,最終順利戰勝了病毒。

MERS疫情來勢洶湧,持續時間長,一直綿延好些年,波及範圍也很廣,除了海灣地區,歐洲、北非、亞洲以及北美都有不少國家出現確診病例,而且MERS的致死率遠高於之前的SARS。2016年以來,由於全球加緊努力,及早發現感染並減少傳播,可能已經避免了1465例MERS冠狀病毒病例和300至500例死亡。截至2019年5月31日,全球共有2442人感染MERS-CoV,而且約35%的患者死亡,有些統計甚至說MERS的病死率高達40.7%。

假如瘟疫與戰爭裹挾

敘利亞尚未報告確診病例敘利亞目前尚未報告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但由於目前敘利亞內部戰亂未息,政府可能無暇統計確認。

據央視新聞報道,土耳其國防部長阿卡爾當地時間3月1日表示,土耳其正在對敘利亞政府軍持續進行“春天之盾”軍事打擊行動。該軍事行動是針對當地時間2月27日敘利亞政府軍伊德利卜空襲的回應,該空襲導致了36名土耳其士兵死亡。央視新聞消息,敘利亞國家通訊社報道稱,土耳其軍方於當天(1日)下午在伊德利卜省擊落了兩架敘政府軍軍機,軍機內的飛行員跳傘後生還。

尚未報告確診病例的也門也不一定就真的沒有疫情發生。目前也門政府軍正在和胡塞武裝發生衝突,政府可能也無暇統計確認。

而伊朗伊拉克更加不穩定,伊朗還在前幾日短暫暴發過邊境衝突。

狂熱宗教加重阻擊疫情的難度

疫情風雲錄:中東被引爆的後果

宗教場所人流密集,極易傳染。

伊朗的新冠病毒肺炎重災區在中部城市庫姆,位於德黑蘭以南150公里,人口42萬。庫姆作為伊朗疫情最早發生也是最嚴重的地區,同時還是伊斯蘭什葉派的聖地,每年都會有千百萬穆斯林朝聖者會前往庫姆朝聖,加上一般遊客每年接納約2200萬,其中約250萬來自伊朗國外。僅在今年1月,就有3萬名朝聖者從伊朗返回阿富汗。而時至今日,每週仍有至少數百人繼續前往。

宗教對中東地區社會的深刻影響常人難以想象,百分之九十幾的人信仰伊斯蘭教,宗教觀念深入生活。正因為如此,宗教場所在神職人員的堅持下也沒有被關閉,僅僅是取消了祈禱活動而已。甚至有庫姆的神職人員號召大家一起前往宗教場所禮拜。

當地有神職人員說:“人們把這些宗教場所當做恢復健康的力量源泉,所以無法關閉”。

在疫情爆發以後,有什葉派神職人員宣稱信仰可以治病,去宗教場所禱告,把手放在每個人都摸過的聖物上面就可以治療百病。

迫於壓力,伊朗總統魯哈尼表示:沒有封城的計劃,只是取消未來一週的一些宗教活動。

而另一個朝聖要地沙特,則要好一些,沙特阿拉伯已暫停外國旅客進入沙特朝聖和前往麥加、麥地那,以免因聚集引發病毒傳播。

薄弱的衛生系統讓防疫告急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賽在上週六表示,對於伊朗病例增加感到關切。“我們擔憂毒病有可能在衛生系統薄弱的國家蔓延”。多年來,伊朗遭受國際制裁和經濟封鎖,醫療系統已經十分脆弱,這一中東地區的十字路口已成為整個中東地區病毒大規模爆發的樞紐。

中東國家普遍存在醫療衛生條件較差的情況。在2019年10月發佈的《全球衛生安全指數》(GHS Index)中,中東排名最高的國家是以色列和阿聯酋,分列第54和第56位,黎巴嫩與阿曼並列第73位,約旦和卡塔爾分列第80和第82位。而伊朗和伊拉克等其餘中東國家均未達到平均分,其中伊朗排在第97位,阿富汗第130位,伊拉克第167位,歷經多年戰亂的敘利亞和也門都位於排名最低的10個國家之中。該指數是基於疾病的防範措施、檢測能力、響應效率、國民健康水平、衛生規範水平和疫情流行風險共六個指標進行評估。

中東地區的普遍醫療衛生狀況可能經不起疫情的爆發。例如在約旦,醫護人員仍未穿著全面防護服。“醫護人員感染的風險很高”。伊拉克每一萬人口中只有不到10名醫生。

阿拉伯國家的衛生部部長們將於3月就新冠肺炎疫情舉行會議。

石油價格和股市雙雙大跌

由於投資者對阿拉伯海灣地區的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十分擔憂,中東各國股指週日全線暴跌。科威特股市在地時間週日早上開盤後的30分鐘內暴跌11%,創有記錄以來最大盤中跌幅,觸發熔斷機制後暫停了剩餘時間的所有交易。該國最大金融機構科威特國民銀行跌幅達到14.5%。阿布扎比綜合指數下跌3.76%,創2016年1月以來最大盤中跌幅;迪拜DFM綜合指數盤中一度下跌5.1%,創2018年12月以來新低,並創2015年8月以來的最大單日百分比跌幅,其中該國最大銀行阿聯酋迪拜國民銀行一度暴跌7.6%。沙特證券交易所指數下跌2.97%,沙特國有石油巨頭沙特阿美下挫2.4%,報32.55里亞爾,盤中創去年12月11日IPO以來的新低。埃及開羅EGX30指數盤中一度暴跌逾6%。巴林股市下跌2.11%。

與此同時,原油創下數年來最大跌幅。倫敦布倫特原油價格下跌4.58%,至49.36美元/桶。疫情或衝擊全球原油供應面對全球疫情蔓延導致的原油需求低迷,歐佩克(OPEC)成員國正考慮深化減產,如果協商成功,原油日產量將減產30萬桶。目前。OPEC+計劃於3月5日和6日舉行會議。中東石油佔中國石油進口的40%至50%之間,依賴程度較高,中東疫情一旦失控,將會對中國的石油進口產生衝擊。

相關

中阿國家間互相幫助阻擊疫情

科摩羅,這個位於非洲東部、由三座火山島組成的阿拉伯國家,日前捐贈了100歐元(約760元人民幣)支持中國抗疫。1996年,科摩羅被聯合國認定為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至今仍在其列。

沙特和卡塔爾,兩個“海灣富國”向中方捐贈了大批防疫物資。卡塔爾航空為中國駐外使領館開闢“綠色通道”,免費承運中國使領館在全球範圍內籌集到的抗疫物資。2月3日起,卡塔爾航空往返中國內地的客運航線暫時取消,但其仍將繼續執行上海和廣州的兩條往返內地的全貨運航線。

迪拜知名地標、世界第一高樓哈利法塔三次亮燈,為武漢加油。中國的五星紅旗、“武漢加油”的中文和漢語拼音字樣先後亮相。

埃及、以色列等國家的標誌性建築專門亮出“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的燈光秀。

2月1日,伊朗紅新月會捐贈400萬個口罩。

2月25和26日,中國駐伊朗大使館和在伊某中資企業緊急向伊方捐贈5000人份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向伊朗衛生和醫療教育部捐贈了25萬隻口罩,助力伊方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疫情風雲錄:中東被引爆的後果

2月18日,伊朗首都德黑蘭地標建築自由塔上演燈光秀,為中國抗擊疫情加油。



最新疫情:境外確診逼近10000

截止3月2日21時,全國累計確診80174例,死亡2915例,治癒44874例。其中,港澳臺地區累計確診病例(括號內為死亡數量):香港98例(2),臺灣41例(1),澳門10例。

境外累計確診9615例,死亡152例,治癒565例,涉及66國。各國確診數量(括號內為死亡數量):韓國4335(26),日本980(12),意大利1713(41),伊朗1501(66),新加坡108,美國89(2),德國150,科威特56,法國130(2),泰國43(1),巴林47,馬來西亞29,西班牙74,澳大利亞33(1),英國36,阿聯酋21,越南16,瑞士27,加拿大24,以色列10,伊拉克21,瑞典14,阿曼6,俄羅斯5,克羅地亞8,奧地利14,挪威19,希臘7,黎巴嫩3,印度5,菲律賓3(1),荷蘭10,巴基斯坦4,芬蘭6,格魯吉亞3,墨西哥5,阿塞拜疆3,新西蘭1,立陶宛1,尼日利亞1,阿富汗1,比利時8,斯里蘭卡1,柬埔寨1,尼泊爾1,巴西2,阿爾及利亞3,愛沙尼亞1,羅馬尼亞3,北馬其頓1,丹麥4,埃及2,摩洛哥1,冰島3,印度尼西亞2,卡塔爾1,捷克3,葡萄牙2,安道爾1,亞美尼亞1,盧森堡1,愛爾蘭1,聖馬力諾1,白俄羅斯1,多米尼加1,厄瓜多爾6


疫情風雲錄:中東被引爆的後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