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筆下生花,水城的路、水城的橋,真的美

筆下生花,水城的路、水城的橋,真的美

北方水城、美麗遷安

經濟社會發展突飛猛進

日新月異

遷安人的出行愈加便捷

生活幸福指數日益提高

水城的路縱橫交錯

四通八達

是一條條通往幸福生活的金光大道

水城的橋雄偉壯觀

使天塹變通途

猶如一道道絢麗的彩虹橫空飛架

一起來欣賞作家筆下

《水城的路 水城的橋》


節目視頻

水城的路 水城的橋

筆下生花,水城的路、水城的橋,真的美

這裡有山,這裡有礦,這裡是工業重鎮,被譽為鋼鐵遷安。

這裡有水,這裡有河,這裡是冀東明珠,被譽為北方水城。

這,就是我的家鄉——河北遷安。

筆下生花,水城的路、水城的橋,真的美

沒到過遷安的,恐怕只知道贊她的因礦而富。

到過遷安的,更會慨嘆她的因水而美。

筆下生花,水城的路、水城的橋,真的美

莽莽燕山、巍巍長城是她的脊樑。悠悠灤水哺育了她的兒女,孕育了燦爛的文明。

筆下生花,水城的路、水城的橋,真的美

這裡是令支古都,這裡是軒轅故里,這裡是伯夷叔齊的讓國之地。這裡有唐王飲馬河銅幫鐵底,這裡有女媧補天的五彩神石,這裡有齊桓公識途老馬的依稀蹄跡……

這裡,曾是灤河故道。旱季,礫石遍地,蓬蓽滿灘,一派荒涼。雨季,河洪泛濫,水患成災。如今,千年故道出平湖——黃臺湖綿延十數里,四倍杭州西湖大小。湖面波光萬頃,島嶼星羅,水鳥翔集,錦鱗騰躍,輕舟泛水,簔翁釣河,島嶼映著碧波,綠樹繞著蒼河,絕了水患,扮靚了鋼城,好一派旖旎的北國江南秀色!

筆下生花,水城的路、水城的橋,真的美

水,是遷安的靈魂;路,是水城的血脈。

水城的路是依著水的。

水城的堤也是路,路也是堤,水城的路用水雲鋪。

登頂黃臺,憑欄俯瞰。濱湖路——灤河生態防洪大堤,就像一條鐵的臂膀縱伸南北,折向東南。厚實的臂彎圍成一方搖籃,擋住了濤濤灤水,佑護了遷安一片泰然。

筆下生花,水城的路、水城的橋,真的美

馳騁在灤河防洪大堤上,平坦寬闊,輕鬆暢快。雲撲面,天接水,鋪天蓋地而來,和著那青翠的行道樹,漫卷長堤。

三里河堤,路面用青石砌成。蜿蜒的石板路,依河而走,順水勢而流,河道曲曲,路也彎彎。人們踏著石板路,徜徉於佳木芳野間,任繁花恣目,共口鼻生香,聞著鳥語,聽著蛙噪蟬鳴。伴著游魚戲水,野鳧雙雙,菖莆萋萋,蒹葭蒙霜,或悠然散步,或舞劍站樁,或推弓奏曲兒,或咿呀吊嗓,更有長槍短炮休閒著美好時光……

筆下生花,水城的路、水城的橋,真的美

水城的橋也是路,路也是橋。水城的橋千姿百態,水城的橋絢麗多彩。

路盡水邊,便成了橋。它接著水,連著路,水陸融為一體,水城的血脈就通了。河東河西,河南河北,渡水靠船,望河興嘆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夜幕降臨,彩燈齊放。夜色籠罩下的水城更迷人,更嫵媚。

一條巨龍——鋼城大橋橫貫東西,伏臥在水面上,乘風欲飛。龍脊的燈光照如白晝,橋頭巨型的龍頭標誌金碧輝煌,口中含著五彩龍珠,雙眼透出的兩道綠光,劃破天幕,直射蒼穹。橋面上,人來車往,川流不息。

筆下生花,水城的路、水城的橋,真的美

西北天幕上,一道彩虹升起,道道光流沿著彩虹淌下,恍若碩大皇冠上的條條玉旒迎風擺動,異常壯觀。哦!那不是彩虹,不是玉旒,那是祺光橋璀璨的燈光,那是祺光橋華美妖嬈的身形。

闊達的黃臺湖上,一朵巨幅的五彩蓮花醉臥在湖面上,那是橋連六島的傑作。

斜拉橋,兩個橋樁宛如鋼鐵巨人般伸出雙臂牽手南北兩岸……

水城的橋粗獷大氣,水城的橋更精巧雅緻。

公園裡霓虹閃耀光怪陸離。各種建築小品盪漾在水面上,燈光勾勒出她們典雅的身姿,頗有小家碧玉範兒。步道石藏匿在黑色樹影下,在它的盡頭玉帶橋影布水中,橋與倒影合成了一條橢圓的玉帶。十七孔橋,木棧道橋,鐵圍欄橋……個個姿態婀娜,半遮笑靨,似少女般的羞澀,千嬌百媚,楚楚動人。

筆下生花,水城的路、水城的橋,真的美

水城的路依著山,是綠的。藏身在崇山峻嶺之中,隱形於青松翠柏之間,自然就成了綠道。綠道橫亙著掛雲山,綿延在長城腳下,或懸于山腰,或伏於谷中,時而扶搖直上九宵,時而又栽倒下來遁入深澗,跌宕起伏中感受著過山車般的驚險刺激。

筆下生花,水城的路、水城的橋,真的美

綠道聯通了水城的各個景區。山葉口,塔寺峪,掛雲山,白羊峪,徐流口……成為一體,方便了各地的遊客出行。全域旅遊的大手筆構想,帶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富了沿線的百姓,讓這邊地老區——曾經的閉塞不毛之地,煥發出了青春活力。

筆下生花,水城的路、水城的橋,真的美

春還沒有暖透,性急的人們就已經踏上綠道。賞著第一抹新綠,聞著第一縷花香,品嚐著第一道嫩嫩的山野菜。

紅消翠滿,漫山碧透,人們遠離鬧市的聒噪悶熱,安享一份清涼。樹木陰翳,橫柯遮蔽,樹影斑駁的綠道邊,靈泉秀水相伴的壑谷裡,習習的風帶走了夏日的煩躁……

筆下生花,水城的路、水城的橋,真的美

層林盡染,瓜果飄香,秋天的綠道是最熱鬧的。隊隊的車,遠的近的,撥撥吃貨大軍排滿了綠道。京東板栗,山地核桃……各色乾鮮水果臨道設攤兒,果農遊客笑臉盈盈,各得其所。採摘園裡,誘人的大紅棗兒,串串葡萄香,人們拿著長杆短棒,揮舞著,歡笑著……

筆下生花,水城的路、水城的橋,真的美

冬雪皚皚,綠道安靜了許多。但仍不乏浪漫的人們,雪天行綠道,登長城,體驗望長城內外唯餘莽莽的聖潔豁達,感受雪後初晴紅裝素裹的壯美。玩累了,坐上農家火炕,吃著小米飯,品著豆花香,當年刀光劍影鼓角爭鳴的邊關地,一派祥和,歡聲滿地。

筆下生花,水城的路、水城的橋,真的美

豐富的鐵資源,曾讓遷安因礦而富。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轉型跨越,自我涅槃,淬火重生,營造北方水城,構築全域旅遊,走上了綠色環保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筆下生花,水城的路、水城的橋,真的美

我們的路對了,我們的路就暢達了。

橋連著民心,路接著城鄉,通達著四海八方,為水城的發展插上了理想的翅膀,助力水城騰飛向前!

筆下生花,水城的路、水城的橋,真的美

郎叢,筆名九思博文,遷安市作家協會、詩詞協會會員,高級教師。2019年開始提筆寫作,作品散見《唐山文學》《唐山勞動日報》《燕山》等報刊雜誌。

筆下生花,水城的路、水城的橋,真的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