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公司為什麼不要你,原因你可能一開始就想錯了

很多時候,你去面試過後,往往收到面試官的一句回覆:“回家等消息。”

但大多數情況下是沒有消息的,即使你落選了,大部分企業是不會告訴你理由的,即使有,也是簡單地和你說不匹配。

還有一部分人好不容易熬過面試,進入企業,卻熬不過試用期。

不管是面試失敗,還是試用期不通過,相信大家都很少去思考,是什麼導致自己落選了。

今天我們就從面試官的角度,來談談,企業為什麼不要你?


公司為什麼不要你,原因你可能一開始就想錯了

1.工作中誰決定了你的去留?

對於誰決定自己在企業中的去留,大家第一反應一定是:這不廢話,當然是老闆呀

這個答案對也不對。

對的原因是這個決定確實是老闆做的,說不對,是因為大家看不到更深層次的原因,沒認清員工和企業之間深層次的關係。

曾經我們公司招聘過一位女生,簡歷不錯,大學期間做過不少項目,但是試用期內,我們發現她連一些基礎的工作都做得很差,最後只能請她離開。

你可能會有這樣一種錯覺,認為應聘者和企業是競爭關係,這樣的理解是錯誤的。

我們可以用經濟學中最重要的理論,供需理論來解釋這個問題。

在整個勞動力市場中,企業是需求方,應聘者是提供方,他們之間不是直接的競爭關係,而是合作關係,因為合作,所以就有議價(談工資),而議價的結果就會落在供需的平衡點上。

對於一個員工,能否留下來,就是員工實際能力和企業預期結果的匹配度博弈的結果,而這個預期結果就是市場中其他競爭者能達到的標準,所以企業很清楚,這個崗位的及格標準是什麼?

如果你的工作成果低於這個標準,那麼你只能離開。

所以綜合上所述,決定一個應聘者去留其實是市場中能提供同類型勞動力的其他競爭者,這才是最本質的原因。

只要你做不到市場的及格線,那你一定是被淘汰的那個。

這樣的我們就從經濟學的原理中,找到決定我們去留的底層邏輯,對此我有兩方面的建議

①面試前:瞭解該崗位的基本要求,確保自己的能力在平均線以上

②試用期:瞭解公司中同類崗位人員的能力水平,讓自己處於中上水平。

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不容易被淘汰。


公司為什麼不要你,原因你可能一開始就想錯了

2.工資高低意味著什麼?

我見過很多應聘者,在談及工資的時候,總喜歡說我學歷高,所以就要更高的工資,這樣看似正確的思考邏輯,其實是有問題的。

要知道,企業對工資的態度依舊是以“供需導向”,而不是“成本導向”。

而認為“高學歷一定高工資”就是一種“成本導向”的思考方式。

比如剛才提到的學歷,不管投資了多少時間和金錢在學習上,這些都是你的成本。

而供求理論的一個推論就是,成本不決定價格,供需才決定價格。

再舉個一個生活中的例子,同一個作者,用1萬元的鋼筆寫出的書,就一定比100元的鋼筆寫的書要賣得更好嗎?

回到企業當中,比如企業招聘平臺運營,考慮這個崗位對企業有什麼價值,崗位內容職責是什麼,需要什麼樣的能力?

所以,企業看重的是崗位價值,其他的,不重要(人品還是要考慮下的)。

另外有些人去面試,企業的HR給了高工資,很開心,覺得自己賺到了。

但我想提個醒,不要高興得太早,要去深刻理解高工資背後的邏輯。

所有愜意的存在都有一個目的,那就是盈利,企業絕對不傻。

高工資背後是高預期,高工資釋放的信號是,你要做的工作,可能要比這個崗位原本要做的工作更多,更難。這就是在供給不變的情況下,需求曲線上移拉高了價格。

所有的企業都在追求員工的“性價比”,不管工資高低,都是要能提供同等價值。一旦你的工作成果達不到預期,那你一樣面臨著被裁掉的可能。

如何確定自己應該拿多少工資?

前面說了那麼多,你現在已經明白價格是市場需求決定的,所以也很簡單,直接到各大招聘網站看看這個崗位的平均薪酬就可以了。

懂得供需理論,求職過程中就要留意市場中的稀缺崗位,不斷提升自己,讓自己的能勝任它,這樣才能把高工資牢牢握在自己的手中。


公司為什麼不要你,原因你可能一開始就想錯了

3.企業看重什麼?

除了考慮供需關係,現在很多企業招聘還有一個趨勢,那就是年輕化。

追求年輕化,是因為企業更看重年輕化帶來的附屬能力——學習力。

雖然這不是絕對的,但是年輕相對更有優勢,難道不是嗎?

對於目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企業更看重增量,而不是存量。

沒有經驗,可以去學,不會溝通,可以學。學習能力代表了一個人的成長能力,代表應對不確定的能力。

以前我面試的時候我都會問求職者:“平常休閒的時間會做什麼?”有回答看書學習,當然也有一些回答刷劇看綜藝的。

但是據我的觀察,那些願意為自己的成長投資的人,各方面的綜合能力都會比較強。

把閒暇投入到學習中和把閒暇投入到娛樂消遣中,背後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生觀。

前者對自我的要求更高,渴望成長,後者追求享樂,普遍平庸。

總之,有較強學習能力的人,意味著更大成長空間,自然受到企業主的青睞。


公司為什麼不要你,原因你可能一開始就想錯了

結語

今天我們總共聊了2個話題,有兩個簡單的結論

①決定你的去留和工資是市場上勞動力的供求關係;

②企業會越來越看重應聘者的學習能力。

好了,疫情也快到尾聲,希望大家好好準備,爭取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


我是【飛翔的海馬】,80後知識獵人,專注知識管理與認知升級。歡迎關注我,一起學習如何學習,用學習活出100種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