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福兮禍所伏,漢文帝的仁政帶來了盛世,同時也為七國之亂埋下隱患

在有漢一代,曾經發生過一場讓大漢王朝幾乎傾覆的內亂,那便是“七國之亂”。當時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個諸侯國,打著“清君側”的名號起兵叛亂。儘管這場叛亂只用了三個月就被周亞夫平定了,但是這場戰爭所帶來的損失卻是不可挽回的。

福兮禍所伏,漢文帝的仁政帶來了盛世,同時也為七國之亂埋下隱患

眾所周知,七國之亂當時爆發的直接原因在於晁錯的強制削藩政策,間接原因則是漢景帝曾用棋盤砸死過吳王劉濞的世子,總之正是由於這兩點因素導致了地方與中央的矛盾不斷激化,最終吳王劉濞抓住機會,趁勢發動叛亂。

然而,無論是抗拒晁錯的削藩政策,還是吳王劉濞為自己兒子報仇,在筆者看來都不是“七國之亂”爆發的真正原因。“七國之亂”是在多種環境影響下造就的叛亂,其中最為主要的還是漢文帝時期的“仁政”理念所滋長起來的一些禍端。

一、漢文帝“仁政”理念

漢初時期,考慮到秦末之後的長期戰爭,統治階級一直都是貫徹黃老“無為而治”的政策(守法而無為),我們所熟知的“蕭規曹隨”就是最好的體現。而在漢文帝見識到了“無為而治”所帶來的好處之後,他開始對其加以改造升級,摒棄了黃老之中“罰”的一系列政策。

福兮禍所伏,漢文帝的仁政帶來了盛世,同時也為七國之亂埋下隱患

比如在公元前179年,下令廢除了“收孥連做法”,又比如藉助“緹縈救父”之事而下詔廢除了肉刑。總之他將原本的“無為而治”加以改造,使得原來恩威並施的政策,最終成為了恩大於威的政策,即“仁政”。

當然了,漢文帝施行這種政策與其自身性格養成也是脫不了干係的。漢文帝自小與母親一起生長在代地,因母親薄姬的謙遜影響加上代地偏遠更能夠感受民間疾苦,讓他形成了一種仁孝的性格,這種仁孝並不僅僅侷限於對家人,更是對天下百姓,他希望自己的“仁政”能夠為所有人提供一個較為舒適的環境。

而實際也確實如此,“仁政”在當時的效果立竿見影,不僅使得王朝迅速穩定下來了,實現了呂氏之亂後政權的過度,還促使秦末起凋零的經濟開始復甦,為中華文明邁入封建時代後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福兮禍所伏,漢文帝的仁政帶來了盛世,同時也為七國之亂埋下隱患

二、長久以往的仁政所帶來的弊端

然而仁政雖好,在當時也確實取得了相應的效果,但任何政策都是有兩面性的,它同樣也有不可被忽視的弊端。仁政說到底在本質上講究“以德服人”,而這個“德”太過於廣泛,也太過於包容。無論是對待平民,還是對待特權階級,過於包容都不是什麼好事,因為包容如果一過度,那就是縱容了。

1、對平民階級的過於“善良”

首先來看對平民的影響,漢文帝在位時期對待平民的優待主要是輕徭薄賦,在當時“除田租稅之半”是常態,而“偃武興文”,“丁男三年而一事”在歷史上更是獨此一家。輕徭薄賦是好政策,但如此過於輕徭薄賦弊端也很明顯了。

比如經常性的除田稅容易讓平民慢慢習慣這項優惠政策,認為這是必須的,是應該的。但大家都應該清楚朝廷要想有財政收入來宏觀調控就不可能一直都除田稅下去,這就導致如果哪個年份不除田稅了,還會有些人對朝廷心生抱怨,產生反感。

福兮禍所伏,漢文帝的仁政帶來了盛世,同時也為七國之亂埋下隱患

又比如過度的“停止武事,振興文教,減輕傜役”這就容易導致平民過於安樂,沒有了戰鬥力,而平民沒有戰鬥力我們也就可以說成漢朝的軍隊沒有戰鬥力(因為漢朝的徵兵制就是偏全民皆兵性質的)。

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出,平民對朝廷有所不滿意,而且他們日益奢靡,過於安樂,已然沒有了鬥志,這就容易造成若一發生戰亂,軍隊容易一擊即潰的情況。後來的諸侯們,自然也就看到了這些,而實際情況也確實如此,在叛亂早期,叛軍幾乎一路凱歌,幾無抵抗。

福兮禍所伏,漢文帝的仁政帶來了盛世,同時也為七國之亂埋下隱患

2、對特權階級的過於“優待”

在封建等級制度下,特權階級一般作為皇帝的血緣親屬,無論什麼時候,礙於他們的權勢,人們都會禮讓三分。而對於這樣本來就權勢滔天的特權階級,漢文帝不僅不加以限制,甚至還給了他們更多的權益。但我們應該要知道普通百姓尚且不知滿足,更何況特權階級呢?所以過度放權給地方諸侯,地方威脅中央的的情況最後肯定是會發生的。

那有人或許會問,漢文帝給諸侯更多權益體現在哪呢?在當初,漢文帝的“仁政”中有兩項政策,一個是“廢除盜鑄錢令”,另一個是“弛山澤之禁”。“廢除盜鑄錢令”通俗點來說,也就是允許私人鑄造錢幣,而“弛山澤之禁”則是准許私人開採原本屬於·國家的森林、礦產、漁業等資源。

福兮禍所伏,漢文帝的仁政帶來了盛世,同時也為七國之亂埋下隱患

在政策中說是私人,似乎是沒有侷限於特權階級,但實際上這些東西的確是特權階級們獨自享有。因為只有他們有資格,也有實力把這些資源完全給壟斷,變成自己私人的,普通人不具備這個實力。

而若鑄造錢幣與開發資源等優勢都被諸侯們給壟斷了,他們勢必能夠將這些優勢轉化為財富,而這些財富最終可以招兵買馬,最終形成反叛勢力。當初在七國之亂中,最大的諸侯國吳國是如何強盛起來的?他靠的就是這兩項政策的優勢,最後“煮海水為鹽,鑄錢以牟天下利”發展壯大的。

總的來說,本身諸侯實力就強大,而且漢文帝時期本身也出現了兩次叛亂(即濟北王劉興叛亂與淮南王劉長叛亂),但漢文帝對諸侯王們依舊是採取姑息忍讓的態度,對於賈誼削弱地方實力的《治安策》,漢文帝也是棄之不用,這就使得諸侯們愈發的囂張跋扈,甚至是敢欺負到皇帝頭上來。如此局面下,後來會再發動七國之亂也就不足為其了。

福兮禍所伏,漢文帝的仁政帶來了盛世,同時也為七國之亂埋下隱患

或許有人會問,如此對諸侯王優待,難道諸侯王們就不會有所感動嗎?我們不可否認確實有些諸侯王感受到中央的真心,自此忠於朝廷不再反叛。但他們的後代呢?諸侯會隨著子嗣的繁衍,與中央朝廷的關係會越來越淡薄,以前的恩德,他們的後代又如何會記得?他們只知道:”我有權,有能力,不當皇帝真怪可惜的”。

三、總結

漢文帝的執政期間,仁義之名雖四海皆知,然而他只做到了讓人尊敬,卻始終不能讓人敬畏。諸侯王日漸驕縱,所謂拱衛中央的諸侯國,已經是如同周天子分封諸侯那般模樣了。而與此同時,百姓也已經“死於安樂”,不再具備戰鬥意志,在大軍壓境的時候,他們想的只有跑路。因此,這才有了景帝時期的七國之亂與七國叛軍前期的勢不可擋。

其實,為君者,雷霆雨露均為天恩,統治者在注重獎勵與寬容的同時,法制懲罰也必不可少,畢竟若性善論完全靠譜的話,就不會有“性惡論”誕生了。一個成功的統治者注重的以“德”服人,從來都不是純德,而是軟硬兼施,恩威並濟。

後世的劉備就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他在與諸葛亮制定蜀科之時,講究恩法並施,而且這個法還是峻法,卻能夠使得蜀地從此安穩,百姓還無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