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豆瓣8.6《婚姻故事》:讓我們懂得如何去經營一段幸福持久的婚姻

文 | 深沉的海

圖 | 網絡

《婚姻故事》是由諾亞·鮑姆巴赫執導的一部關於離婚的愛情紀錄片,通過女主角斯嘉麗·約翰遜飾演的妮可和亞當·德賴弗飾演的查理在離婚事件中的相愛相殺,真實地展現了一段親密關係從開始到結束的整個過程。兩個人之所以走上了離婚之路,並非不愛了,而是細碎的感知和錯位的期望讓彼此變得疏離,變得無法妥協,最終讓這一份婚姻對簿公堂,在充滿遺憾中和平離婚。

這部電影就像一面鏡子,讓每個人都能在裡面找到自己的影子。觀影之餘,它讓我們直面自己的內心,在如何保持婚姻關係長久的問題上,有了一份沉甸甸的認識。

豆瓣8.6《婚姻故事》:讓我們懂得如何去經營一段幸福持久的婚姻

《婚姻故事》榮獲眾多獎項

正是因為這部電影以其客觀的視角,將愛情,婚姻,家庭等諸多情感因素刻畫的極為真實細膩,引起了觀影大眾內心的深深共鳴。導演諾亞·鮑姆巴赫在寫劇本的時候做了很多研究,有過離婚經歷的斯嘉麗·約翰遜也參與了劇本的製作,電影中融入了很多他們自身的體驗與投射貼合現實生活的真實演繹和導演精妙的鏡頭語言以及場面調度,讓這部電影獲得了金球獎6項提名等眾多獎項,女主角斯嘉麗·約翰遜也憑藉此片第一次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豆瓣8.6《婚姻故事》:讓我們懂得如何去經營一段幸福持久的婚姻

諾亞·鮑姆巴赫室內拍攝中

在電影的開篇,導演諾亞·鮑姆巴赫採用了一串蒙太奇的拍攝手法,通過鏡頭更迭運動的節奏配合著彼此寫給對方的長信,讓觀眾在極短的時間內對兩位主角的基本概況有了深刻的認識。就在觀眾被細節吸引,以為是兩位主角在回憶婚姻中的溫情故事的時候,導演卻把鏡頭一轉,將觀眾拉回到了現實,原來兩位在進行離婚前的婚姻調解。故事從信的內容為切入點,最後以查理和兒子一起讀妮可開始未讀出的信結尾,整個電影既揭露出了導致他們婚姻生活走向終點的原因,也為他們在離婚案件因愛生恨的撕扯中注入了一抹溫情的色彩。

那麼,通過這部電影我們來探討一下,他們的婚姻關係是如何一步步瓦解掉以及什麼樣的婚姻關係才是最好的婚姻關係。

妮可愛的既隱忍又卑微,渴望被理解的訴求得不到相應的回應,是導致婚姻走向分離的直接原因

豆瓣8.6《婚姻故事》:讓我們懂得如何去經營一段幸福持久的婚姻

人們在戀愛中的一切都很相似,互相曾是彼此的一束光,開始的時候都是很美好的,儘管知道彼此都有不同的問題,但以愛之名都接受了。妮可本來可以在洛杉磯當一名電影明星,但她放棄了這個機會,跟著查理來到紐約演戲劇。只是後來的日子裡劇團越來越受歡迎,妮可卻漸漸失去了光彩,分量變得越來越輕,

自己也感覺變得越來越渺小,似乎成了別人才華的附庸品。

妮可因為開始時候的名氣,光環在婚姻中漸漸消融,妮可對查理的愛變得隱忍,卑微。當私下告訴查理的一些小建議,小想法被查理採納,進入他的作品,妮可會感覺很滿足,很受寵若驚;當妮可提出想要搬回洛杉磯住一陣,得到的卻只是查理的敷衍;曾經充滿理想,如今卻隱忍到想讓自己接受放下事業心和自我,做個賢妻良母算了;當妮可接到試播集的邀約,想從查理那得到認可,誰知換來的卻是嘲諷和妒忌;查理甚至連妮可的電話號碼都不知道,妮可最終明白,查理眼裡並沒有她

婚姻關係中,或許是妮可太遷就查理,讓查理習慣了妮可的這種卑微,甚至出軌劇團同事,這在妮可看來是忍無可忍,婚姻關係產生動搖

妮可追求自我人格的獨立而不得,是導致婚姻走向分離的根本原因

豆瓣8.6《婚姻故事》:讓我們懂得如何去經營一段幸福持久的婚姻

不管是作為妻子,還是作為母親,甚至作為女人本人,人們都希望從她們身上看到那種關於犧牲的精神,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她們都有自己獨立的人格,都是獨立於別人的個體,這種

獨立的人格在婚姻關係中顯得尤為重要,它是婚姻關係保持幸福長久的根本,並不意味著獨立人格需要屈服於婚姻關係

妮可本來具有獨立的人格,她對自我價值有著較高的認可,這讓她的愛也是有尊嚴的,她想要追求精神上的平等關係,而絕非活在某人的影子下面,沒有自我。

而妮可和查理的這段婚姻,或許是太愛對方,讓她漸漸喪失了自我,甚至要靠查理安排而活。如此種種讓她對自我價值也產生了懷疑,以及她想要的獨立人格是否也在一點點被對方吞噬?當一個婚姻中的女人喪失了人格獨立,那和奴隸還有什麼區別呢?出於對獨立人格的堅持,這才是他們離婚的根本所在。

查理在追求自我的道路上太以自我為中心,並沒有真正接受對方

豆瓣8.6《婚姻故事》:讓我們懂得如何去經營一段幸福持久的婚姻

在婚姻關係前行的道路上,查理太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除了對妮可的一些合理訴求,而妮可的遷就更是給他創造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氛圍。

在開頭一段蒙太奇片段來回穿插的時候,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地方。他們一家三人在玩桌遊,開始以查理的口吻讀那封長信,他說妮可爭強好勝,而回到妮可讀那封長信,她說查理非常爭強好勝,在這句對白裡多了一個“very”,相信編輯出身的諾亞·鮑姆巴赫,在這裡絕非無心之舉,從他們互相的語氣就可以看得出,他們的地位不對等。

正是這種不對等,給他們的婚姻關係造成了巨大的壓力。而更讓人感到遺憾的是,他們雙方都有著自己獨立的三觀,妮可已經不想再讓渡自己的權利,只想多愛自己一些,於是

他們的自我開始變得無法和另一個人的自我相處,最終走上決裂。不是不愛了,只是婚姻一詞對愛情太過沉重罷了。

或許,查理如果在婚姻關係前行的道路上除了看著前方,對身邊的靈魂伴侶多關注一些,會有不一樣的結局。

妮可和查理最終還是走上了離婚訴訟的道路,導演諾亞·鮑姆巴赫更是借這荒誕的婚姻制度打破了原本還抱有希望的情感,讓婚姻中甜蜜與悲傷交織的複雜情感在離婚過程中表露無餘或許揭露了婚姻的殘酷和真實,但更多的卻是讓我們看到了他們深愛對方的溫情與篤定。

離婚後的妮可也恢復了曾經的光彩,讓自己的價值得到了充分的體現,甚至讓自己提名了導演獎。當查理來到妮可的家,發現妮可有了新的男朋友,這個家並不是非他不可的時候,或許查理的內心是懊悔並且落寞的。而最讓人傷感的是,查理對妮可說出他接了藝術劇院的項目,需要在洛杉磯住一段時間的時候,兩人深情對望的眼神,相信他們一直還深愛著彼此。

探討什麼樣的婚姻關係才是最好的婚姻關係

豆瓣8.6《婚姻故事》:讓我們懂得如何去經營一段幸福持久的婚姻

我們努力的生活,對未來充滿著希望,也是為了在好的婚姻裡與一人終老。那麼,什麼樣的婚姻關係才算是最好的呢?我覺得應做到如下三點

一 好的婚姻關係應做到人格平等,是對視的關係,而非俯視或者仰視

只有人格平等,我們才能做到共同成長,才能不卑不亢,才能讓愛充滿著自信。當我們能夠做到對視,就能看到彼此靈魂深處的愛意,這種愛意是一種尊重,是一種欣賞,是一種動力,能夠讓我們彼此相融合,更能讓我們做最好的自己

如果是俯視的關係,就會變得很自我而忽視了對方,只是享受對方的愛意卻不為對方著想,只能將對方的愛慢慢消磨掉。

如果是仰視的關係,習慣了仰視對方,就會讓自己的愛變得卑微,也會讓自己失去自我

所以,人格平等的對視關係,為一個好的婚姻打下了基礎。

好的婚姻關係應做到人格獨立,而非依賴對方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應該是一個獨立的精神存在,但實際生活中,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做到自己的精神獨立。

當做不到自己的精神獨立,勢必會對對方產生依賴關係,做事沒有自己的行為準則,被動地接受別人的價值觀念,這絕非好的婚姻關係應該有的因素。

好的婚姻關係應做到彼此遷就,彼此成就

相信絕大多數婚姻的結合都是基於真善美的,但是相處的過程中總會有不可避免的矛盾產生。這個時候需要我們做到彼此遷就,彼此包容,當然不是無底線的遷就對方和包容對方,一切都基於合理的範圍內。

而婚姻又需要不斷的去改變和提升,需要培養我們婚姻的質量,那就需要我們彼此成就對方,一起變得更好,更優秀。

其實這三點可以總結成一點,那就是最好的婚姻關係,是讓彼此成為更好的自己

結語

整部影片很暖心,有著很強的代入感,斯嘉麗·約翰遜和亞當·德賴弗為我們展現了他們精湛的演技。特別是斯嘉麗·約翰遜,在這部電影裡完全顛覆了她以往的那種性感迷人的角色她用細膩的表情和複雜的情感,成功塑造了一位在婚姻關係中失去自我而最終又找回自己獨立人格的女性形象。

而導演諾亞·鮑姆巴赫,用他那精妙的鏡頭語言讓這部電影充滿了濃郁的個人風格,更是充滿了強烈的真實感,不失為一部很有誠意的電影作品。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