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 長葛典故:鄭莊公掘地見母是怎麼回事?

鄭莊公,姓姬,名寤生,春秋早期鄭國國君,有“春秋小霸”之稱。

說到鄭莊公就不能不提起他的母親——武姜。武姜是鄭莊公父親鄭武公的原配夫人,申國國君申侯之女。

當年申侯為解救自己被打入冷宮的大女兒——申後(周幽王的結髮妻子,後被美女褒姒奪寵,被周幽王廢黜並打入冷宮),以及為失去名分和地位的外甥重新奪回屬於他的一切,聯合了西北的犬戎部落,攻陷了當時的周王朝的都城鎬京。時任周王朝卿士的鄭伯姬友(鄭莊公的爺爺、武公的老爸)為了保護周幽王,以身殉國。

後來,申侯為了送走犬戎部落,又聯合鄭、衛、秦、晉等國,讓這些鄰近的諸侯國幫忙。 都說人多力量大,犬戎人見勢不妙,拔腿就跑。

在這次保衛周王室的戰鬥中,年輕的、一表人才的鄭世子——掘突,很受申侯的喜歡。於是,申侯就把自己的二女兒嫁給了他(即後來的鄭武公)。

不久之後,武姜便懷有身孕,經過十月懷胎,至期產下一子——即鄭莊公寤生。按理說,第一胎生個男孩,應該是件很讓家人高興的事情。但武姜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因為這個孩子的出生方式很讓她不滿意。據史料記載,鄭莊公寤生出生時,是先出的腳,後露的頭,給自己的母親武姜出了個難題——難產。

於是,年輕的武姜對自己的第一個兒子很不喜歡,甚至有點仇恨。於是,任性的武姜便為自己的兒子取名為“寤生”。所謂寤生也就是不好生的意思,和“順溜”兄弟正好相反。

數年後,武姜又產下一子——叔段。叔段長大後,那是一個玉樹臨風,能說會道,而且還精通騎射,很是讓武姜喜歡。

武公晚年,武姜希望武公讓自己的二兒子叔段來繼承君位。但武公並沒有同意,首先按照周禮來說,長幼有別,不可亂了禮數。再者,長子寤生在治國理政方面,不管是經驗還是方法上面,都要比叔段熟練老到得多。

於是,為了寤生順利繼承自己的位子,武公在臨死前把叔段分封在了地盤並不大的共城——故後稱為共叔段。因為按照武公的想法,幾千人的城池還是能夠讓叔段過上優越的日子的,一生衣食無憂是一點問題也沒有的。但是如果他想要造反的話,那就是自尋死路了。

可想而知,對於這一結果,武姜是很不滿意的。但她深知武公的秉性,按照目前的情況,自己是無論如何也改變不了這一切的,只有等到以後再說了。

武公死後,鄭莊公寤生繼位。


長葛典故:鄭莊公掘地見母是怎麼回事?

莊公繼位伊始,武姜便開始為自己的二兒子共叔段謀求一定的政治地位和權勢。首先,她開口向莊公要了一個地方——制邑(外號又稱虎牢關)。武姜是一個很有戰略眼光的女人,制邑是鄭國都城新鄭的門戶,誰如果要是控制住了制邑,那麼,將來造反的成功率那是很高的,缺少的就只是時間和機會而已。

不過放心,武公選取莊公是有一定道理的。面對母親對此地的索要,莊公就認定一句話——先父臨死之前對我特意交代,以後分封功臣子弟,除了制邑外,其他任何地方都可以!

對於莊公的回答,武姜有點始料未及。但她很快便反應了過來,並亮出了自己的第二個殺手鐧:制邑我可以不要,那滎陽給他總該可以吧?

雖然莊公有所準備,但武姜的要求還是讓他多少有一點吃驚,你還真敢要啊!

滎陽,是鄭國的第二大城市,不論從人口還是經濟實力還看,與都城新鄭都沒有太大的區別。要是以後用它來做叛亂的基地,對鄭莊公來說,威脅時相當大的!

鄭莊公低下了頭,深深地沉思了起來。

面對大兒子的沉默,武姜說出了最後一句話——如果連這個小小的要求你都答應不了,那我和你二弟就只好到他國求生去了!

面對母親的威脅,莊公心中開始猶豫了:如果讓叔段去滎陽,那麼以後再加上自己這位“仁慈”母親的指教,叛亂是早晚都要發生的;如果不答應她,一旦事情鬧大,自己將永遠背上一頂對母親不孝順、對弟弟不友愛的帽子。

好吧,我把滎陽給他,看他能翻起多大的浪來!

得到莊公應允的一瞬間,武姜的嘴角露出了一絲詭異的笑容。

在得知莊公要把滎陽分封給共叔段後的消息後,作為鄭國第一謀臣的祭足,感覺到事情有些不妙,他怕剛剛登上君位的莊公,會因為母子情意而使整個鄭國在將來陷入混亂的局面。這是他所不想看到的,更何況先君駕崩前也曾對自己有所交代!

見到莊公後,祭足就把自己對時局的看法如實地告訴給了他,並對以後共叔段可能造成的影響表示出了擔憂。

對於祭足的擔憂,其實莊公已經考慮到了。他沒有說話,而是靜靜地看著前方。然後轉過頭,凝視著祭足,堅定地說出了那句流傳千古的名言:“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翻譯過來就是:你等著吧,他壞事做多了,一定會自尋滅亡的!言外之意就是,在他劣跡還沒有顯露出來之前,我是不會動他的;但是,如果他一旦做出什麼特別出格的事情,那不好意思,到時候我也會親兄弟明算賬的,新帳老賬一塊結單!

回頭再來說說武姜和共叔段。從現在開始,人家的地盤已經從小小的共城擴展到了滎陽,而且連鄭國西部和北部的邊境地區也都在他的管轄範圍,包括官吏的任免、軍隊的調動、賦稅的增減等等,一切的一切!

現在地盤有了,權利有了,經濟實力和武裝力量也是以前所不能比的。現在他需要的,只是機會——等待哥哥莊公放鬆警惕的那一天。

原來,在太叔段在離開都城之前,曾經受到武姜的秘密接見。這位“仁慈”的母親在這次談話中,向太叔段透漏了一個自己策劃的陰謀——你在外邊趕緊發展自己的勢力,你哥哥這兒暫時有我盯著,一旦時機成熟,我會找“可靠人員”給你送信。到時候,你從外面率兵攻打都城,我讓自己人給你開門。到那時,整個鄭國就會成為你的天下,我也不會再看到你那令人討厭的哥哥!

於是,到達滎陽後,太叔段就開始四處活動,到處拉攏人馬,準備伺機行事。

當時,按照周王朝的慣例,諸侯國國君如果在周天子那兒擔任一定職務的話(比如鄭莊公擔任卿士一職),每年都必前去朝見天子。

太叔段一直在等待著莊公離開國都,前去朝見天子得那一天。

等啊等,等了一年多,自己都快著急死了,哥哥那裡還沒有一點動靜。

其實,對於太叔段的小算盤是怎麼打得,莊公心裡早已經看的清清楚楚。他是再明白不過了,只是沒有找到他對自己下手的證據而已!

過了一陣子,太叔段託名外出狩獵,調動大批軍隊突襲了鄭國的兩大軍事重鎮——鄢城和廩延。

被趕出轄地的兩位市長,無奈之下來到了都城,向國君彙報了這一緊急情況。

按照一般人的思維,這麼重大的情況,國君肯定會火冒三丈,因為這意味著早飯,公然挑戰國家政權!

於是,上卿公子呂站了出來。公子呂,鄭國公室成員,鄭莊公寤生的異母弟弟。

聽到兩位市長的彙報,公子呂急忙建議莊公立即對太叔段實施軍事打擊,因為現在的情況很明顯。一來,我們已經抓住了他的把柄,有了處置他的理由。再者,我們鄭國現在居然出現了兩個政權——即中央政權和太叔段割據政權。現在他的能力還沒達到頂點,處置起來還來得及;如果再不行動,等以後時間長了,他的實力進一步增強,到時候不光軍事上對我們有一定的威脅,而且人心也會發生動搖。

令眾人極為失望的是,鄭莊公不但沒有表現出憂心忡忡的樣子,反而非常平靜地對大家表示,太叔段是自己母親最為疼愛的兒子,同時也是自己的親弟弟,他就是再胡鬧,自己也不能對他下手!

鄭莊公不是不想殺太叔段,也不是不想讓鄭國恢復到平靜狀態,只是現在時機還是不是太成熟,他還需要等!

公子呂見莊公依舊沒有下定決心,散朝後,他又來到莊公的寢宮,繼續商議太叔段的問題。

武公靜靜地聽公子呂說完,轉頭看向了門外,然後若有所思地嘆了口氣,轉而說出了自己真實的想法:如果現在我把太叔段打敗,或把他抓起來,或把他殺了,你們有沒有考慮過這一過程會有一個人會進行干預?

沒錯,那人正是莊公自己的母親——武姜。

鄭莊公停頓了一下,又接著說道,現在動手,即使贏得軍事上的勝利,但萬一那個進行干預的人在國內外到處散播謠言,說我寤生不光殺了自己的兄弟,而且對自己的母親也極為不孝。如果沒人聽還好,可是又有多少人真的瞭解其中的內幕呢?萬一到時我們受到國內外的輿論譴責,那時我們又該怎麼辦呢?

見莊公有此憂慮,公子呂給扎莊公出了一計——引蛇出洞。即莊公對外聲稱自己要去洛邑朝見周王,此等消息一旦傳到武姜和太叔段的耳朵裡,他們一定會有所行動的!

果然不出所料,在得到這個消息的第一時間,武姜極為高興——時機終於來了,我的小兒子終於可以來到我的身邊了。

於是,武姜趕緊寫了封親筆信,讓身邊的近侍快馬加鞭送給太叔段,信中把莊公大概的動身日期告訴了他,並約定到時自己也會派人在城內動手,和你的人馬來個裡應外合,不愁奪不到鄭國的政權。

好計!好計!

但武姜並不知道,自己的此時的一舉一動都被莊公看的清清楚楚,而且自己還是被人牽著鼻子走!

一切都按照計劃進行:武姜寫信給太叔段,送信人馬被莊公俘獲,莊公改派自己的親信前去送信,換回了太叔段的回信,信中約定了到時行動的暗號。

好!真好!

自以為滴水不漏的母子二人,不知道自己已經落入了別人精心設計的圈套,並且一步步走向深淵,走向滅亡!

就在太叔段帶領大軍從京城出發的同時,另一班人馬也在悄悄行動——公子呂帶領大批人馬已經埋伏在京城的外圍,他們的行動目標是:在太叔段走遠之後,突襲滎陽,一舉拿下他的老巢!

太叔段出發兩日後就得到了第一個噩耗——滎陽被公子呂圍攻了,自己的巢穴岌岌可危,一旦老巢不保,自己的處境降級為被動。

彆著急,這才剛開始,好戲還在後頭呢!

慌亂之下,太叔段帶領自己的人馬火速回援。但一切都晚了,等太叔段一行到達京城城下之時,城上遍插的是公子呂和鄭國中央政權的旗幟。

啥也別說了,趕緊用力鞭打幾下胯下的坐騎吧,一切希望都寄託在這哥們身上了,如果你能跑的快一點,那麼兄弟我也能夠活命,如果你跑得慢,那麼我們都將玩完!

還好,太叔段的這位哥們並沒有讓他失望,安全帶領他來到了他最初的封地——共城。

之前我們也曾經說過,共城只是一個小小的城鎮,並沒有完善的防禦措施——城池不高,人馬不多,糧草不夠!

於是,公子呂並沒有費多大的精力,共城就輕鬆到手了!

太叔段由於無顏見人,兵敗後即自殺。

太叔段死後,莊公命人將先前武姜所寫之書,以及自己騙的得回信,一起送到了武姜的手中。隨信還留有一句話——“不及黃泉,無相見也(如果你不死,我是不會去見你的)”!

武姜見到書信,羞愧難當,即刻收拾衣物,按照莊公的安排,搬往鄭國的偏僻小鎮——穎地前去居住。

其實,莊公的這一行為是迫不得已的,他並不想與自己的親生母親決裂,只是母親一系列的做法讓自己很是傷心,同樣是自己的親生兒子,為什麼她對自己的弟弟就那麼好,為什麼就那麼的討厭自己?

沒辦法,說出的話如同潑出去的水,不可能再收回!

都說深山老林多隱士,隱士裡面多高人。說來也巧,就在武姜居住的穎地附近,就有一處山谷,名曰穎谷。穎谷裡面還真有一位高人,名叫穎考叔。

穎考叔聽說國君鄭莊公把自己的母親,從都城趕到了偏遠的小穎城,感到此舉對他以後的發展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因為他先前就已經聽說過了莊公的隱忍與謀略,認為莊公一定不是一個守成之君,他以後一定會做出一些驚人的業績。所以,他不想讓莊公為此事遭外人的譴責而背上心理上的包袱。

於是,他來到了都城,並請求面見國君鄭莊公,自己有東西要進獻給他。莊公來後,穎考叔把自己所帶的東西呈送了上去。

來而不往非禮也,眼看飯點就要到了,出於回敬,莊公讓穎考叔留下來吃頓飯。

一會,侍從們拖著幾盤蒸羊肉送了上來。鄭莊公把其中一盤賞賜給了穎考叔,穎考叔把盤中的肉湯喝的差不多了,而裡面的肉卻一口都沒有動。

對此,莊公有點不解,難道他是素食主義者,還是天生吃不慣羊肉。

錯,都不是!穎考叔的做法是有一定目的的!

於是,莊公就納悶地問穎考叔,為什麼不吃自己賞賜給他的羊肉。穎考叔表示,自己之所以不吃國君所賞賜的肉,是因為家中還有一位年邁的老母,自己要把這上等的、國君賞賜給自己的美食,帶回去給自己的老母食用。

對於穎考叔的回答,鄭莊公多少有點意外,直誇他是孝子。但緊接著鄭莊公就嘆了聲氣,感嘆自己還不如穎考叔,他還有母親能送東西,自己連給自己母親送東西的機會都沒有了。

穎考叔明知故問地問莊公是怎麼回事,鄭莊公就把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以及“黃泉之誓”還有自己現在是如何的後悔的,都告訴了穎他。接著又低下頭,繼續嘆起了氣。

得知鄭莊公並不是真正地想與武姜斷絕母子關係,穎考叔也輕輕地舒了口氣。如果事情是這樣的話,那麼對於自己的下一步行動是極為有利的——勸說莊公母子和好。

前面的一切都是穎考叔的試探,都是為了後面的勸說做的鋪墊。

畢竟血濃於水,母子情深!

於是穎考叔給莊公出了個主意——你不是當初發過“不及黃泉,無相見也”的誓言麼。好說,國君您可以在穎地的地下挖一個深一點的地道,把挖到泉水(即黃泉)的那一處地方連接到一口水井。然後我把您的母親給接過去,之後您再過去迎接自己的母親。這樣,您和您的母親就能夠在黃泉邊相見了,外界也不會再有什麼說法了!

聽了穎考叔的點子,鄭莊公大大為高興,隨即就讓他帶領五百名青壯年前去穎谷去挖地道。在地下將近三十米的地方挖到一個泉眼後,眾人趕緊堵上,再起旁邊建好水井之後又把泉眼挖開。接著,又在井旁建有一間側室,以用做莊公母子的相認之地。

地下室建好之後,穎考叔立即通知給了鄭莊公。然後迎接武姜過去,並把莊公是如何的後悔一五一十地告訴給了她。

武姜現在就剩了長子莊公一人,再怎麼說也是自己的親生兒子,不可能一點情感都沒有。對於穎考叔的做法,武姜也很是感激,畢竟自己馬上就要老了,不管是生活上,還是心理上,都要有所依靠,這個人除了自己的親生兒子寤生外,其他任何人都是代替不了的!

不久,鄭莊公就帶領大批侍從人員,前來迎接母親武姜。母子二人在地下室內抱頭痛哭,順利相認。

順便提一下,這位穎考叔因為指點莊公認母有功,再加上自身擁有無窮的謀略,回去後被鄭莊公封為大夫,後來成為鄭國一位出色的將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