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故事:書生在石橋遇老道士帶回家,住3個月後道士臨走要30兩銀子

明朝萬曆年間,在河北某縣中有個叫陳奇的書生,家境還算得上不錯,吃喝不愁。

陳生平時為人樂善好施,經常拿家裡的餘糧和錢財接濟縣中窮困的同鄉,幾年如一日,家人也都沒有什麼怨言。

這一年,陳書生到郊外去踏春,不知不覺就沿著一條河邊的小路走到了一座石橋邊。

當時剛下過一場春雨,河岸邊的柳樹也新發芽,雨後更顯清新,道路有些泥濘,陳生正走著,忽然聽到前邊有“哎呦”、“哎呦”呼痛的聲音從橋下傳來!

故事:書生在石橋遇老道士帶回家,住3個月後道士臨走要30兩銀子

他循聲望去,只見在橋下一片爛泥水坑中正躺著一個老道,有五十歲年紀,頭髮黑白相間,衣衫襤褸,滿身汙垢,臉色也很難看,像是生病了!

陳生見他可憐,於是就過去詢問,這才得知道士前兩天摔傷了腿,行動不便,又無人幫助,只能在橋洞中過了一天,又餓又冷,這才一耽擱才生病不起!

於是,陳生就邀請這個素不相識的道士回家中去修養,將道士從泥地中攙扶出來。

道士竟然也不拒絕,欣然前往。

轉眼過了兩個多月,道士就在陳家吃喝住宿,腿傷漸漸好轉,已經行動如常,不說離去,就又在陳家吃喝了半個月,這才準備離開。

道士跟陳生告辭的時候說:“秀才,貧道不久前借給你30兩銀子,現在要走了,應該趕快還給貧道了吧?”

陳生和老道在這將近三個月的相處中,發現他不是普通的人,聽道士給他要銀子,竟然也沒有否認,當時家中並沒有那麼多銀子,只有15兩,他妻子王氏得知之後,就將自己的金銀手鐲都給典當了,最後湊夠數都交給了老道士。

故事:書生在石橋遇老道士帶回家,住3個月後道士臨走要30兩銀子

老道士也笑著接過銀子,出門轉眼就不見了!

幾年後,陳生有個不到二十歲的兒子,不知道因為什麼就得罪了當地的富家惡少,被誣告進了衙門,眼看就要流放到關外去。

陳生於是趕緊就到處籌借銀子,去官府中上下打點,最後要200多兩才能豁免,可是他將所有的親戚朋友都借遍了,最後還少30兩銀子。

正當陳秀才夫妻在家中愁眉不展的時候,忽然聽到門外有個人大喊,願意代他們交付了剩下的30兩銀子!

故事:書生在石橋遇老道士帶回家,住3個月後道士臨走要30兩銀子

陳生一聽喜出望外,趕緊出門將這人迎進來,仔細一看,面前這人頭上挽著髮髻,身穿一身整潔的灰白道袍,面容清瘦,有幾分面熟,回憶片刻這才想起,正是當年自己在橋下救助過的那個邋遢老道士!

不過現在看來似乎年輕了不少,趕緊上前拜見。

老道士說:“貧道早知會有今日,為感謝陳秀才當日救助,特來報答!”

隨後從懷中摸出來一個大銀元寶,放在院中。

陳秀才帶著妻子正要感謝,老道士轉身又不見,出門一看,自家大門上留有一句話:“善念為懷,福澤子孫。”


分享到:


相關文章: