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5歲的姑娘從幼兒園回來說他們班有個同學家特別富有,這麼小就開始攀比遇到這事怎麼辦?

好久不見77367963


孩子談論別的同學家很有錢,其實不必用成人的價值觀去衡量的。首先,他的所謂有錢是否事實,要打個問號。這只是孩子的判斷。也許僅僅是他聽別的同學這麼說便信以為真。當然也不排除確實如他所說,是真有錢。其次,孩子談論這個事情,他是什麼樣的一種心態,我們都沒有搞清楚的話,急於回應是不妥當的。無論哪種情形,這都是一個教育的契機,不需要回避。有錢沒錢,那是很多因素決定的,我們不必盲目羨慕人家,更不必仇富,相反,我們可以引導孩子以更積極的心態來看待這個事情。比如,分析人家為何很有錢----是因為很努力?有創造性思維?看問題的方式與眾不同,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機遇?等等。借這機會可以引導孩子,他應該如何看待這事,如何做等等。總之,我們可以在與孩子互動的過程中隨機應變,看情況來調整引導的方向。沒有固定的模式套用。我們把握大原則,保證給到孩子的是更積極更陽光的內容,能夠激勵他更好地自我發展,未來無論貧富都能活得幸福快樂才是重點。


林怡


要完整的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對攀比心理及幼兒攀比的心理原因進行剖析,然後從家長身上找原因,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攀比的問題。

什麼是攀比心理

攀比在心理學上被界定為中性略偏陰性的心理特徵,即個體發現自身與參照個體發生偏差時產生負面情緒的心理過程。通常產生攀比心理的個體與被選作為參照的個體之間往往具有極大的相似性,導致自身被尊重的需要過分誇大,虛榮動機增強,甚至產生極端的心理障礙和行為。

幼兒攀比心理形成原因

1、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幼兒攀比心理提供經濟基礎。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哪個做父母的會不疼愛自己的子女、不想讓自己的子女打扮得比別人漂亮、時髦呢?一些家長本身也不願落後於別人,孩子想要什麼都儘量的滿足,自然會給幼兒的攀比心理提供良好的經濟基礎。

2、家長的溺愛,為幼兒的攀比滋生了依賴。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茁壯成長。超凡脫俗,把自己的子女當作掌上明珠,兒女要什麼就給什麼,甚至以自己子女與別人相比來顯示自己有身份有地位。過分的溺愛與遷就、嬌生慣養,會讓幼兒滋生攀比心理,產生依賴。

3、幼兒天真幼稚的天性為攀比提供心理基礎。

幼兒天真無瑕,心靈純潔,模仿能力、好奇心較強,易教易懂易模仿,是學知識學本領的時期,但幼兒未能辨別是非曲直,真善美醜,什麼都跟著學,因此,這種幼稚的天性為幼兒攀比提供了心理基礎,常為父母所忽現。

4、家長的自卑心理,是導致孩子攀比心理的一個重要原因。

有些家長在某些方面感到自愧不如的時候,為了證明自己,怕孩子受人欺負,讓人瞧不起,當孩子說其他同學有什麼東西的時候,父母便迫不及待的為自己的孩子買一份,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也在所不惜,這也是導致孩子產生攀比心理的一個重要原因。

正確處理攀比心理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審視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一、家長首先要審視自己: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任何微小的行為舉止都在影響自己的孩子。家長首先要審視自己是否有攀比之心,是否嫉妒別人的衣服比自己的貴。如果家長有攀比心較重,可以通過和朋友分享美好的事物來改善自己的性格,怎麼做呢?很簡單,每當自己有些好吃的好玩的東西的時候,記得叫上朋友一塊分享。

二、不要答應孩子的過分要求:

我們開頭說了,孩子都是有攀比的,關鍵是家長如何對待孩子的攀比之心,家長做對了,孩子自然就放棄了這種行為。家長能達到的一個基本的要求就是,不要給孩子買超出家庭經濟負擔的任何東西,買什麼東西都要講求是否適合自己的家庭經濟水平。

三、樹立正確的優越感:

當孩子的攀比之心不滿足的時候,也就是孩子認為自己比別人差的時候,他就會產生自卑心理,自卑反而會激發更大的對優越感的需求。這時候家長要因勢利導,引導孩子將優越感建立在正確的事情上,比如成績優異是一種主要的優越感的來源,家長應當注意誇獎孩子的成績優異,而不是誇獎孩子穿的漂亮。

四、讓孩子獲得成功

幫助孩子在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上獲得成功,這可以讓孩子意識到自己不需要通過攀比來滿足虛榮心,自己完全可以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獲得優越。讓孩子獲得成功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家長提供一定的幫助,當然不能替孩子寫作業,而是想辦法讓孩子自己想出答案,這樣孩子就認為是自己獲得了成功。長期堅持,孩子就會放棄錯誤的攀比之心。

五、和孩子一起做義工

家長會問讓孩子幹活孩子願意嗎?其實不是孩子不願意,而是家長不願意,是家長不願意做義工,所以拿孩子當藉口。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即便是工作,他們也會當作是玩,所以,家長要從心裡把這件事當作是玩,孩子也就樂意去了。

化解兒童攀比欲的措施

化解孩子攀比欲的一些小措施:

1、儘可能地安排孩子幫助弱者,從這一過程中感受自己的擁有已經很多很多,並在無私幫人的過程中收穫前所未有的幸福感和滿足感。

2、不要用物質滿足來代替親情的給予。要教導孩子無論從何種生活境遇下,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很幸福。

3、配合並支持孩子們穿著園服和校服,讓他們在統一著裝中體會“每個人生而平等”的要義。

4、將節約為本的環保行為描述成“時尚行為”,引導寶寶之間互相調劑服裝、圖書和玩具,反對奢侈浪費。


歡樂成長錄


童言無忌,遇到這種情況,可對孩子說,上學了,好好學習,你也會和他一樣。孩子象小樹,常修剪,才能成才。


桂珍


小孩對什麼事什麼物什麼話都好奇,所以不用太去在意。我女兒有時候也會說一下,然後我會看情況回覆她。有時候還會聽一聽就好,不回一笑而過


手機用戶3806114483


這就是社會,現在的孩子一個比一個聰明。 在生孩子之前就要有這種心理準備,沒有準備好的,現在也開始學著接受現實吧. 學一門樂器,儘量培養孩子的自信.


ShashaLi


耐心教育吧。


觀海聽濤31589


能怎麼辦?做父母的好好反省下自己為什麼這麼窮吧!


懟人懟出翔


我還真遇到了,我的小孩有個同學,關係比較好,父母在外打工,由爺爺照料。有一天我的小孩回來說那個同學每個月零花錢就有500萬,我本來想說不可能的,但還是和孩子說,你不準要你朋友的東西。我理解父母不在身邊,小孩子會怎麼想象父母如何有能耐。我知道那個孩子父母在上海開出租,我沒有點破,只是不想讓我的孩子無意中會傷害到別人。


陌如世


我會告訴我的孩子,別的爸爸媽媽再有錢,也都是爸爸媽媽的,孩子是沒有一分錢的,所有吃穿用度都是靠的父母,想要有錢就要以後自己努力,靠自己!





老太婆越來越老


太玻璃心了吧,只是說有人很有錢而已,很正常啊,難道要連別人有錢沒錢都看不出你才覺得正常?這不算攀比,說那有錢孩子有的我必須得有,沒有我就鬧才是攀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