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同學聚會見人性扭曲|從三個角度分析莫言短篇小說《倒立》

莫言是一個想象力和創造力極為豐富的人,善於找到具象的語言跟情節,展示自己對於歷史和現實的參照。哪怕是一個極小的題目,只要莫言對此有獨特的見解,都能將之變為一個很大的架構,同時作品語言行雲流水,很了不起。—張大春

當我看完莫言的短篇小說《倒立》時,無比佩服張大春對莫言小說評價的精準程度,因為莫言筆下的《倒立》,就是以小見大,把一個司空見慣的同學聚會,寫到揭露社會現實的高度,寫出剖析人性的深度,看的我拍案叫絕,笑中帶淚。


同學聚會見人性扭曲|從三個角度分析莫言短篇小說《倒立》

小說主要講述的是,一個當年手腳不乾淨的窮小子孫大盛,二十年後,搖身一變成了副部長,回到出生的小縣城,宴請幾個中學同學小聚,餐桌上杯酒交錯,相談甚歡,有人極盡諂媚,有人附和討好,孫大盛應付之餘,力邀年過四十的校花謝蘭英表演倒立節目,結果引來眾人的鼓掌鬨笑。

《倒立》是莫言前些年寫的短篇小說,一改過去的鄉土筆調,對準城市裡的小人物,採取寫實手法,運用民俗語言,融合象徵、對比、平民視角等寫作手法,把因為社會地位不同,造成人們表現各異的行為,描寫的入木三分,有力批判了現實的荒誕,深刻揭露了人性的醜陋。

一、象徵意象揭示人物性格

人物是小說描寫的主要對象,作家在塑造人物時,從給人物取名、肖像描繪到賦予行動,都表現出隱喻性 ,形成人物的象徵意義。—張世君《歐美小說模式》

《倒立》全篇充滿戲謔的味道,最先表現在對人物性格的刻畫上,作家莫言選擇從人物名稱入手,短短三個字,人物的性格就呼之欲出。

孫大盛,由“孫大聖”而來,意在表示這個人轉變之大,過去就一隻花果山的潑皮猴子,現在官高至副部長,儼然是那護送唐僧取經且擁有七十二變的大師兄,當年的同學見了他畢恭畢敬。

謝蘭英,“蘭”和“英”都指代美麗的花兒,謝蘭英,這個名字的象徵意義,是年輕時像花朵一樣的女人,在年老時就如同那蘭花凋謝,落英滿地,萎謝了,這樣的名字,把校花謝蘭英的過去和現在都點明瞭。


同學聚會見人性扭曲|從三個角度分析莫言短篇小說《倒立》

小茅房,是根據他的名字“肖茂方”的諧音起的外號,這個人物,從外在形象到內在品行都昭示著醜陋卑劣之態,全篇小說在他的出乖露醜中極具反諷意味。

作者在小說中運用象徵意象,為小說人物擬定獨特的名稱,實際是賦予了自己的褒貶等主觀情感給人物,使讀者看到人物名稱,就能想到他的主要性格。

比如《紅樓夢》中的許多人名,曹雪芹就用諧音起名來象徵人物性格,賈政是“假正(經)”,賈寶玉是“假寶玉”,平兒是“瓶兒”(擺設)”,秦鍾是個“情種”,馮淵是“逢冤”……

這種表現手法,多用於揭示人物性格,縮短作者與讀者之間的距離,增強小說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哪怕是時間過去很久,讀者對於小說中的人物還是印象深刻。

二、對比手法諷刺人性扭曲

如果說,在名稱上做文章,是莫言短篇小說的用心之處,那麼對比手法的運用,就拔高了小說的立意,輔以揭示文章主旨。

莫言在《倒立》中,把“對比手法”用的毫不吝嗇,甚至極盡誇張之能,吊足讀者胃口的同時,赤裸裸地揭露了人性的扭曲。

過去的孫大盛,老魏給他的外號是“弼馬溫”,他的形象是這樣:

“這主兒,尿床尿到十六歲,翻牆偷櫻桃一不小心掉到我家豬圈裡,還是我爹用二尺鉤子把他撈了上來。”

在同學眼中,無論是形象還是處事,都上不得檯面。

而如今呢,身份是副部長,在城裡最有名的賓館宴請老同學,在餐桌上,看似周到客氣:“酒桌上只有同學,沒有部長”,實則驕奢專橫,開口“本官為你做主”,閉口“有我在誰敢笑話你”。

從當年的偷雞摸狗之流到如今的發號施令之輩,反差之大,頗有沐猴而冠的意味。

謝蘭英,過去是校宣傳隊骨幹,跳唱一流,能露著小肚皮倒立在舞臺上轉十八圈,全縣聞名,是校花級別的人物。


同學聚會見人性扭曲|從三個角度分析莫言短篇小說《倒立》

如今年過四十,腰身粗壯,徐娘半老,走起路來是鴨子步伐,雙臂擺動大,雙腳呈外八字。

正是作者前期對謝蘭英刻意的對比反差描寫,為後期她在微醺狀態下,頂著膀大腰圓的身子當眾表演倒立做足鋪墊,也使得她的“倒立”表演出盡洋相,尷尬至極。

而謝蘭英的老公小茅房,過去怎麼樣作者沒有明說,但是通過大家對他娶到謝蘭英的調侃:“你小子把我們的校花拔了”,就知道小茅房和謝蘭英的結合是典型的“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

現在的小茅房,是新華書店副經理兼會計,在酒桌上,他主動罰酒,對部長孫大盛溜鬚拍馬,對得來不易的老婆則是再三呵斥,鼓動她飲酒。

“讓你來你就來。”

“就是一杯耗子藥你也喝下去。”

“你真是狗頭上不了金盤託!”

這種對比發差,足以看得出小茅房見利忘義(情)、無視自尊、趨炎附勢的姿態,這也正是他能求娶校花老婆的原因之一。

俗話說:“好男怕纏,好女怕磨”,再美的校花,也禁不住小茅房的甜言蜜語和軟磨硬泡。

如今在餐桌上,他正發揮自己巧言令色、極盡諂媚的磨人功夫,巴結榮升副部長之位的老同學。

莫言通過誇張意味頗濃的對比手法,將本應溫情脈脈的同學情,演繹成一場普通人討好有權力同學、地位顯赫者以權迫人的名利場,一字一句的諷刺意味,赤裸裸地揭露了人心趨利,人性扭曲的一面。


同學聚會見人性扭曲|從三個角度分析莫言短篇小說《倒立》

三、平民視角批判現實荒謬

老魏,是幾個同學中混得最不好的,修車工人一個。小說全篇是以老魏這個普通人物的視角展開,從最開始他被通知參加同學會寫起,寫到他走進賓館對眾同學的觀察,藉助老魏的眼,我們得以看到每一個人物的出場。

小茅房出場,他開著輛快散了架的破吉普,一路吆喝通知聚會,到了賓館和謝蘭英站在一起的他,“就像大樹旁邊的一棵小樹,就像大螞蚱身邊的一隻小螞蚱”。

謝蘭英出場,在餐廳裡的她,

“手扶著一把椅子的後背,文文靜靜地觀賞著牆上的一幅大畫。”

和部長握手時,

“謝蘭英猶豫著把手伸出來讓孫大盛握著,她的臉卻別到了一邊,那羞羞答答的勁頭兒很像一個小姑娘。”

孫大盛出場,姍姍來遲,未見其人,就聽見他上氣不接下氣的笑聲,然後是凸起的肚子, 稀疏的頭髮,老魏的獨白是:

“我總覺得眼前這個傢伙不是從那個偷櫻桃掉到我家豬圈裡的孫大盛成長起來的, 就像一匹老驢是不可能從一頭牛犢子成長起來的一樣 。”


同學聚會見人性扭曲|從三個角度分析莫言短篇小說《倒立》

之後寫到餐桌上眾人的表現,沒有同學之間的溫情寒暄,也沒有勾肩搭背的敘舊情態,目光所到之處,是孫大盛的官腔式勸酒、勸倒立,是眾同學一味討好的敬酒、罰酒。

最後,這場鬧劇在老魏的冷眼旁觀中收場了,卻在讀者的心中掀起巨浪。

同學聚會上,本應以情相待,回憶美好過往,在老魏的眼裡卻是暗戳戳地以身份地位衡量交往價值。

身處低位的討好媚態,位高一級的迫人嘴臉,不顧廉恥的尷尬醜態,莫言藉助老魏的視角,把不同身份人物的神態、心理、語言一一刻畫,用語直白,是把不忍直視的現實剖開給讀者看,用筆剋制,是對現實荒誕的無奈,對人性扭曲的氣憤,字裡行間難掩心中的悲哀和痛楚。


同學聚會見人性扭曲|從三個角度分析莫言短篇小說《倒立》

這種平民化視角的寫作意義所在,正如莫言所說:

“我個人比較欣賞的是作為老百姓來寫作。我就是一個老百姓,我就寫我個人內心的痛苦,寫到我靈魂深處最痛的地方。”

“平民視角”是相對於社會主流文學而存在的,莫言的小說《倒立》,取材於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同學聚會,探討百姓關注的話題,文章越是揭露醜惡越是追求人性光輝,作者越是批判現實荒誕越是渴望人間真情。

這種寫到靈魂深處的優秀文學作品,是作家人文情懷的體現,也是讀者汲取精神營養的福氣。

結語:

小說最後一幕,被眾多文學愛好者堪稱神來之筆,在部長孫大盛的高壓下,在丈夫小茅房的慫恿下,在眾同學的附和下,徐娘半老的謝蘭英幾杯酒下肚,表演了當年的拿手節目“倒立”,將小說推向高潮的同時戛然而止。

(她) 拉開架勢, 雙臂高高舉起來, 身體往前一撲,一條腿掄起來, 接著落了地 。“真不行了 。”但是沒有停止, 她咬著下唇, 鼓足了勁頭, 雙臂往地下一撲, 沉重的雙腿終於舉了起來 。她腿上的裙子就像剝開的香蕉皮一樣滑下去, 遮住了她的上身, 露出了她的兩條豐滿的大腿和鮮紅的短褲。

這樣的結尾,讓讀者在瞠目結舌中笑出眼淚,笑意之中看盡了這場同學聚會的洋相,眼淚背後是對人心趨利的無奈,是對人性扭曲的感慨。

小說的題目是《倒立》,表面看是眾人目睹同學謝蘭英的形體倒立,實則是一面揭示人們價值觀倒立的鏡子,其中的警醒意味,發人深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