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為什麼咸陽不併入西安?

R_Sammi


咸陽就是咸陽,西安還是西安,現在發展的是西鹹一體化、西鹹新區、大西安,但沒有說西鹹合併,因為當初提出來的西鹹一體化是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發展經濟而言,不是行政上。



官方也沒有說過西安咸陽合併的話題。

咸陽和西安的行政區劃大小基本差不多,甚至於比咸陽要大一些,咸陽10246平方千米,西安10108平方千米,西安是省會,咸陽是地級市。



西安咸陽自古是一家,歷史上有合有分,曾是一家也曾分開。說說年代比較近的時期的變化,1961年咸陽地區的咸陽市由西安代管,1971年咸陽市又迴歸咸陽地區,兩個地區的好幾個縣也曾經是屬於對方管轄後來重新歸劃的,所以說西安咸陽是你中有我我中也有你。

再說回現在,換個想法,你是咸陽市長願意變成副市長或者區長嗎?別的位置的人也一樣。這是作為一個簡單的普通人來想的結果。

拿發展來說,2006年咸陽電話區號變為029,然後就基本沒什麼發展了,現在這兩年發展比較快,一體化初期基本上停滯不前的,除了電話區號。為什麼呢?首先是地方保護主義,兩地都一樣,只看到眼前利益,沒有區域全局利益觀念,第二,行政區劃分割兩地在一體化下卻只注重發展本市,缺乏整體宏觀協調,說白了還是先把自己顧好,第三是市場利益,到現在還是老樣子,出租車、電視信號等還是各自為政。總之一句話,國家沒有說強制合併,永遠只會發展自己那一畝三分地,誰還會去想別人,這些事說簡單了,就是兩家人或者兩個人,都想先把自己過好了再考慮其他,沒有誰會主動付出去成全對方。

作為老百姓,尤其是咸陽人來說,合併意味著房價發瘋上漲,但也會在西安的有利影響下招來商引到資,而不是像以前那樣被西安截胡。至於政策等還是會有區別的,現在西安的城六區和別的區也不是完全一樣的。作為咸陽人,在咸陽生活節奏相比西安會慢一些,交通堵塞稍微強一些,在交通便利的今天照樣可以乘著地鐵去逛回民街、鐘鼓樓、書院門和曲江新區。

至於現在西鹹新區發展迅猛,咸陽地盤越來越小,以後會不會合並,仍然不好說,現在感覺可能性不太大,畢竟,咸陽,大秦故都,有特殊的意義。


蛋兒開門


三個核心原因:

第一,咸陽面積足夠大,人口足夠多,影響力在陝西乃至中國足夠大,都知道第一帝都是咸陽,秦始皇定都咸陽統一中國。這個地方的行政級別沒有辦法完全降級。如果當政者讓咸陽由市降級為區,沒有辦法對歷史交代。

第二,西安實力不夠強,不夠有錢,沒有足夠實力吞併咸陽。同時省上也不是特別支持讓西安吞併咸陽。畢竟當初就是為了制約西安直轄才設的咸陽市。

第三,咸陽在沒有看到足夠的好處前,不願意受制於西安管轄。如果咸陽附近不是西安,而是北上廣深這樣的經濟實力超強大城市,合併之後,能讓咸陽當地方方面面都上一個檔次,提升一個級別,合併也並非難事。所以說,最主要也最根本的原因,是西安的實力還不足以吞併咸陽。


胖不來


要問這個問題,別問別人。你直接去問西安市的掌舵人,或者是問省上有關單位。目前,西鹹新區把咸陽市主城區周圍幾乎收完了,只是由於咸陽西北出口的馬莊極力反抗,才給咸陽市留了一個出口,也叫緩氣口吧?同樣的境況,西鹹新區收涇陽縣也與此類似,縣城不知何時才收。

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咸陽市府丶涇陽縣府在抵制嗎?不是。核心原因是錢,是西安市不願,或拿不出更多的錢。因為咸陽、涇陽在財政領工資的人,一旦併入西安,每年多領工資及其他待遇二萬左右,那麼,這種人共多少?咸陽市區十萬掛不住,也就是說得二十多億。

網友們加緊呼籲吧。咸陽市中心區和涇陽縣城的人在急待。

實際上,這一天是遲早的事。估計將來咸陽的涇陽、三原丶禮泉、興平,甚至乾縣都歸西安,之前己有戶縣丶周至、高陵已劃歸三十年了。其餘的武功併入揚凌,北五縣併入銅川,或成立彬洲市管縣。


魚磊衛靜


西安和咸陽,相距只有二十公里左右,電話區號都是029。這導致很多外地朋友誤以為咸陽隸屬於西安,其實是兩個獨立的行政區,同屬陝西省管轄。

關於兩個城市為何如此之近,卻遲遲不能合併,這是有非常複雜的歷史原因的,下面我們就詳細的來說一下。

司馬遷在《史記》中曾寫到"秦咸陽,即漢長安也"。歷史上兩個城市在大部分時間裡都是一體的。秦朝時期西安隸屬於咸陽,到了漢朝咸陽又歸西安管轄。唐朝時期修建大長安城,也就是如今的西安,咸陽依然隸屬於西安,到了明清依然如此。直至到了民國時期,由於政局混亂,西安做為西北重要城市,時而單獨建市,時而直轄,時而降格為縣,中央政府一直不能準確定位,陝西地方在這種情況下只好把咸陽剝離出來著重發展以備不時之需。自此開始西安和咸陽由一個城市,走向了分分合合,直至徹底分開。

時間到了1949年,新中國成立了,把民國時期的混亂局面進行了全面修正。把西安做為省會和當時的西北局駐地。咸陽成立專區,戶縣,高陵,周至,長安縣當時都歸咸陽專區管理。1953年夏天中央政府在全國設立12個直轄市,西安升級為直轄市,咸陽專區取消,成立咸陽市,陝西省政府機關暫時留在西安辦公。之後短短一年作為直轄市的西安,就又遇到中央整體重新劃分行政區,直轄市也在這次重新規劃中被取消了,重新迴歸陝西省省會的位置。

這樣一來一回,咸陽和西安就徹底分開了。再後來的幾十年裡陝西省一直擔憂西安會被再次直轄,在經濟等各方面不願過於依賴西安。咸陽市作為獨立行政區不願意再次劃歸西安變為一個區縣。西安市在經歷這麼多之後也是有苦說不出,面對著已經分家過日子的兄弟,只能默默的發展自己。

正因為這些複雜的歷史原因,導致了省、西、鹹三方都有各自的顧慮。雖然2002年就開始提出西鹹一體化,之後又成立了西鹹新區,但時至今日仍未有大的進展。相信隨著國家把西安定位為中心城市,大力發展建設關中城市群以後,各項政策的調整,能夠加快西鹹一體化進程,到時西鹹一體,陝西經濟定能更上一層樓。








66O57


本人斷言:咸陽遲早會併入大西安!而現在為什麼沒有合併?只能說是一個過度期!



西鹹一體化,西鹹新區,大西安規劃,關中天水城市化進程,再到今年來,西安國際化大都市地位獲批,一步步明確目標,打破原有的行政區域,現在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就是趨勢。

至於為什麼直到現在還沒有明確合併?一方面是咸陽不放手,西鹹一體化提出十年,發展怎樣?官方評價是:西安還是西安,咸陽還是咸陽,資源配置重度浪費,竟然暗地裡競爭,各自打自己的小算盤。所以才有了2018年初代管管西鹹新區,就是基於這方面改善!



另一方面也有考慮到歷史原因,必定西安,咸陽兩座城市在歷史上的地位不可取代。

總結:用長遠的思維看,合併是趨勢,而且是勢不可擋,至於諸多借口不同意者,各有各的藉口。合併有利於資源配置,優勢互補,尤其西鹹新區(五大新城),協同跨區域發展,帶動區域整體發展!


西鹹解讀


咸陽併入西安,現在時候還不到吧。

國家現在已經制定了《大西安2050空間發展戰略規劃》,未來會進一步促進西鹹一體化的邁進。

1、《大西安2050空間發展戰略規劃》的戰略規劃

2017年12月14日晚,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在千人大會上用了“十個字、一句話”概括了西安未來的規劃格局:“北跨、南控、西進、東拓、中優”,形成“三軸三帶三廊一通道多中心”。

北跨:向北跨過渭河,打造渭河世界級濱水景觀帶;推進富閻一體化,形成大西安發展的強勁驅動力。重點通過富閻板塊、渭北工業組團、西鹹空港組團的發展使渭北區域成為工業新重鎮、城市新組團。

南控:把秦嶺作為國家中央公園來打造,重回“悠然見南山”的田園生活。使秦嶺北麓成為綠色經濟帶、旅遊休閒帶、生態大屏障和大西安城市後花園。

西進:建好西鹹新區,推進西鹹一體化,使大西安進入雙核心時代。重點通過發展西鹹新區、咸陽城區及楊凌區三大核心區域,加快大西安西部特色產業建設,推動大西安融合發展。

東拓:整合東部板塊,使東部區域成為開放新高地、服務業增長極。重點通過大西安新中心、臨潼文化旅遊度假中心、臨渭現代服務中心的打造,輻射帶動整個東部區域發展。

中優:凸顯核心區九宮格局,延續城市肌理,彰顯千年古都底蘊,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標識地。


2018年1月,國務院批覆的《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提出,將強化西安服務輻射功能,加快培育發展軸帶和增長極點,構建“一圈一軸三帶”的總體格局,提高空間發展凝聚力。其中,“一圈”指由西安、咸陽主城區及西鹹新區為主組成的大西安都市圈。加快功能佈局優化與疏解,增強主城區科技研發、金融服務、文化旅遊、國際交往等核心功能,完善閻良、臨潼、興平等外圍組團功能。

2018年3月12日,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會見了新加坡規劃之父劉太格先生,雙方就西安2050城市規劃進行了座談。劉太格建議把整個西安分成兩個城市三個片區,兩個城市一個是中心城區,540萬人口,另一個是西鹹加咸陽,300萬人口。

2、陝西省政府舉行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西鹹一體化深入推進情況(2018年1月9日)

(1)內容

1月9日,陝西省政府舉行政策例行吹風會。會議邀請省發展改革委、西安市政府、咸陽市發展改革委、西鹹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和專家學者對2017年西鹹一體化深入推進情況進行介紹。

2017年初,省委、省政府出臺《關於促進西鹹新區進一步加快發展的意見》,作出西安市代管西鹹新區的重大決定,為西鹹新區發展理順體制機制,助推西鹹一體化駛入快車道。

規劃方面,西安市將西鹹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城市總體規劃等各項規劃納入西安市規劃中,實現一張藍圖、一體規劃。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強西安市、咸陽市各類規劃的銜接。

公共服務方面,西安市優質資源不斷向西鹹新區延伸,實現戶籍同城、號牌同城,在社會保障、教育醫療衛生、創新創業上堅持一體化發展。截至目前,西鹹新區有1462人轉入西安市戶口,4900多人的醫保轉由西安市管理。

交通方面,西安市、咸陽市、西鹹新區基本實現互聯互通。西安市往咸陽市、西鹹新區方向開通7條公交線路;西安市地鐵1號線二期工程已向咸陽市秦都高鐵站延伸,西安市地鐵5號線二期工程和11號線都將直達咸陽市主城區;繼西安市、咸陽市公交實現一卡通後,西安市地鐵全面支持咸陽公交一卡通。

生態環境治理方面,西安市、咸陽市、西鹹新區建立了區域共管、環境共治、信息共享、共同會商的工作機制,同步制定治汙減霾的專項行動規劃和重汙染天氣的防治辦法,全力建設大西安的生態走廊和生態屏障。

(2)原文文件


併入應該是大趨勢吧,就算不是併入,在未來的發展中,西鹹一體化會推進的更加便利快捷。為了防止令出多門,肯定要進行相應的調整。


以上為個人意見,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如果對你有幫助,不妨點個贊,關注一下閱讀修身。閱讀修身:一個關注教育,高考考研考博,社會,小說,熱愛閱讀的教育問答達人。


閱讀修身


咸陽不併入西安市為了保護整個關中。

集全省之力建設的大西安在與周邊省會以及中心城市的發展競賽中差距被越拉越大,在競爭中的話語權越來越小。重慶自不必說,成都武漢的經濟總量幾乎是西安的兩倍。就連西安看不起的鄭州,長沙在經濟數據上也是每年羞辱一次西安。

俗話說落後就要反思謀發展,但是西安並沒有把精力用在怎樣發展經濟提高群眾收入上,而是想歪門邪道妄圖通過吞併咸陽獲取經濟數據上的增長,從而縮小和周邊城市的差距,提升自己城市之間競爭中的話語權,發展自己的城市。

用西安人的話就是,西安強則陝西強,陝西強則西北強,西北強則中國強。但我覺得這些還不足以說明西安的重要性,西安強則宇宙強!

按道理來說,西安作為省內城市的帶頭大哥應該一呼百應才對,況且西安每年都被羞辱,兄弟城市主動融入也是義不容辭的。

西安吞併咸陽在西安人心裡,只是想要咸陽的gdp。無論是現實中還是網絡中,支持西鹹合併的咸陽人一發表自己的意見,很容易被西安人嘲諷 咸陽窮鬼,說自己在外地遇見很多咸陽的,冒充西安人,想當西安人想瘋了。

他們一邊罵咸陽不主動融入西安,拖西安後腿,另一邊缺嘲笑部分咸陽人想當西安人想瘋了。這就是可憐勢力的西安人。

咸陽併入西安就會發展嗎?答案是否定的。眾所周知西安是吸血型城市,縣域經濟落後。自己的周至藍田戶縣都不如興平三原涇陽,哪有精力去發展咸陽。

即便吞併了咸陽,只是縮小與周邊城市的差距,要不了幾年又會被打回原形。到那個時候西安人肯定會動歪腦筋怎樣吞併渭南,寶雞,銅川等城市,所有的關中城市都會被西安人罵一遍。

所以咸陽拒絕被西安吞併,是為了保護整個關中地區。



大了白了汪


咸陽併入西安是大勢所趨,歷史文化無法割裂,也不具備分庭抗禮的文化經濟實力,合是肯定的,只是時間問題,咸陽這個名字不能丟,再不要弄成戶縣改互譯區那樣了,西安這個名字的底蘊倒是不深,可以改了,也可以叫西京,下轄十幾個城,比如西安城長安城咸陽城漢城唐城周城等,如此一來東京南京西京北京就自然而全活了,上廣深往後排吧。


手機用戶53194727018


因為1.西安本身發展的比較緩慢。2.西安無法消化咸陽,咸陽地理面積比較大。3.官本位思想及民間認同度目前都不可以。4.西安目前西安本身的幾個區比如長安 高陵 臨潼 戶縣等發展的不咋地,吞掉咸陽未必會發展更好。5.西安可能只想要咸陽經濟比較好的渭城 秦都 興平 楊凌等,所以條件談不攏。6.從歷史及旅遊角度來說咸陽也不太可能劃歸西安。7.從地理角度來說陝西省南北長,東西窄,咸陽劃歸西安,陝西各個區域徹底打亂。8.西安本身的定位旅遊 科教 航空等工業,國企較多,民營經濟不活躍,及時合併有很大可能會發生西安徹底吸完咸陽的血液。9.如果西安和咸陽合併,那廣州和佛山,東莞和深圳,鄭州和開封等不都要合併嗎。10.陝西省政府應該統一規劃咸陽及西安的交通等,統一整合資源,協同發展。11.西安及關中不應該求大,應該提高經濟質量,陝西水資源及環境也無法承受更多的人口遷入。12.陝西的地理條件,秋冬天霧霾很重。13.本人不是陝西人,哈哈~


今天有點暈1


西安的名字不倫不類的,一點底蘊都沒有,無論長安,咸陽都比西安好。歷史上從來沒有西安這個城市。要麼叫長安,要麼叫咸陽,哪怕叫西京也好啊。古人取名都是有深刻意義的,咸陽是依山水地勢取名,古代的傳統。長安就是希望國運長久。這一改西安,偏居西邊一隅啊,小氣。好好的地名、文化、歷史被所謂的政客專家改的一塌糊塗,幾百年之後要被後人恥笑的。給大家講個故事,都知道杭州靈隱寺吧,濟公和尚的道場,有一年康熙皇帝去杭州玩,玩到靈隱寺,心裡一高興要提字,於是廟裡備好文房四寶,恭請康熙皇帝御筆提字,結果康熙高興大發了,豪氣沖天,大筆一揮就寫了個雨子頭,繁體字“(靈)隱寺”也是有雨子頭的,結果好了,雨子頭寫大了,下面的字體結構沒地方擺了,康熙杵在那裡不知如何下筆,旁邊出來一大臣出主意,叫康熙皇帝寫成“雲林禪寺”,廟裡的老住持和尚看皇帝提字,本來挺高興的,結果看康熙一寫完“雲林禪寺”四個字,老和尚臉都黑了,這一下提的好,千年古剎靈隱寺連名字都改了。這故事至今都是個笑話。

再看看“西安”名稱的來歷:民國16年(1927年)11月25日,陝西省政府議決設立西安市。民國19年(1930年)11月8日,陝西省政府撤銷西安市建制,轄區復歸長安縣。民國21年(1932年)3月5日,國民黨確定長安為陪都,定名西京,併成立西京籌備委員會,但西京市政府始終未成立,後西京籌備委員會撤銷。民國33年(1944年)9月1日,西安市政府正式成立,為陝西省轄市。民國36年(1947年)8月1日,西安市升格為國民政府行政院直轄市,為全國12個院轄市之一。“西安”這名字到現在用了還不到一百年,已經糟蹋了長安,還想禍害咸陽嗎?所以“西安”可以消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