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餓了麼日活僅為美團1/6,如何生存?

東震木


上數據

這是兩家企業App在蘋果程序商店哪的下載數量,能發現什麼?

當然,這裡還缺少安卓各主流商店的數據。

僅從iphone端來看,餓了麼的下載用戶數量不差。

再說日活,這個數據的構成就比較複雜了。不僅僅包括企業自有app上註冊用戶的訂單,還包括支付寶、淘寶、微信、攜程等等一系列第三方給了接口的用戶訂單。

所以這個1:6的統計口徑本身就值得懷疑。

再說說怎麼活?

現在互聯網企業的生存主要靠三種方式:

1、業務的造血能力,就是企業本身能否賺錢,是虧還是賺,賺的能不能維持企業的正常運行,有沒有利潤(現金流)做業務擴張和新業務佈局。

2.企業能否吸引到投資,找到金主。也就是你有沒有後臺金主讓你去燒錢。燒錢拓展業務,佈局多元。

3是否選對賽道,賽道有沒有企業成長的空間?

所以,餓了麼,怎麼活,你看他財報和投資,以及市場的大環境。

1先說大環境,全國2019年網絡外賣餐飲市場規模超7274億元。這是一個快速增長且遠沒見頂的賽道,美團跟餓了麼都有機會。

2再說,賺錢能力。2019三季度美團的抽成佣金是185.74億,同比增長37%,收入112億。餓了麼不到其一半,為50.21億。

但是有一組參考數據,美團商家活躍數量q3比q2增長了0。

3,然後是金主,美團和餓了麼兩家身後都有強大的金主,並且都有阿里的影子,燒錢不太現實。

4最後說生態協同。我倒是覺得,這裡是美團跟餓了麼最大的差距所在。美團的生態協同效應凸現出來,並賦能於外賣業務。由酒店、到店、旅遊、單車、團購等構成的業務矩陣,讓美團具有了超高的黏性優勢。由此,一個具有可循環性的閉環生態也成功構建出來。在這個生態中,美團的全網流量能夠深度被外賣業務所用,進而持續擴大市場份額。

餓了麼,雖然已經深度進入阿里系,但是在生態協同上的發力還有完全體現出來。未來這裡是餓了麼補齊短板的重要落點。

一個要過萬億的市場,活個三五家企業太正常了。中國的互聯網環境,還沒有惡劣到一個領域只活一家的程度,君不見反壟斷法又進化了?題主說的餓了麼貌似已經活不下去的樣子,其實還離得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