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怎麼進行理財?

笆芭壩壩


十二存單法

十二存單法就是在每年的12個月都存一筆1年期定期。比如說每個月發了工資,都拿出一部分錢存入1年期的定期,1年下來你就有了12筆定期存款。

從第二年起,每個月就有一筆定期存款到期,如果急用錢就可以取出;不用錢的話,也可以繼續存錢。

十二存單的好處就是每個月你都會有結餘,不僅能高於活期存款的利息,同時從第二年開始,你就會有一筆靈活使用的錢。如果不用,也可以一起存著。

現在連銀行也不保本保息,所有的存錢投資都要記住,投資跟存錢不同,要接受本金可能會有所損失的風險。想要有高收益,就要先學會承受風險。巴菲特曾經說過,在別人害怕的時候,要學會貪婪;在別人貪婪的時候,要學會害怕。

目前國內比較好的投資項目就是P2P平臺投資以及基金定投,股票投資適合有一定投資經驗的人。

4321理財法

如果是家庭理財,一定要注意合理分配投資。

4321是科學支配家庭財富的理財方法:

拿出家庭財富的40%投資:比如投資股票、外匯等有較高收益率的資產或供房,也可以選擇開放式基金定投,每個月通過自動扣款投資省時省力,達到強迫儲蓄的效果。

30%衣食住行:每月基本不可缺少的生活費用。

20%儲蓄備用:通常存為活期,需要的時候可以方便的提出來,或是可以投資P2P平臺。雖然現在關於P2P平臺有很多不好的事例出現,但是也說明了國家整改行業的決心,好的平臺會越來越好,不好的平臺會慢慢被剔除掉。

10%投保險:投保是一種長遠的安排,是對日後生活的負責和保障,尤其是預防家庭收入的主要創造者可能遇到的意外情況,以免對家庭經濟造成重創。

金字塔儲蓄法

金字塔儲蓄法是指把資金分成好多份,分別存入銀行定期,當有小額的資金需求時,僅把小額的資金取出,從而不影響大份額的理財收益。

比如,10萬元的資金,分成1萬元、2萬元、3萬元和4萬元四筆,分別做一年期定期存款。如果遇到需要1萬元的急用資金,那麼只需把四筆定存中的1萬元取出即可,另外三筆的利息收入並不受影響。


小城看看世界


以下是我家的真實案例:我家經歷過幾次重大變故,先是老爸冠心病花光一家人的積蓄五十萬,還外借了20多萬,08年老媽也因為胃癌早期做了胃切除手術,前幾個月堂妹也因白血病花光了大伯一輩子攢下的家底一百多萬,所以我現在首選理財就是保險,幫家裡健康的人都買了大病醫療險!


姓範的廣東海南


正確的理財觀念很重要,作為一個剛畢業一年的大學生來說,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下面以我舉例,比如我是一個比較穩健型的理財觀念者。

1.比如我將自己的存款的百分之60左右用於債券(支付寶理財界面有很多債券型基金,可以參考,一般年化5-7左右)的購買

2.百分之10用於保險的購買(這裡特意提醒,我認為兩個保險的購買越早越好,一個是醫療險,一個是重疾險)因為保險的購買規避了你生病所帶來的財產受損,很多家庭也都是因病致貧,所以我認為保險還是非常重要的。

3.百分之20用於一些激進類的基金購買,我自己是買了幾隻混合型和指數型的基金,在市場好的情況下可以為我帶來可觀的收益。

4.百分之10作為流動資金,存在支付寶裡,其實餘額寶也是一種基金,不過是貨幣基金,收益率也就比銀行的活期強那麼一些。但是隨時可以支取,這個還是非常重要的。

5.信用卡以及花唄的靈活運用,不是說不能使用,但至少保持你有一定的資金支持能夠償還,不可嚴重透支自己的資金吧。

碼了這麼多字,給大家看看我支付寶裡基金的情況吧,還買了6000塊的5g類基金,不過暫時處於虧損2%狀態,就不展示給大家看了,等盈利了,再發圖出來。





觸手可及a


(一)理財的三個環節

1、攢錢:掙一個花兩個一輩子都是窮人。一個月強制拿出10%的錢存在銀行或保險公司裡,很多人說做不到。那麼如果你的公司經營不好,老總要削減開支,給你兩個選擇,第一是把你開除,補償兩個月工資,第二是把你一千元的工資降到九百元,你能接受哪個方案?99%的人都能接受第二個方案。那麼你給自己做個強制儲蓄,發下錢後直接將10%的錢存入銀行或保險公司,不邁出這一步,你就永遠沒有錢花。

2、生錢:基金、股票、債券、不動產

3、護錢:天有不測風雲,誰也不知道會出什麼事,所以要給自己買保險,保險是理財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全部。生錢就像打一口井,為你的水庫注入源源不斷的水源,但是光有打井還不夠,要為水庫修個堤壩

(二)多少錢可以開始理?

錢生錢是長跑冠軍,理財一定要從年輕時開始。錢的秉性:你不愛我,我不愛你。

不在乎多少,一個月省下100元買基金,20歲存到60歲,是637800元;30歲存到60歲,是22萬;40歲起存,7萬;50歲,2萬。

(三)如何進行資產配置:

第一份:應急的錢,6個月至一年的生活費。存銀行,活期、定期,或者貨幣市場基金。

第二份:保命的錢,三至五年生活費,定存、國債、商業養老保險。應該是保本不賠,只會多不會少的東西。

第三份:閒錢,五年到十年不用的錢,只有這種錢才可以買股票,買基金,做房地產,或者跟朋友合夥一起開個什麼生意,去做這種投資,那麼必須是閒錢。

(四)聰明理財五大定律

4321定律:家庭資產合理配置比例是:家庭收入的40%用於供房及其他方面投資,30%用於家庭生活開支,20%用於銀行存款以備應急之需,10%用於保險。

72定律:不拿回利息利滾利存款,本金增值一倍所需要的時間等於72除以年收益率。比如,如果在銀行存10萬元,年利率是2%,每年利滾利,多少年能變20萬元?答案是36年。

80定律:股票佔總資產的合理比重等於80減去年齡的得數添上一個百分號(%)。比如,30歲時股票可佔總資產50%,50歲時則佔30%為宜。


深度研究筆記


評論員小韓;

怎麼進行理財?

生錢資產佔總資產80%以上;樂於接受新鮮的事物,並在不斷增長見識的過程中,提升自己辨別事物的能力,同時結交更多的朋友,拓展自己的圈子,遇到更多的貴人,進而良性循環

【REITs】是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投資REITs本質就是投資房地產哦。通過REITs幾百元就可以投資房地產了。就像買賣貨幣基金、股票一樣方便。有些REITs每年的現金分紅高達15%以上

【生錢資產類型的REITs】就是持續高分紅的REITs。其實一般的REITs都是持續高分紅的。因為各國法律都規定REITs每年至少要把90%以上的淨利潤分配給投資者。所以生錢資產類型的REITs也是一隻持續下大金蛋的鵝。

在我眼中,除被動的指數投資之外的主動投資方法,主要就兩種:以格雷厄姆和施洛斯為代表的純正格式菸蒂投資法;以巴菲特和芒格為代表的與優秀企業共同成長投資法【可轉債】可以轉換成股票的債券。在100元以下買進高信用等級的可轉債沒有風險。股市上漲的時候還能獲得超額收益。是一種收益下有保底,上不封頂的投資工具。一般90元以下買進,年化收益率可達到10%-20%。


天閱財經觀察


作為財經領域的投資者,並且在投資理財方面有多年的經驗。我想回答一下這個問題,讓大家形成良好的投資理財觀念,做金錢的主人。

俗話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很多人總想著要投資理財,但不知道該如何投資理財。我的觀點是投資和理財是分開的,投資帶來的是高收益和高風險,理財是收益小但可以保證本金不損失。

投資的範圍主要為房產、股票、基金;理財可以買債券,貨幣基金,銀行理財產品和銀行存款等固定收益類品種。接下來我具體圍繞這幾種投資和理財品種做以下介紹:

房產:隨著國家不斷推動城鎮化建設,一線二線城市建設速度不斷加快,這些城市人口也不斷上升,畢竟優質的資源都集中在這些大城市。我國城鎮化覆蓋率還不到60%,發達國家達到90%以上,城市最核心的就是房子,只要國家還沒有停止對城鎮化覆蓋率的推進,房子的價值也就不會下降,畢竟有很大的需求。雖然近年來國家的經濟增長不再是靠拉動房價來維持,但這些一線二線核心城市的房價隨著人均收入的提高還是有很大吸引力。房產需要的資金量比較大流動性也差,因此門檻相對較高,但這些一線二線核心城市的房產我個人認為還是有很大投資價值。

股票:中國股市發展到現在才30年左右,和歐美等國家上百年的股市相比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這並不是說股市沒有機會,我認為股票是最適合投資的對象。目前滬指3000點左右,位置不算太高,還是很適合投資(我說的股票是投資而不是炒股,這是有區別的,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有具體解釋)。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非常迅速,但這麼大的經濟體量的增長確很少有人能夠享受經濟增長帶來的紅利。我是長期看好中國經濟發展,我認為投資股票是最能享受中國紅利,而不是為通貨膨脹付出代價。投資股票只需在股票交易軟件上開通股票賬戶,就能實現交易股票投資。

基金:如果自己沒有投資股票的能力,不用擔心,選擇基金也是非常好的。相比股票來說基金是最適合大部分人的投資品種,管理基金都有自己的團隊,基金經理也是有豐富的投資經驗。但基金這麼好為什麼還會賠錢,我認為是沒有找對方法。基金主要有指數型,混合型,行業類等。對於大部分人我更推薦選擇滬深300,上證50等指數型基金,這兩類適合對股票瞭解不多,可做簡單的資產配置。基金投資也有方法,適合定投並且是越跌就越買這樣可以把成本不斷降低,但滬指超過4000點就不要買了持有就行,合適位置就可以止盈。總之現在買入基金,賠錢不要賣,什麼時候賺錢了再考慮賣出。購買基金可以在支付寶財富里面購買基金,關於如何挑選基金,可以關注我查看我寫過的文章。

債券:債券有低風險的純債,有中風險的混合債。純債比如國債、地方政府債券、金融債券、企業債券。混合債有可轉債,一些純債和股票的組合。債券大概年化利率可達5%~10%,支付寶財富里面也可以購買債券 ,我也寫了關於如何購買債券的文章,大家可以點擊我的頭像,到我的首頁查看。

貨幣基金:大家可能對這個詞比較陌生,但對於餘額寶都挺熟悉吧,餘額寶的收益就典型來自於貨幣基金。貨幣基金就是基金經理把你的錢投資一些安全係數高,收益穩定的品種,比如債券,票據,短期的有價證券等高流動性品種。貨幣基金大該年化利率2.5%。

銀行理財:銀行理財產品基本用於投資債券,大額存款等風險較低收益較高。大概收益為年化利息3.5%。

銀行存款:銀行存款用於銀行的借貸收取利息,我國五大行活期存款年化利率大概為0.35%,一年期定存利率大概為1.75%,而一些民營銀行一年期定存利率可達4%。如果要存銀行只要資金少於50萬,我推薦存在民營銀行,因為國家規定資金不高於50萬無論存在民銀還是國銀,造成損失全額賠付,所以就算銀行倒閉你的錢國家也會給你。

對於投資理財我寫過很多文章,歡迎大家點擊我的頭像關注我!


白馬與黑馬


個人理財還是非常重要的,而理財的渠道有很多種。下面小編就來跟大家聊一聊個人如何理財。

個人學習理財,一共有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要樹立科學的理財觀,學習基礎的理財知識。

需要多方面,多渠道學習理財知識,自學或者是報名課程,通過學習理財達人的經驗來讓自己逐漸進步。通過文章,書籍,課程等等來提升。

第二階段:打造自己的投資策略。

理財就離不開投資,但是投資需要注意風險,收益和風險是成正比的,收益低風險也低要看四大要素:收益性、安全性、流動性和門檻。選擇適合自己風險偏好的理財產品,並配置。

第三階段:後續管理,也就是資產配置再平衡

市場永遠在變化,我們一開始所做的資產配置比例也在被動發生變化,要經常去關注並做出相應的對策,才能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獲得收益。


馬可波羅show


1.避險。不要相信風險越大收益越大的說法。利息越高,越可能是騙子。你貪的是別人的利息,別人要的是你的本金。之前有些P2P給到25%的回報率,你想想,有什麼生意有這麼高的利潤?這還沒有算那些平臺的成本。

2.只投自己看的懂的。自己看不懂的,堅決不投!別人收益再高,那是別人的事,你一進去很可能就是接盤俠。

3.長期。沒有達到自己預定的收益率時不管是漲是跌不動。


客家阿哲


正如所說的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隨著收入的增加,現在越來越多人都有了理財意識,想著怎麼以錢掙錢💰。主要分為兩類說吧,如果你只是普通的工薪階層,工資並沒有很高,那可以去銀行諮詢一下,進行定投,定投同時具有儲蓄和投資功能;如果你有多點錢,那可以進行規劃,包括保險規劃、養老規劃、子女教育規劃,在規劃好這些後,再保留3個月或6個月的流動性(生活一般花銷)的基礎上,去大銀行和大公司購買理財產品和投資證券。


大樹抗風


其實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以年齡劃分來說的話,主要有這樣幾個階段:

1、單身期:參加工作到結婚前(2至5年)\r理財重點:\r該時期沒有太大的家庭負擔,精力旺盛,因為要為未來家庭積累資金,所以,理財重點應是努力尋找一份高薪工作,打好基礎。也可拿出部分儲蓄進行高風險投資,目的是學習投資理財經驗。另外,由於此時負擔較輕,年輕人的保費又相對較低,可為自己買點人壽保險,減少因意外導致收入減少或負擔加重。\r投資建議:\r可將積蓄的60%用於投資風險大、長期回報高的股票、基金等金融品種;20%選擇定期儲蓄;10%購買保險;10%存為活期儲蓄,以備不時之需。\r\r2、家庭形成期:結婚到孩子出生前(1至5年)\r理財重點:\r這一時期是家庭消費的高峰期。雖然經濟收入有所增加,生活趨於穩定,但家庭的基本生活用品還是比較簡單。為了提高生活質量,往往需要支付較大的家庭建設費用,如購買一些較高檔的生活用品、每月還購房貸款等。此階段的理財重點應放在合理安排家庭建設的費用支出上,稍有積累後,可以選擇一些比較激進的理財工具,如偏股型基金及股票等,以期獲得更高的回報。\r投資建議:\r可將積累資金的50%投資於股票或成長型基金;35%投資於債券和保險;15%留作活期儲蓄。\r\r3、家庭成長期:孩子出生到上大學前(9至12年)\r理財重點:\r家庭的最大開支是子女教育費用和保健醫療費等。但隨著子女的自理能力增強,父母可以根據經驗在投資方面適當進行創業,如進行風險投資等。購買保險應偏重於教育基金、父母自身保障等。\r投資建議:\r可將資本的30%投資於房產,以獲得長期穩定的回報;40%投資股票、外匯或期貨;20%投資銀行定期存款或債券及保險;10%是活期儲蓄,以備家庭急用。\r\r4、子女大學教育期:孩子上大學後(4至7年)\r理財重點:\r這一階段子女的教育費用和生活費用猛增。對於理財已經取得成功、積累了一定財富的家庭來說,完全有能力支付,不會感到困難。因此,可繼續發揮理財經驗,發展投資事業,創造更多財富。而那些理財不順利、仍未富裕起來的家庭,通常負擔比較繁重,應把子女教育費用和生活費用作為理財重點,確保子女順利完成學業。一般情況下,到了這個階段,理財仍未取得成功的家庭,就說明其缺乏致富的能力,應把希望寄託在子女身上,千萬不要因急需用錢而亂理財。\r投資建議:\r將積蓄資金的40%用於股票或成長型基金的投資,但要注意嚴格控制風險;40%用於銀行存款或國債,以應付子女的教育費用;10%用於保險;10%作為家庭備用。\r\r5、家庭成熟期:子女工作到自己退休前(約15年)\r理財重點:\r這期間,由於自己的工作能力、工作經驗、經濟狀況都已達到了最佳狀態,加上子女開始獨立,家庭負擔逐漸減輕,因此,最適合積累財富,理財重點應側重於擴大投資。但由於已進入人生後期,萬一風險投資失敗,就會葬送一生積累的財富。所以,在選擇投資工具時,不宜過多選擇風險投資的方式。此外,還要存儲一筆養老金,並且這筆錢是雷打不動的。保險是比較穩健和安全的投資工具之一,雖然回報偏低,但作為強制性儲蓄,有利於累積養老金和資產保全,是比較好的選擇。\r投資建議:\r將可投資資本的50%用於股票或同類基金;40%用於定期存款、債券及保險;10%用於活期儲蓄。但隨著退休年齡逐漸接近,用於風險投資的比例應逐漸減少。在保險需求上,應逐漸偏重於養老、健康、重大疾病險。\r\r6、退休以後^_^\r理財重點:\r應以安度晚年為目的,投資和花費通常都比較保守,身體和精神健康最重要。在這時期最好不要進行新的投資,尤其不能再進行風險投資。\r投資建議:\r將可投資資本的10%用於股票或股票型基金;50%投資於定期儲蓄或債券;40%進行活期儲蓄。對於資產比較豐厚的家庭,可採用合法節稅手段,把財產有效地交給下一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