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前線醫護日誌1.27」凌晨4點,他們到達漢口醫院開始輪值

「前線醫護日誌1.27」凌晨4點,他們到達漢口醫院開始輪值

1月27日上午8:00,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醫療隊4位醫生進入病區,開始6個小時的工作。他們分別是重症醫學科內科ICU(南院區)主任王吉文副教授、呼吸內科陳茗副教授、呼吸內科黃林潔副教授和重症醫學科鄒子俊主治醫師。

其中,王吉文副教授是此次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醫療隊隊長、臨時黨支部書記,他在2003年參加過抗非典,也作為主力成功治癒了2018年廣東省首例H5N6禽流感患者。如今,他再次率隊出發,必將全力以赴、不辱使命,打贏這場生命保衛戰!

「前线医护日志1.27」凌晨4点,他们到达汉口医院开始轮值

從左至右分別是陳茗、黃林潔、王吉文、鄒子俊

進入病區後,王吉文和其他三位醫生在嚴格防護的情況下,對患者進行床邊查房、瞭解病情變化,並制定診療方案。由於醫院內缺乏護工、清潔員和保安,除了診療工作外,為患者派餐、清理垃圾、清洗廁所、維護環境衛生等工作也都由醫護人員全部“包攬”。

面對艱苦的條件,隊員們沒有絲毫怨言,他們鼓足幹勁、全力以赴做好每一項工作。

「前线医护日志1.27」凌晨4点,他们到达汉口医院开始轮值

4位醫生下班回來後,隊員們幫他們進行消毒

出發武漢的那個晚上,王吉文對自己3歲的小女兒撒了個謊。他說:“爸爸去搶救病人,過兩天就回來了。”王吉文的妻子是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的一名護長,她告訴王吉文,那天晚上小女兒哭了一晚上,是哭著睡著的。

王吉文說,醫療隊裡很多隊員的孩子都還小,儘管對家人有萬般不捨,大家還是義無反顧奔赴前線,因為這是為生命而戰,這是醫者的光榮使命!

「前线医护日志1.27」凌晨4点,他们到达汉口医院开始轮值

與兒子視頻時,母子都在哭

在醫療隊裡,劉桂容護長兩個兒子託付給丈夫,小的只有3歲,昨天視頻的時候,小兒哭鬧不止,劉桂容護長也淚目了。

面對這樣戰役,面對如此多的病人,很多醫生心裡也非常沉重。“我沒有見過凌晨4點的廣州,但我見過凌晨4點的武漢。”1月27日凌晨3點多,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血液內科梁玉嬋護師和急診科梁成護師以及其他醫院的同行,動身從酒店出發,步行到漢口醫院準備開始輪值。他們一路走來,路上悄無一人,就連醫院的保安也不見蹤影。

「前线医护日志1.27」凌晨4点,他们到达汉口医院开始轮值

進酒店之前還要再進行一次全身消毒

經過4個小時的工作後,梁玉嬋護師和梁成護師已經精疲力盡,臉上都留下了被防護用具壓紅的痕跡。早上10點多回到酒店時,其他隊員們在室外為他們進行全身消毒。

1月27日晚上8時,為更好地投入工作,作為隊裡的唯一男護士,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急診科ICU梁成護師自己動手將頭髮剪得更短,為臨床一線的防疫工作提供最強有力的保障。

「前线医护日志1.27」凌晨4点,他们到达汉口医院开始轮值「前线医护日志1.27」凌晨4点,他们到达汉口医院开始轮值

短髮的梁成護師更顯清爽,梁成透露:“家中小孩年齡雖小,倒是個漫威迷,喜好雷神一角。自《雷神3》開播後,短髮的“雷神”更受家中小孩青睞,剪完頭髮後,被小孩稱為超級爸爸。”

梁成護師表示,剪短頭髮是在完成支援漢口醫院臨床一線護理工作後,結合實際情況,為能更方便高效地做好自身清潔工作,降低感染的一個很好的措施。他笑稱,現在自己又掌握了多一項技能,回廣州後,孩子的剪髮任務就交給他了!同時,也希望能儘自己所能為更多武漢同胞服務,不負所望。

「前线医护日志1.27」凌晨4点,他们到达汉口医院开始轮值

1月28日凌晨2點,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ICU的張克林醫生和廣醫附一的3位及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的1位同伴,乘坐好心市民提供的汽車,出發漢口醫院,進行交班。一次交班,他們通常要進行一個多小時。

「前线医护日志1.27」凌晨4点,他们到达汉口医院开始轮值

交班中,張克林明顯感覺到上一班同事的不易和忙碌,但他們仍然精神抖擻,細緻全面將每個病人情況交代清楚。在病區,張克林醫生認真查看了每個病人的情況,開醫囑,查體,在缺乏人力的情況下還充當起後勤角色,儘自己所能,能多做點便多做點。雖然只有6小時班,但前後要穿防護服總計時間多於8小時。

「前线医护日志1.27」凌晨4点,他们到达汉口医院开始轮值

見到陽光真好

為了中途不上廁所,他晚飯開始都沒喝水。張克林表示,我們一定全力做好這個班,站好這個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