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復工後思緒太亂如何調整?做工作列表先解決小問題,可增加成就感

隨著全國逐步復工復產,不少朋友已經戴上口罩,奔波在上下班的路上。然而對於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而不得不在家的市民來說,恢復上班後心態應該如何調整呢?

對此,廣州醫科大學精神衛生學院副院長,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社區精神科主任周亮教授表示,雖然經歷長時間的休息,但對於大部分人而言,復工實際上也是恢復過往的生活節奏,理論上說恢復工作狀態並非存在太大困難。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於疫情等客觀因素影響,很大部分人既定的工作節奏或許被打亂,容易出現一些思緒混亂和焦慮等情緒,因此他建議可以在工作前進行列表,並按照自己的節奏一個一個去解決相應問題,這樣即可減輕工作帶來的心理壓力,同時也可以增加自己的成就感。

下面我們聽聽周教授怎麼說。


長時間居家給我們帶來的影響是多個方面的,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長時間居家主要是打亂了生活和工作節奏,會有無聊、憋得慌等感受,這種一般性心理上困擾,在居家隔離、生活逐步恢復正常以後很快就會消失,不會造成長時間的一個困擾。

但對於少部分的人,可能因為心理上的特質或人格上的特點,他們有可能會有比較嚴重的情緒上的反應。比較常見是焦慮、疑病、恐慌等一些情緒,像擔心自己容易得新冠肺炎,出現反覆的清洗、消毒行為,對自己有點咳嗽會擔心自己是不是得了新冠肺炎,會有這樣的擔憂情緒。應該說,這種表現可能跟強迫症比較相似一些,在疫情期間,我想每個人可能會多洗幾次手,也是很常見的行為,如果嚴重到無法控制自己擔憂的情緒,特別擔心,每天要花1到兩個小時在消毒和洗手上面,這個可能就有點超過正常的幅度。這種稍微嚴重一點,可能需要比較專業一點的心理方面幫助。

在這一次所謂“長假”後的復工、復產和復學,我們可能要再一次調整我們的節奏、心態和作息習慣,才能重新習慣這樣的生活。總的來說,我覺得對於大部分人來講,(恢復正常生活節奏)並不是一個比較困難的事情,因為這不是一個全新的挑戰。

當然,實際當中我們也會遇到一些困難,付出一定努力去調整。舉例來看,最典型的就是睡眠問題,很多人在假期期間有晚睡晚起的行為,恢復上班、上學以後又要恢復正常作息時間,這會對正常人帶來一定壓力和挑戰,所以我建議是,正確的復工、復學和復產之前就開始調整作息時間,提前開始調整,如果在很短時間內調整,可能會身體存在不適應情況。所以我建議提前三五天到一週開始調整作息時間,一直到上班前調整到正常狀態。

當然實際上還有一些困難,例如現在大家已經上班了,小朋友還沒有上學,這個事情該怎麼辦?這時候需要家庭內部付出努力才能克服,比如老人家幫忙、或者和上班的領導及同事達成協議,可以帶小孩上班,付出額外努力去克服。

總的來講就是要不斷調整生活習慣、作息時間來適應生活節奏規律的變化,給自己帶來這種壓力。

我知道很多人理論上在正月初七、初八就安排上班,整年工作是有計劃的,很多人計劃或安排已經是打亂的。尤其是餐飲、旅遊等行業有非常大影響,我覺得在調整背景下,去做計劃和安排。

我比較建議用比較理性分析方法,如果大家熟悉管理學,可以用SWAT的分析方法的話,或列出挑戰和試圖解決挑戰的方法,或把這一年的計劃中哪些工作被耽誤了,接下來時間如何彌補這個疫情帶來的損失。多做理性思考,排除負面情緒帶來困擾,我建議拿筆寫下來,一點一點去解決和分析困難,不是讓負面情緒干擾我們想法和行為。

每個人的習慣可能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可能會有一個工作列表,它不是按照大和小順序排列,有的人會按照事情的輕重緩急來排列,有的人會按照從小來排列,有的人則是從小到大排列,我覺得怎麼排列都沒問題,如果你有一個工作任務清單,有計劃、有條理、有邏輯地根據自己的習慣、工作性質和特點,一點一點去完成,每完成一件心理壓力就會減少一份,給自己增加成功感受,如果你感覺千頭萬緒無窮無盡的事情要做,不知道要從什麼地方開始,我強烈建議你去做清單,一件一件去完成,理性分析是解決困難的重要方法。

經過長時間的休假,回到工作崗位肯定面臨改變。所以我建議除了上班時間之外,多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來減輕壓力,愛聽音樂的當然沒什麼問題,愛運動也可以,當然有些過去喜歡做的現在不太合適,例如愛逛街,現在去逛街可能不太合適。

其實,我這個建議的核心就是,不要把工作當中的壓力帶到生活,如果把工作中的問題帶回家,可能會給家庭中的人際關係帶來衝突,會給你帶來很緊張、著急的狀態。要解決這些問題,我覺得可以增加一些程序性的動作,例如下班回家把工作服裝換下來,換上輕鬆休閒居家服,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例如聽音樂、運動或其他能讓你放鬆的事情。因為家是讓你感到溫暖、放鬆的地方,而不是緊張焦慮的地方,所以把工作和生活儘量分開,這樣有助大家調整。


監製 謝豔霞

統籌 馬建忠

主播 蔣莊

採訪 南都記者 曾文瓊 製作 南都記者 貝貝

通訊員 宋易倩 劉靖雯


復工後思緒太亂如何調整?做工作列表先解決小問題,可增加成就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