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9 扒一扒詩詞裡的古錢幣

古詩,是中國獨有的文學體裁。或慷慨悲歌,或柔情淺頌,朗朗上口而又意味無窮。中國詩詞的發展,到了唐代達到了鼎盛,無數大詩人以及千古名句,皆出於此。詩歌的吟誦題材多種多樣,這其中,錢幣也同樣不能例外。

扒一扒詩詞裡的古錢幣

在中國的歷史上,有這麼一類享有殊榮的錢幣。他們或因鑄造精美,或者有著特殊歷史意義,而被詩人寫進古詩,千古傳誦。今天,就讓我們來扒一扒這些詩句和他們背後的那些錢幣。

扒一扒詩詞裡的古錢幣

1一刀平五千

扒一扒詩詞裡的古錢幣

一刀平五千,又名“金錯刀”,因錢環上有錯金,形似刀幣而得名。

鑄於王莽新朝(公元8年),是王莽幣制改革的產物,以一當五千的虛值貨幣。因該錢設計獨特,存世罕見,又因錢體渾厚端莊,錢文懸針俊秀,再加上錯金的“一刀”二字,渾然天成,歷來被古人追崇。

古代的文人們也不例外,他們以金錯刀象徵財富和愛情,苦苦尋覓,並且引以為珍。

唐代的大詩人李白、杜甫都有歌頌金錯刀的詩句:

一諾許他人,千金雙錯刀。——李白《舒舊贈陸調》

金錯囊從罄,銀壺酒易賒。——杜甫《對雪》

李白借用雙錯直萬錢(一枚金錯五千)來詮釋“一諾千金”,杜甫則直接將金錯刀比作錢囊,象徵財富。

韓愈亦有詩云:

爾持金錯刀,不入鵝眼貫——韓愈《船詩》

聞道松醪賤,何須吝錯刀。——韓愈《潭州泊船呈諸公》

韓愈同樣將金錯刀象徵財富。

在他們之前,東漢大文豪張衡更是用一句:

“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來寄寓相思,抒發情感。

2 五銖

扒一扒詩詞裡的古錢幣

五銖,始鑄於西漢元狩五年,後世歷朝歷代都有鑄行,但風格各異,直到隋朝乃罷,前後歷時七百餘年。

扒一扒詩詞裡的古錢幣

郡國五銖

九府五銖世上珍,魯褒曾詠道通神。

勸君覓得須知足,錢解榮人也辱人。——唐·李嶠《詠錢》

這裡的五銖即是最早的五銖錢——“郡國五銖

扒一扒詩詞裡的古錢幣

蜀五銖

天下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勢分三足鼎,業復五銖錢。——劉禹錫《蜀先主廟》

這裡的五銖是指三國時期,鑄於蜀地,字體緊湊,有內郭的一種五銖,即——“蜀五銖

扒一扒詩詞裡的古錢幣

沈郎五銖

榆莢相催不知數,沈郎青錢夾城路。——李賀

這裡沈郎青錢是指東晉太興年間,吳興沈充鑄造的一種五銖錢,因錢體摻錫,顏色發青,故又稱青錢,沈郎錢的特點是五銖簡寫作“五朱”,後泛指鑄造不合格的劣錢——沈郎錢

3 開元

扒一扒詩詞裡的古錢幣

金釵墜落無因見,藏得開元一捻痕——宋

半輪殘月掩塵埃,依稀猶有開元字。

想得青光為迫使,買盡人間不平事。——宋昆陵女子

開元,始鑄於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它的鑄行標誌著五銖錢的終結和通寶錢制的開始。開元通寶鑄造精美,被後人廣為稱頌。

4 宋 御書錢

扒一扒詩詞裡的古錢幣

御書錢,是指由皇帝親自書寫,並製成錢文的錢幣,首創於宋太宗的淳化,至徽宗的崇寧大觀達到頂峰。

扒一扒詩詞裡的古錢幣

謫官無俸空無煙,惟擁琴書終日眠。

還有一般勝趙壹,囊中猶有御書錢。——王禹偁

王禹偁為宋初大詞人,他所指的御書錢應該就是宋太宗親書的淳化、至道三種書體(隸行草),這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淳化元寶——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御書錢。

扒一扒詩詞裡的古錢幣

北宋天子出崇觀,鐵畫銀鉤字字端。

聞道蜀中銅貨少,任憑頑鐵買江山。

說到御書錢,自然不能忘了大名鼎鼎的宋徽宗,宋徽宗將自己首創的瘦金體書於錢文,在錢幣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再來欣賞一下徽宗的大觀吧。

古詩裡的錢幣還有很多,收藏錢幣,何嘗不是收藏文化的一個過程呢

最後附上宋人梅堯臣的兩句詩:

獨行齊大刀,鎌形末環連。

文存半辨齊,背有模法圓。

次觀金錯刀,一刀平五千。

精銅不蠹蝕,肉好鉤婉全。

看來大詞人梅堯臣也是錢幣收藏大家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