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五行與五臟

傳統中醫學認為,人的有機整體是以五臟為核心構成的一個極為複雜的統一的體,它以五臟為主,配合六腑,以經絡為網絡,聯繫軀體組織器官,形成五大系統。這是中醫學系統論的一部分。所以要說中醫養生就不得不說五臟之間內在的聯繫和相互滋生的關係。

木——火——土——金——水

肝——心——脾——肺——腎

五行與五臟

如木生火,即肝火濟心火,肝藏血,心主血脈,肝藏血功能正常有助於心主血脈功能正常發揮。火生土,即心火溫脾土,心主血脈、主神志,脾主運化、主生血統血,心主血脈功能正常,血能營脾;脾才能發揮主運化、生血、統血的功能。土生金,即脾土助肺金,脾能益氣,化生氣血,轉輸精微以充肺,促進肺主氣的功能,使之宣肅正常。金生水,即肺金養腎水,肺主清肅,腎主藏精,肺氣肅降有助於腎藏精、納氣、主水功。水生木,即腎水滋肝木,腎藏精,肝藏血,腎精可化肝血,以助肝功能的正常發揮。這種五臟相互滋生的關係,就是用五行相生理論來闡明的。


五行與五臟


用五行相剋說明五臟間的相互制約關係:如心屬火,腎屬水,水克火,即腎水能制約心火,如腎水上濟於心,可以防治心火之亢烈。肺屬金,心屬火,火克金,即心火能制約肺金,如心火之陽熱,可抑制肺氣清肅之太過。肝屬木,肺屬金,金克火,即肺金能制約肝木,如肺氣清肅太過,可抑制肝陽的上亢。脾屬土,肝屬木,木克土,即肝木能制約脾土。如肝氣條達,可疏洩脾氣。腎屬水,脾屬木,土克水,即脾土能制約腎水,如脾土的運化,能防止腎水的泛濫。這種五臟之間的制約關係,就是用五行相剋理論來說明的。


五行與五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